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389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它包括板部和与板部连接的管部,板部上设有板孔,管部内部设有管内孔;板部上设有防松装置;板部内设有垂直于板部板面的半封闭式通道、垂直于半封闭式通道的内部通道、与半封闭式通道平行的中空通道,半封闭式通道的封闭端与内部通道的一端连通,内部通道的另一端与中空通道连通;防松装置包括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内的第一推杆、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封闭端设有第一弹簧、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的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一钢球、设置在内部通道内的第二推杆、设置在中空通道内的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设置在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之间的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中空通道两个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二钢球和第三钢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1、接线端子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将电缆与设备端连接以持续传导电力的电力金具,广泛应用于输配电网络中。现有的端子结构包括板部和管部,板部被卡紧在套管和连接杆之间,管部内部设有管内孔,管内孔内连接导体。因为接线端子与设备套管都存在电阻,当线路负荷大,接线端子连接部位都会发热,螺丝发生氧化,再加上热胀冷缩,导致连接处有变形的情况发生,螺丝就会松动,电缆与套管连接松动,不牢固,从而增加回路电阻值,导致发热直至引起火灾,形成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所述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包括板部(1)和与板部(1)连接的管部(2),所述板部(1)上设有板孔(3),所述管部(2)内部设有管内孔(4);所述板部(1)上设有防松装置;所述板部(1)内设有垂直于板部(1)板面的半封闭式通道(5)、垂直于半封闭式通道(5)的内部通道(6)、与半封闭式通道(5)平行的中空通道(7),所述半封闭式通道(5)的封闭端与内部通道(6)的一端连通,所述内部通道(6)的另一端与中空通道(7)连通;所述防松装置包括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内的第一推杆(8)、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封闭端设有第一弹簧(9)、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的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一钢球(10)、设置在内部通道(6)内的第二推杆(11)、设置在中空通道(7)内的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设置在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之间的第二弹簧(14)、分别设置在中空通道(7)两个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所述第一钢球(10)与第一推杆(8)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推杆(8)另一端端面与第一弹簧(9)连接;所述第二钢球(15)与第三推杆(12)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推杆(12)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二弹簧(14)与第四推杆(13)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四推杆(13)另一端端面与第三钢球(16)连接;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4)处于非负荷状态时,所述第二推杆(11)一端端面的边缘与第一推杆(8)端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钢球(10)露出通道口,所述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在通道口内,所述第二推杆(11)另一端端面的边缘同时与第三推杆(12)端面的边缘、第四推杆(13)端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推杆(8)与第二推杆(11)的端面边缘连接处、第二推杆(11)与第三推杆(12)的端面边缘连接处、第二推杆(11)与第四推杆(13)的端面边缘连接处均为斜面(17);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4)处于负荷状态时,所述第一钢球(10)在通道口内,所述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露出通道口。

4、优选地,所述防松装置设置在板孔(3)上方的位置。

5、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簧(9)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弹簧(14)为拉伸弹簧。

6、优选地,所述斜面为45°斜面。

7、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8、本技术所述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所述电缆附件套筒的一端套在穿墙套管(18),电缆附件包括前接头(19)和后接头(20),在前接头(19)和后接头(20)中都插有电缆附件接线端子,电缆附件接线端子板部的板孔被螺栓(21)穿过,前接头(19)内的接线端子的板部一侧抵在穿墙套管(18)的端面、另一侧抵在连接杆(22)端面,后接头(20)内的接线端子的板部一侧抵在连接杆(22)端面、另一侧抵在由螺母(24)紧固在螺栓(21)上的平垫(23)上。本技术在电缆附件接线端子的板部设置防松装置,当板部被两侧的部件压紧时,第一钢球收到压力被推到半封闭式通道的通道口内,第一钢球给到第一推杆推力,第一推杆向半封闭式通道的封闭端水平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同时,由于第一推杆的水平移动,第一推杆端面边缘与第二推杆的端面边缘产生相对位移,推动第二推杆垂直向上移动,又由于第二推杆的垂直移动,第二推杆端面边缘与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的端面边缘产生相对位移,推动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分别向中空通道的两个通道口水平移动,进而分别将第二钢球和第三钢球露出通道口,此时,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第二钢球和第三钢球分别抵住板部两侧的端面(相当于增加了端子与和端子接触的部件之间摩擦阻力,阻止了端子与和端子接触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形成牢靠的紧固连接状态,防止电缆附件松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所述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包括板部(1)和与板部(1)连接的管部(2),所述板部(1)上设有板孔(3),所述管部(2)内部设有管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1)上设有防松装置;所述板部(1)内设有垂直于板部(1)板面的半封闭式通道(5)、垂直于半封闭式通道(5)的内部通道(6)、与半封闭式通道(5)平行的中空通道(7),所述半封闭式通道(5)的封闭端与内部通道(6)的一端连通,所述内部通道(6)的另一端与中空通道(7)连通;所述防松装置包括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内的第一推杆(8)、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封闭端设有第一弹簧(9)、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的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一钢球(10)、设置在内部通道(6)内的第二推杆(11)、设置在中空通道(7)内的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设置在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之间的第二弹簧(14)、分别设置在中空通道(7)两个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所述第一钢球(10)与第一推杆(8)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推杆(8)另一端端面与第一弹簧(9)连接;所述第二钢球(15)与第三推杆(12)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推杆(12)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二弹簧(14)与第四推杆(13)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四推杆(13)另一端端面与第三钢球(16)连接;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4)处于非负荷状态时,所述第二推杆(11)一端端面的边缘与第一推杆(8)端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钢球(10)露出通道口,所述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在通道口内,所述第二推杆(11)另一端端面的边缘同时与第三推杆(12)端面的边缘、第四推杆(13)端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推杆(8)与第二推杆(11)的端面边缘连接处、第二推杆(11)与第三推杆(12)的端面边缘连接处、第二推杆(11)与第四推杆(13)的端面边缘连接处均为斜面(17);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4)处于负荷状态时,所述第一钢球(10)在通道口内,所述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露出通道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装置设置在板孔(3)上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9)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弹簧(14)为拉伸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为45°斜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所述防松电缆附件接线端子包括板部(1)和与板部(1)连接的管部(2),所述板部(1)上设有板孔(3),所述管部(2)内部设有管内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1)上设有防松装置;所述板部(1)内设有垂直于板部(1)板面的半封闭式通道(5)、垂直于半封闭式通道(5)的内部通道(6)、与半封闭式通道(5)平行的中空通道(7),所述半封闭式通道(5)的封闭端与内部通道(6)的一端连通,所述内部通道(6)的另一端与中空通道(7)连通;所述防松装置包括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内的第一推杆(8)、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封闭端设有第一弹簧(9)、设置在半封闭式通道(5)的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一钢球(10)、设置在内部通道(6)内的第二推杆(11)、设置在中空通道(7)内的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设置在第三推杆(12)和第四推杆(13)之间的第二弹簧(14)、分别设置在中空通道(7)两个通道口处且直径小于通道口口径的第二钢球(15)和第三钢球(16);所述第一钢球(10)与第一推杆(8)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推杆(8)另一端端面与第一弹簧(9)连接;所述第二钢球(15)与第三推杆(12)一端端面连接,所述第三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洪波黄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橡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