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文地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
技术介绍
1、水文地质钻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层情况,如地层构造,岩石性质,特别是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结构、数目等。为了采集钻孔内的水位则需要水位采集器,如公开号为cn214702415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内转动装设有收卷滚筒,收卷滚筒上装设有钢丝绳,收卷滚筒内穿插有转轴,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入固定框架并焊接在转轴的一端,收卷滚筒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位于固定框架内,钢丝绳远离收卷滚筒的一端贯穿移动座并装设有配重块,配重块的下面装设有水位传感器,移动座上装设有滑动座,固定框架内设置有滑动杆且滑动座滑动设置在滑动杆上,滑动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动座的一侧和固定框架的内壁,固定框架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设置有拉绳且拉绳的一端设置在移动座上,该采集器中在向钻孔内下放水位传感器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观察水位传感器是否监测到了水位,当监测到水位时,则需要手动停止电机转动,而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包括支架(1)和线轴(2),所述线轴(2)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线轴(2)内设有蓄电池(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2)内设有蓄电池(9),所述线轴(2)一端设有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所述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外表壁与所述线轴(2)外表壁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为内部中空的封闭筒体(5),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由所述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包括支架(1)和线轴(2),所述线轴(2)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所述线轴(2)内设有蓄电池(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轴(2)内设有蓄电池(9),所述线轴(2)一端设有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所述第一开关(10)和第二开关(11)外表壁与所述线轴(2)外表壁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为内部中空的封闭筒体(5),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由所述筒体(5)顶部穿入至所述筒体(5)内部,所述线缆(4)外壁固接于所述筒体(5)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601)和第二电极(602)竖直间隔固接于所述筒体(5)内壁,所述第三电极(60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01)和第二电极(602)之间,所述第一电极(601)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一端,所述第二电极(602)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线一端,所述第三电极(603)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线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文地质钻孔水位自动采集器,其特征在于:两根相互平行的所述横杆(701)一端固接于所述筒体(5)内壁,所述横杆(70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601)和第二电极(602)之间水平位置的中央,所述横杆(701)与所述第一电极(601)和第二电极(602)位置相对设置,两根所述横杆(701)之间设有间距,两根所述铰接杆(703)一端分别铰接于两根所述横杆(701)另一端,两根所述铰接杆(703)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三电极(603),所述第三电极(603)分别与第一电极(601)和第二电极(602)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民,瞿婧晶,顾春生,武健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