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81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雾化组件包括支架、发热结构、气道结构、底部密封结构和电极,支架具有第一侧壁;发热结构设置于支架的第一侧壁;气道结构抵接于发热结构背离第一侧壁的另一侧壁,气道结构具有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一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与发热结构的一侧界定有雾化通道;底部密封结构抵接支架的底部并连接于气道结构;电极沿平行于第一侧壁的第一方向贯穿底部密封结构,电极电连接于发热结构;气道结构内还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区,且电极插设于容置区。本申请通过将电极插设在气道结构的容置区内,在气道结构承受发热结构的反作用力时,电极为气道结构起支撑作用,能够防止气道结构翻边,方便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技术介绍

1、常见的雾化器包括油杯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插设于油杯中,且雾化组件中的支架和气道结构相对的侧壁之间形成雾化通道,气道结构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一方面,方便对发热结构和导油结构施加压力,且能够为雾化通道的侧边压合良好密封,另一方面,雾化组件装入油杯时,气道结构受挤压可变形,增强雾化组件和油杯之间的适配性。但雾化组件在插入油杯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在油杯内壁和气道结构之间产生摩擦力,导致气道结构皱起、翻边,影响装配,且装配后,发热结构对气道结构的反作用力,也可能会导致气道结构和油杯侧壁鼓起,进而影响雾化器的外形美观和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所提供的雾化组件包括支架、发热结构、气道结构、底部密封结构和电极,所述支架具有第一侧壁;所述发热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气道结构抵接于所述发热结构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侧壁,所述气道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发热结构的一侧界定有雾化通道;所述底部密封结构抵接支架的底部并连接于所述气道结构;所述电极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部密封结构,所述电极电连接于所述发热结构;其中,所述气道结构内还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置区,且所述电极插设于所述容置区。

3、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气道结构的底部延伸至顶部。

4、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区设置为贯穿所述气道结构的通孔。

5、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顶端穿过所述容置区并在所述气道结构的顶部露出,所述电极顶端的外周侧壁接触所述发热结构。

6、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结构的顶部凹设有沉头区,所述容置区贯穿至所述沉头区,其中,所述电极远离所述底部密封结构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容置区并且暴露于所述沉头区,以使所述电极与所述发热结构电接触。

7、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区设置在所述气道结构上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侧,且所述容置区设置为所述气道结构的侧壁上凹设的槽体。

8、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置区的内径。

9、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结构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一体成型或者分别成型,所述气道结构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底部密封结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雾化通道。

10、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结构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分别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11、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软质材料采用硅胶或橡胶。

12、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密封结构的外周侧壁设置凸起的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环绕所述底部密封结构的外周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用于抵接雾化器中油杯的内壁。

13、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连接雾化器中油杯的底部,且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部密封结构的底部,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座。

14、本申请所提供的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和油杯,所述雾化组件从所述油杯的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装入所述油杯。

15、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雾化组件中,气道结构的第二侧壁抵接发热结构并对发热结构施加压力,使得发热结构被夹持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进一步设计电极沿第一方向布置在气道结构的容置区,电极的外周侧壁抵接容置区的内壁,增强气道结构对发热结构的压力,且在气道结构承受发热结构的反作用力时,电极为气道结构起支撑作用,防止气道结构变形。另一方面,雾化组件装入油杯时,在电极的支撑下,能够防止气道结构翻边,方便装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底部延伸至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设置为贯穿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400)的顶端穿过所述容置区并在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顶部露出,所述电极(1400)顶端的外周侧壁接触所述发热结构(1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顶部凹设有沉头区(1305),所述容置区贯穿至所述沉头区(1305),其中,所述电极(1400)远离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容置区并且暴露于所述沉头区(1305),以使所述电极(1400)与所述发热结构(1201)电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设置在所述气道结构(1301)上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侧,且所述容置区设置为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侧壁上凹设的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400)的外周侧壁凸出于或平齐于所述容置区所在的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结构(1301)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一体成型或者分别成型,所述气道结构(1301)设置有进气通道(1303),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通道(1303)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雾化通道(1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结构(1301)和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分别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材料采用硅胶或橡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的外周侧壁设置凸起的第一密封结构(1304),所述第一密封结构(1304)环绕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的外周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结构(1304)用于抵接雾化器中油杯(2100)的内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底座(1500),所述底座(1500)用于连接雾化器中油杯(2100)的底部,且所述底座(1500)连接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的底部,所述电极(1400)设置于所述底座(1500)。

13.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底部延伸至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设置为贯穿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400)的顶端穿过所述容置区并在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顶部露出,所述电极(1400)顶端的外周侧壁接触所述发热结构(12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顶部凹设有沉头区(1305),所述容置区贯穿至所述沉头区(1305),其中,所述电极(1400)远离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302)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容置区并且暴露于所述沉头区(1305),以使所述电极(1400)与所述发热结构(1201)电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设置在所述气道结构(1301)上背离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侧,且所述容置区设置为所述气道结构(1301)的侧壁上凹设的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400)的外周侧壁凸出于或平齐于所述容置区所在的所述气道结构(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世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