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76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8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属于摆线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泵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泵盖,泵体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槽,传动轴穿过泵盖伸入至泵体的固定槽内部,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内转子、外转子、换向偏心环,内转子套接于传动轴的外侧,外转子套接于内转子外侧,月牙形的环形偏心环设置于外转子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内转子与外转子相互啮合并偏心设置,泵盖上固定设置有止动销,止动销位于外转子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泵体底部设置有进油腔与出油腔,出油腔处设置有液压阀;解决了目前可逆摆线泵体积过大、无法过载保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摆线泵,具体涉及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


技术介绍

1、摆线泵是一种利用齿间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的油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然而现有的摆线泵大多都是单向旋转的,无法反向旋转,因此只能与相匹配的电机连接才能使用,当电机安装、维修时如果将接线接反会造成摆线泵产生故障,因此就需要电机正反转均不影响其正常运转的摆线泵,然而这种可逆摆线泵整体结构均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不适合一些空间较小的使用场景,并且这种可逆摆线泵无法实现过载保护,容易因油液工作压力过大而对摆线泵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解决目前可逆摆线泵体积过大、无法过载保护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包括泵体,泵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泵盖,泵体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槽,传动轴穿过泵盖伸入至泵体的固定槽内部,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内转子、外转子、换向偏心环,内转子套接于传动轴的外侧,外转子套接于内转子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泵盖(2),泵体(1)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槽,传动轴(3)穿过泵盖(2)伸入至泵体(1)的固定槽内部,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内转子(4)、外转子(5)、换向偏心环(6),内转子(4)套接于传动轴(3)的外侧,外转子(5)套接于内转子(4)外侧,月牙形的环形偏心环设置于外转子(5)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内转子(4)与外转子(5)相互啮合并偏心设置,泵盖(2)上固定设置有止动销(7),止动销(7)位于外转子(5)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泵体(1)底部设置有进油腔(10)与出油腔(11),出油腔(11)处设置有液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泵盖(2),泵体(1)内部设置有圆柱形的固定槽,传动轴(3)穿过泵盖(2)伸入至泵体(1)的固定槽内部,固定槽内部设置有内转子(4)、外转子(5)、换向偏心环(6),内转子(4)套接于传动轴(3)的外侧,外转子(5)套接于内转子(4)外侧,月牙形的环形偏心环设置于外转子(5)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内转子(4)与外转子(5)相互啮合并偏心设置,泵盖(2)上固定设置有止动销(7),止动销(7)位于外转子(5)外侧面与固定槽内壁之间,泵体(1)底部设置有进油腔(10)与出油腔(11),出油腔(11)处设置有液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其特征在于:内转子(4)的外齿数量为六个,外转子(5)的内齿数量为七个,内转子(4)的外齿与外转子(5)的内齿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其特征在于:在泵体(1)的底面处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油口(8)以及一个出油口(9),进油口(8)与进油腔(10)相连通,出油口(9)与出油腔(11)相连通;进油腔(10)以及出油腔(11)分别位于传动轴(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液压阀的可逆摆线泵,其特征在于:换向偏心环(6)的外侧面与固定槽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海凤成刚庄王伟霞冯斌林
申请(专利权)人:太重榆液长治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