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59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1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现有气囊垫内的连接气管容易因弹性件插入而发生堵塞的情况。本技术包括囊体组件,所述囊体组件包括密集布置的单元气囊,所述单元气囊内包括竖向叠置的填充腔和调节腔,所述填充腔内设有弹性件,相邻单元气囊的调节腔间通过连接气管通连,以防止弹性件堵塞连接气管。在单元气囊内增设可独立包裹弹性件的填充腔,既确保弹性件能对单元气囊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弹性件及其分离物进入连接气管,防止连接气管发生堵塞的情况,确保囊体组件内各单元气囊的调节腔均能通过充放气实现软硬调节,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垫及使用其的床垫


技术介绍

1、现有床垫包括可充放气调节的气囊垫以及调节气囊垫软硬的控制盒,所述气囊垫包括若干密集设置的单元气囊,单个单元气囊或邻近的多个单元气囊通过独立的气管与控制盒连接,控制盒通过各气管调节对应的单元气囊,进而使得气囊垫软硬可调。单元气囊内填充有弹性件,弹性件可在单元气囊放气后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弹性件为海绵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弹性件会因自身形变压缩而改变形变,且弹性件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粉化的现象,气管容易因弹性件进而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部分单元气囊无法进行软硬度调节,进而导致气囊垫各分区软硬度不统一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垫以及使用其的床垫,在单元气囊内设置互为独立的填充腔和和调节腔,确保填充腔内的弹性件无法进入连接气管,防止连接气管发生堵塞的情况,进而保证单元气囊能通过调节腔进行软硬度调节,提升使用体验。

2、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气囊垫,包括囊体组件,所述囊体组件包括密集布置的单元气囊,所述单元气囊内包括竖向叠置的填充腔和调节腔,所述填充腔内设有弹性件,相邻单元气囊的调节腔间通过连接气管通连,以防止弹性件堵塞连接气管。在单元气囊内增设可独立包裹弹性件的填充腔,既确保弹性件能对单元气囊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弹性件及其分离物进入连接气管,防止连接气管发生堵塞的情况,确保囊体组件内各单元气囊的调节腔均能通过充放气实现软硬调节,提升使用体验。

3、作为优选,所述囊体组件包括竖向叠置的上部囊片和下部囊片,所述上部囊片通过向上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上凹槽,所述下部囊片通过向下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与对应的下凹槽竖向叠置并形成所述单元气囊。上部囊片和下部囊片竖向叠置固接,使得上凹槽和下凹槽对应叠置并形成单元气囊,既能一次性加工形成囊体组件,还确保各单元气囊互为独立设置。

4、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气囊包括设置在上部囊片和下部囊片间的分隔片,以使上凹槽与分隔片间、分隔片与下凹槽间分别围合形成所述填充腔和调节腔。分隔片设置在上部囊片和下部囊片之间,既对上部囊片和下部囊片起到定位作用,确保上凹槽能与对应的下凹槽竖向对齐并形成单元气囊。

5、作为优选,所述填充腔设置在调节腔上方,以使调节腔通过竖向形变调节填充腔高度。调节腔通过充放气来调节填充腔的高度,既能利用填充腔来确保使用者躺卧时的接触体感保持一致,还能通过调节腔来调整气囊垫的软硬度。

6、作为优选,所述填充腔设置在调节腔下方,以使调节腔通过充放气实现软硬调节。填充腔能对使用者提供稳定的承托,调节腔能利用自身软硬调节来改善使用者的躺卧体感,提升躺卧舒适性。

7、作为优选,所述填充腔与外界空间隔绝,以使填充腔保持恒定气压。填充腔为密封状态,确保其内具有恒定的气压,弹性件能在填充腔受力变形时起到引导形变的作用,确保填充腔能维持预设轮廓,进而为使用者提供平稳支撑。

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的轮廓与所述填充腔的轮廓匹配。弹性件表面轮廓与填充腔的轮廓相同,既确保弹性件能利用自身形变来便于填充腔进行受压形变,防止使用者产生异物感,还能在填充腔不受外力时利用弹性件的弹性预紧力驱使填充腔形变复位,确保气囊垫顶面保持平整。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气管跨接在相邻调节腔的对应侧壁间。相邻的调节腔间通过连接气管通连,使得相邻调节腔间能通过相互输气实现囊体组件内气压同步调节。

10、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气囊呈矩阵状布置,以将囊体组件划分为多个分区,所述气囊垫包括与囊体组件通连的共用气管,共用气管沿分区边缘设置并与沿途单元气囊的调节腔依次通连。设置向囊体组件统一进行充气操作和放气操作的共用气管,囊体组件的各分区通过分支气管与共用气管连接并实现软硬度统一调节,既有效简化管路结构,方便装配和维护,还通过提升共用气管的直径来提升抗形变性能,防止发生挤压堵塞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

11、一种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置绗缝层、舒适层、气囊垫、隔离层、弹簧垫以及下置绗缝层,所述床垫的周缘设有围边,所述床垫包括控制盒,控制盒通过供气组件调节气囊垫内气压。利用控制盒对气囊垫内气压起到调节作用,确保床垫软硬度满足使用者的躺卧需求,提升舒适性。舒适层设置在气囊垫顶面,通过提升形变幅度来提升舒适性,减小气囊垫变硬而对使用者产生的异物感。弹簧垫设置在气囊垫下方,对气囊垫起到整体承托的作用,确保气囊垫的气压变化能转化为对使用者承托力度的调节,进而使得床垫软硬度可调。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单元气囊内增设可独立包裹弹性件的填充腔,既确保弹性件能对单元气囊起到支撑定型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弹性件及其分离物进入连接气管,防止连接气管发生堵塞的情况,确保囊体组件内各单元气囊的调节腔均能通过充放气实现软硬调节,提升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垫,包括囊体组件(1),所述囊体组件(1)包括密集布置的单元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囊(2)内包括竖向叠置的填充腔(3)和调节腔(4),所述填充腔(3)内设有弹性件(6),相邻单元气囊(2)的调节腔(4)间通过连接气管(5)通连,以防止弹性件(6)堵塞连接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组件(1)包括竖向叠置的上部囊片(7)和下部囊片(9),所述上部囊片(7)通过向上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上凹槽(8),所述下部囊片(9)通过向下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下凹槽(10),所述上凹槽(8)与对应的下凹槽(10)竖向叠置并形成所述单元气囊(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囊(2)包括设置在上部囊片(7)和下部囊片(9)间的分隔片(11),以使上凹槽(8)与分隔片(11)间、分隔片(11)与下凹槽(10)间分别围合形成所述填充腔(3)和调节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3)设置在调节腔(4)上方,以使调节腔(4)通过竖向形变调节填充腔(3)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3)设置在调节腔(4)下方,以使调节腔(4)通过充放气实现软硬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3)与外界空间隔绝,以使填充腔(3)保持恒定气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的轮廓与所述填充腔(3)的轮廓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气管(5)跨接在相邻调节腔(4)的对应侧壁间。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囊(2)呈矩阵状布置,以将囊体组件(1)划分为多个分区,所述气囊垫包括与囊体组件(1)通连的共用气管(12),共用气管(12)沿分区边缘设置并与沿途单元气囊(2)的调节腔(4)依次通连。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气囊垫的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置绗缝层(13)、舒适层(14)、气囊垫、隔离层(15)、弹簧垫(16)以及下置绗缝层(17),所述床垫的周缘设有围边(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包括控制盒(19),控制盒(19)通过供气组件调节气囊垫内气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垫,包括囊体组件(1),所述囊体组件(1)包括密集布置的单元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囊(2)内包括竖向叠置的填充腔(3)和调节腔(4),所述填充腔(3)内设有弹性件(6),相邻单元气囊(2)的调节腔(4)间通过连接气管(5)通连,以防止弹性件(6)堵塞连接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组件(1)包括竖向叠置的上部囊片(7)和下部囊片(9),所述上部囊片(7)通过向上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上凹槽(8),所述下部囊片(9)通过向下凹陷形成竖向投影分置的下凹槽(10),所述上凹槽(8)与对应的下凹槽(10)竖向叠置并形成所述单元气囊(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气囊(2)包括设置在上部囊片(7)和下部囊片(9)间的分隔片(11),以使上凹槽(8)与分隔片(11)间、分隔片(11)与下凹槽(10)间分别围合形成所述填充腔(3)和调节腔(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3)设置在调节腔(4)上方,以使调节腔(4)通过竖向形变调节填充腔(3)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铖雍加奇金敏豪余松建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