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456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及系统,涉及园区用能规划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源和碳汇的集成数据库,并构建低碳园区综合系统用能负荷预测及特征刻画;刻画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评估模型和碳排放画像;确定可调资源的优先级,定量评估园区可调降碳潜力,规划园区用能并降低基础碳排放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有利于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管理人员、负荷聚集商充分利用基础用能的可调降碳潜力,进一步挖掘园区建筑节能潜力,降低基础碳排放水平,可以快速精准规划园区运行阶段用能,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础碳排放水平、优越性和实用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区用能规划方法,具体为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五大部门,2019年建筑运行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约为21亿吨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左右,建筑建造等领域碳排放占据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6%。园区作为建筑、能源、产业等多类型碳排放要素的集中承载者,其节能降碳工作的落实对工业、能源、城乡建设等多领域协同降碳具有重要意义。低碳园区词条汇集了“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多能量形态,内外部碳排放交汇融合,对园区用能和碳排放规划、园区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2、现有技术主要基于不同能流(冷、热、电、气)的特性和各子系统的能量传输、转化机理,建立涵盖综合能源系统、子系统、多能流的优化模型,优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用能和运行策略。但是这类技术针对综合能源系统的模型过于简化,不能准确反映能源的耦合互动关系、无法精准描述园区暖通空调、供冷供热、照明等基础用能的动态特性,并且用能规划多考虑经济性运行目标忽略了低碳运行的需求。也有技术基于数据挖掘和异常检测方法,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源和碳汇的集成数据库包括采用快速遥感遥控专网通信技术,制定完成的无线专网空中接口协议,实现园区终端设备信息采集和遥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低碳园区综合系统用能负荷预测及特征刻画包括基于集成数据库中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和室外气象参数信息,分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产能的影响因素并作为产能负荷的预测输入,采用神经...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源和碳汇的集成数据库包括采用快速遥感遥控专网通信技术,制定完成的无线专网空中接口协议,实现园区终端设备信息采集和遥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低碳园区综合系统用能负荷预测及特征刻画包括基于集成数据库中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实际运行数据和室外气象参数信息,分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产能的影响因素并作为产能负荷的预测输入,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产能预测模型,预测运行控制周期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产能负荷,以单日内实际监测和关键影响因素数据预测值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进行单日内小时间尺度发电负荷预测值的滚动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画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评估模型和碳排放画像包括根据低碳园区运行特点,确定园区统一的碳排放核算边界与范围,核算的排放源包括园区内建筑、交通、市政及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园区内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碳汇碳减排量、外部绿电购买及碳交易抵消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园区降碳需求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调资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竹奎王扬付宇徐玉韬冯起辉宋子宏张恒荣欧阳广泽邓松喻磊何肖蒙肖小兵蔡永翔郝树青郑友卓刘安茳王卓月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