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导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烟导油件技术_技高网

导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烟导油件技术

技术编号:399478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油材料,用于传输电子烟油,所述导油材料由改性碳纤维丝依次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水刺成型后制得;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制备原料包括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20%,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由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所述无机填料混合后通过纺丝工艺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油材料,其耐高温性能好,在高温下不容易发生分解碳化,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产品的使用口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电子烟导油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烟导油件


技术介绍

1、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蒸汽烟、气雾发生装置等,其主要用于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模拟吸烟感觉,以供戒烟或替代香烟使用。

2、电子烟雾化器是电子烟的核心部件,而导油件又是电子烟雾化器的重要组件之一。导油件用于将储油腔内或储油棉上储存的烟油传导至雾化芯上,使得烟油能够在雾化芯上被加热雾化产生烟雾,进而供用户吸食。目前市面上的导油件一般采用棉芯类导油材料制成,棉芯类导油材料是以天然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纯棉、粘胶、麻类等水刺无纺布,这种棉芯类导油材料具有导油速率快、口感好、环保食品安全等优势。

3、但是,由于纤维素分子结构的局限性,棉芯类导油材料在120℃左右时羟基发生脱水变性,在320℃左右时开始高温碳化。而导油件一般会与高温的雾化芯相接触,故而在雾化芯的雾化过程中,导油件容易出现材料变性失活,进而导致材料性能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口感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油材料,其耐高温性能好,在高温下不容易发生分解碳化,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产品的使用口感。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油材料,用于传输电子烟油,所述导油材料由改性碳纤维丝依次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水刺成型后制得;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制备原料包括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20%,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由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所述无机填料混合后通过纺丝工艺制得。

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无机填料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多孔无机填料。

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硅藻土和/或海泡石粉。

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

6、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粘胶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粘胶基改性碳纤维丝;

7、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聚丙烯腈基改性碳纤维丝;

8、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酚醛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酚醛基改性碳纤维丝。

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3%~20%;

10、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粘胶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5%;

11、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5%~15%;

12、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酚醛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3%。

1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粘胶基改性碳纤维丝或聚丙烯腈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得;

14、或者,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或酚醛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采用熔融纺丝工艺制得。

1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预氧化处理温度为200℃~500℃,碳化处理温度为1000℃~2000℃;

16、或者,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粘胶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预氧化处理温度为150℃~300℃,碳化处理温度为300℃~500℃;

17、或者,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聚丙烯腈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预氧化处理温度为250℃~400℃,碳化处理温度为500℃~1200℃;

18、或者,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酚醛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预氧化处理温度为200℃~500℃,碳化处理温度为800℃~1300℃。

1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直径为5~15微米,所述导油材料的孔隙孔径为43~57微米,所述导油材料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95%。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油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导油材料,所述导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0:提供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无机填料,将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所述无机填料混合后通过纺丝工艺制备得到改性碳纤维丝;

22、s20:对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依次进行预氧化处理和碳化处理;

23、s30:将所述改性碳纤维丝通过水刺工艺制成所述导油材料。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导油件,采用上述的导油材料制作而成。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油材料,其采用改性碳纤维丝依次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水刺成型后制得,由于改性碳纤维丝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故该导油材料也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下不容易发生分解碳化(该导油材料的分解碳化温度超过480℃,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脱水变性等影响产品性能的潜在因素),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产品的使用口感。

26、同时,通过在纺丝阶段对改性碳纤维丝的原材料进行改性,即在现有的碳纤维纺丝原料中加入无机填料,并对无机填料的添加量进行限定,从而改善碳纤维丝的亲水亲油特性(一般的碳纤维丝本身的亲水亲油性能不佳,故在碳纤维丝的原材料中加入无机填料,从而改善纤维表面的亲水亲油特性接触角。同时,若无机填料的添加量过少,则其改善效果不明显;若无机填料的添加量过多,则会影响碳纤维丝的可纺性),使改性碳纤维丝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性能,进而使导油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亲油性能,使导油材料具有良好的导油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油材料,用于传输电子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材料由改性碳纤维丝依次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水刺成型后制得;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制备原料包括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20%,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由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所述无机填料混合后通过纺丝工艺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多孔无机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硅藻土和/或海泡石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3%~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粘胶基改性碳纤维丝或聚丙烯腈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预氧化处理温度为200℃~500℃,碳化处理温度为1000℃~20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直径为5~15微米,所述导油材料的孔隙孔径为43~57微米,所述导油材料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95%。

9.一种导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油材料,所述导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电子烟导油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油材料制作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油材料,用于传输电子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材料由改性碳纤维丝依次经过预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水刺成型后制得;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的制备原料包括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的重量份数的1%~20%,所述改性碳纤维丝由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和所述无机填料混合后通过纺丝工艺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具有多孔结构的多孔无机填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硅藻土和/或海泡石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改性碳纤维丝为沥青基改性碳纤维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油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纺丝原料为沥青基碳纤维纺丝原料,所述无机填料的重量份数为所述碳纤维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马琦入李雪林云燕李景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