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91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7.7‑8.3GPa,拉伸模量不低于290G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碳纤维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的特点,作为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体,可满足航空、航天等装备结构轻量化、结构高刚度、结构尺寸稳定性和功能/结构一体化的需求,是高端装备主次结构的核心关键材料,更是未来航空航天材料发展的重点。随着装备的不断升级换代,对碳纤维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拉伸强度的提升是实现装备轻量化的关键,目前,拉伸强度最高的市场化碳纤维产品是日本东丽的t1100级碳纤维,拉伸强度达到7gpa。高端装备升级换代的需求持续增长,更高性能的碳纤维将是我国高端装备水平提升的关键。

2、碳纤维高性能化的关键指标是超高的强度,在以轻量化要求苛刻的高端装备结构件方面具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是未来新一代先进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碳纤维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强度受缺陷控制,缺陷既包括微观尺度的孔洞、沟槽、微裂纹等,又包括介观尺度的径向非均质性,既包含缺陷数量,又包含缺陷种类和大小,细旦化、径向均质化、高取向、高致密性等是碳纤维实现强度提升的重要举措,而聚合和原丝又是碳纤维拉伸强度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近年在碳纤维拉伸强度提升方面有了一定进展,但系统制备超高强度的新型碳纤维产品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拉伸强度7.7-8.3gpa、拉伸模量≥290gpa、单丝纤度0.25-0.35dtex的碳纤维。

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所述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7.7-8.3gpa,拉伸模量不低于290gpa。

3、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25-0.35dtex。

4、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碳纤维的方法,包括:(1)将丙烯腈、衣康酸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通入氨气制备纺丝原液,所述纺丝原液的固含量为19-21%,45℃下旋转粘度为60-80pa.s,特性粘度为1.65-1.95dl/g,分子量分布为2.15-2.45;(2)将所述纺丝原液经过精密过滤后通过空气层进入一级凝固浴形成初生纤维,再经过二级凝固浴、常压水蒸汽牵伸、水洗、上油、干燥致密化、高压饱和水蒸汽牵伸和热定型,得到纤度为0.5-0.7dtex的聚丙烯腈原丝;(3)将所述聚丙烯腈原丝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得到碳纤维。

5、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衣康酸与所述丙烯腈的摩尔比为0.5-0.8:100。

6、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通入所述氨气的量按照所述氨气与所述衣康酸的摩尔比为1:3-2:3进行。

7、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纺丝原液经过两级过滤器精密过滤,一级过滤器孔径3-5μm,所述一级过滤器处纺丝液温度为60-70℃,二级过滤器孔径与喷丝板孔径之比0.003-0.006:1,所述二级过滤器处纺丝液温度为60-70℃。

8、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纺丝原液经过精密过滤后在35-50℃伴热下由喷丝板喷出。

9、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层高度为3-9mm,空气层牵伸倍率为2.6-3.0,所述一级凝固浴包括二甲基亚砜,所述一级凝固浴的温度为2-10℃,浓度为65-75wt%;

10、进一步地,所述二级凝固浴包括二甲基亚砜,所述二级凝固浴的温度为50-70℃,浓度为30-45wt%,所述二级凝固浴中牵伸倍率为1.0-1.2。

11、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常压水蒸汽牵伸的温度为95-100℃,牵伸倍率为3.0-4.5。

12、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高压饱和水蒸汽牵伸的压力为0.4-0.8mpa,牵伸倍率为2.6-3.5。

13、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预氧化处理条件包括:210-260℃、3-6段梯度升温方式处理30-80分钟,牵伸倍率0.9-1.2。

14、进一步地,所述碳化包含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所述低温碳化处理的温度为350℃-700℃,处理时间2-4分钟,牵伸倍率1.05-1.20;所述高温碳化处理的起始温度为1000-1200℃,终止温度为1400-1700℃,处理时间为2-4分钟,牵伸倍率为0.96-1.02。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

1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丙烯腈、衣康酸和偶氮二异丁腈混合进行聚合,聚合结束后通入氨气制备纺丝原液,氨气可以对衣康酸进行酰胺化处理来调控丙烯腈共聚物的亲水性,并且控制纺丝原液的固含量和特性粘度,有利于实现原丝高致密化和高取向;同时控制纺丝原液的分子量分布,可以降低聚合物中的小分子数量,有利于减少毛丝并实现高倍牵伸,从而提升强度;控制纺丝原液的旋转粘度,可以实现低纤度原丝的连续稳定纺丝。然后将纺丝原液进行干喷湿纺可以获得表面光滑和缺陷少的原丝,且干喷湿纺易于实现高倍牵伸,提高取向性,并且控制原丝的纤度为0.5-0.7dtex,该纤度的原丝径向均质程度高,易于获得径向均质的碳纤维,然后经过预氧化和碳化即可得到上述拉伸强度为7.7-8.3gpa,拉伸模量不低于290gpa的碳纤维,与目前国内外拉伸强度最高的市场化产品t1100级碳纤维相比,拉伸强度提升10%以上,有望满足我国高端装备的升级换代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7.7-8.3GPa,拉伸模量不低于290G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25-0.35dtex。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衣康酸与所述丙烯腈的摩尔比为0.5-0.8: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入所述氨气的量按照所述氨气与所述衣康酸的摩尔比为1:3-2:3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纺丝原液经过两级过滤器精密过滤,一级过滤器孔径3-5μm,所述一级过滤器处纺丝液温度为60-70℃,二级过滤器孔径与喷丝板孔径之比0.003-0.006:1,所述二级过滤器处纺丝液温度为60-7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纺丝原液经过精密过滤后在35-50℃伴热下由喷丝板喷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常压水蒸汽牵伸温度为95-100℃,牵伸倍率为3.0-4.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预氧化处理条件包括:210-260℃、3-6段梯度升温方式处理30-80分钟,牵伸倍率0.9-1.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包含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所述低温碳化处理的温度为350℃-700℃,处理时间2-4分钟,牵伸倍率1.05-1.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拉伸强度为7.7-8.3gpa,拉伸模量不低于290g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25-0.35dtex。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衣康酸与所述丙烯腈的摩尔比为0.5-0.8: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入所述氨气的量按照所述氨气与所述衣康酸的摩尔比为1:3-2:3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纺丝原液经过两级过滤器精密过滤,一级过滤器孔径3-5μm,所述一级过滤器处纺丝液温度为6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君王锟徐樑华童元建王宇曹维宇王梦梵李常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