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37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1
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机架装置、用于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弯曲支撑的成型模板(6)、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皮囊(7)、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驱动位移装置,通过机架装置,实现了对皮囊(7)和驱动位移装置进行支撑,通过驱动位移装置,实现了使成型模板(6)处于弯曲状态,通过成型模板(6)和皮囊(7),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解决了对都是把薄度金属板放到弯曲模具上再由人工进行敲打从而在薄度金属板产生的敲打符合点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处于弯曲的薄度金属板在机械、电子和装修等行业被广泛的应用,因此用于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板材成型装置,在现有的用于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中,还没有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还都是把薄度金属板放到弯曲模具上再由人工进行敲打,从而在弯曲模具上对薄度金属板进行成型,由于对薄度金属板产生的敲打符合点,从而影响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效果,当使用弯板机对薄度金属板进行成型时,由于对薄度金属板的产生的弯曲变形量小,从而会引起弯曲的薄度金属板产生皱褶等技术缺陷,也影响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效果,

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的技术特征,对都是把薄度金属板放到弯曲模具上再由人工进行敲打从而在薄度金属板产生的敲打符合点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3、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3年9月19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的应用。

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和方法、及其应用,因此提高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效果。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机架装置、用于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弯曲支撑的成型模板、设置在成型模板与机架装置之间的皮囊、设置在成型模板与机架装置之间的驱动位移装置。

6、由于设计了机架装置、成型模板、皮囊和驱动位移装置,通过机架装置,实现了对皮囊和驱动位移装置进行支撑,通过驱动位移装置,实现了使成型模板处于弯曲状态,通过成型模板和皮囊,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 解决了对都是把薄度金属板放到弯曲模具上再由人工进行敲打从而在薄度金属板产生的敲打符合点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效果。

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的方式把机架装置、成型模板、皮囊和驱动位移装置相互联接。

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的方式把成型模板和皮囊与机架装置和驱动位移装置联接。

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机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下支架和上支架。

1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驱动位移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推力伸缩缸和托座。

11、以上五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全面接触弯曲成型,保证了薄度金属板的整体弯曲,实现了薄度金属板的弯曲一致性。

1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驱动位移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柔性框架。

1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皮囊与机架装置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移动座和锁止伸缩缸。

14、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1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下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推力伸缩缸和上支架,在上支架上设置有移动座并且在移动座与上支架之间设置有锁止伸缩缸,在推力伸缩缸上设置有柔性框架并且在柔性框架上设置有成型模板,在成型模板与柔性框架之间设置有托座并且在成型模板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皮囊。

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下支架、推力伸缩缸、上支架、柔性框架、托座、成型模板、皮囊、移动座和锁止伸缩缸,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

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成型模板设置为具有聚丙烯的弹性板并且成型模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联接,成型模板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联接并且成型模板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皮囊相对应分布联接。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柔性全面支撑,保证了薄度金属板的扩展自由度。

1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皮囊设置为橡胶囊状体并且皮囊设置为与移动座嵌入式联接,皮囊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成型模板相对应分布并且皮囊的注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截止阀门和流量计与高压气源连通式联接,皮囊的排出端口部分别设置为与流量计和截止阀门连通式联接。

2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柔性全面压制,实现了对弯曲状态的薄度金属板进行包裹,保证了处于弯曲状态的薄度金属板的稳定性能。

2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下支架设置为包含有架部、下横梁部和上横梁部并且位于架部下部的纵梁分别设置为与下横梁部的端头联接,位于架部上部的纵梁分别设置为与上横梁部的端头联接并且架部的竖部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支架联接,下横梁部设置为与推力伸缩缸的壳体下部联接并且上横梁部设置为与推力伸缩缸的壳体上部联接,架部设置为矩形立体架状体并且下横梁部和上横梁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梁状体,下横梁部和上横梁部分别设置为沿架部的纵梁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推力伸缩缸的支撑,方便了对推力伸缩缸的维修。

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上支架设置为包含有立柱部、顶座部和连接螺杆部并且顶座部的下端端面边缘部设置为与立柱部的上端端面部联接,连接螺杆部分别设置为与顶座部和立柱部螺纹式联接并且连接螺杆部的凸缘体设置为与顶座部的上端端面边缘部接触式联接,立柱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支架联接并且立柱部设置为与移动座贯穿式联接,顶座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锁止伸缩缸套装式联接并且立柱部设置为圆形轴状体,顶座部设置为中间具有安装孔体的梯形块状体并且顶座部的安装孔体设置为与锁止伸缩缸联接,连接螺杆部设置为六角螺栓。

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锁止伸缩缸的支撑,方便了对锁止伸缩缸的维修。

25、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推力伸缩缸设置为包含有伸缩缸部和套筒块部并且套筒块部的下端竖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伸缩缸部的伸缩端头联接,伸缩缸部的壳体设置为与下支架联接并且套筒块部的上端筒部设置为通过顶级螺栓与柔性框架联接,伸缩缸部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套筒块部设置为p字形座状体。

2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柔性框架产生弯曲作用力。

2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托座设置为下座部、上座部和吸附部并且下座部的上端竖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上座部的下端端面部开口槽体联接,上座部的上端端面部的孔体设置为与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机架装置、用于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弯曲支撑的成型模板(6)、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皮囊(7)、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驱动位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的方式把机架装置、成型模板(6)、皮囊(7)和驱动位移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的方式把成型模板(6)和皮囊(7)与机架装置和驱动位移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机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下支架(1)和上支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推力伸缩缸(2)和上支架(3),在上支架(3)上设置有移动座(8)并且在移动座(8)与上支架(3)之间设置有锁止伸缩缸(9),在推力伸缩缸(2)上设置有柔性框架(4)并且在柔性框架(4)上设置有成型模板(6),在成型模板(6)与柔性框架(4)之间设置有托座(5)并且在成型模板(6)与移动座(8)之间设置有皮囊(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成型模板(6)设置为具有聚丙烯的弹性板并且成型模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5)联接,成型模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5)联接并且成型模板(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皮囊(7)相对应分布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下支架(1)、推力伸缩缸(2)、上支架(3)、柔性框架(4)和托座(5)与成型模板(6)和皮囊(7)设置为按照贴面复合成型的方式分布并且下支架(1)、推力伸缩缸(2)、上支架(3)、柔性框架(4)、托座(5)、成型模板(6)和皮囊(7)与移动座(8)和锁止伸缩缸(9)设置为按照升降支撑的方式分布,

8.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机架装置实现了对皮囊(7)和驱动位移装置进行支撑,由驱动位移装置实现了使成型模板(6)处于弯曲状态,由成型模板(6)和皮囊(7)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实现了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在对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时,根据薄度金属板的弯曲形状,使伸缩缸部(21)的伸长长度处于不相同大小的状态,使推力杆部(41)处于弯曲状态,带动网杆部(42)处于弯曲状态,通过下座部(51)和上座部(52)的弯曲位置,由位于上座部(52)上的吸附部(53)的其中一个磁性块与位于成型模板(6)上的吸附部(53)的其中另一个磁性块的相互作用,使成型模板(6)处于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形状相同的弯曲状态,把薄度金属板放到处于弯曲状态的成型模板(6)上,使位于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的截止阀门处于开通状态,把高压气体通过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充入到皮囊(7)中,通过位于高压气体通过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上的流量计,等到皮囊(7)的高压气体容量与皮囊(7)的容量的比例为0.75-0.8:1时,使位于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的截止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锁止伸缩缸(9)处于伸长状态,使滑动座部(81)在立柱部(31)上向下移动,使皮囊(7)作用在薄度金属板上时,使锁止伸缩缸(9)处于静止状态,再使位于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的截止阀门处于开通状态,把高压气体通过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充入到皮囊(7)中,等到皮囊(7)的高压气体容量与皮囊(7)的容量的比例为1.2-1.3:1时,使位于皮囊(7)的注入端口部的截止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皮囊(7)作用在薄度金属板上5-6分钟,从而完成对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使皮囊(7)的排出端口部上的截止阀门处于开通状态,通过位于皮囊(7)的排出端口部上的的流量计,使皮囊(7)的高压气体容量与皮囊(7)的容量的比例为0.55-0.6:1时,使皮囊(7)的排出端口部上的截止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把弯曲成型的薄度金属板从成型模板(6)上取出,再把下一个薄度金属板放到处于弯曲状态的成型模板(6)上,再使皮囊(7)的高压气体容量与皮囊(7)的容量的比例为1.2-1.3:1,对下一个薄度金属板进行成型,当完成对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后,使锁止伸缩缸(9)处于收缩状态,使滑动座部(81)在立柱部(31)上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支撑体的机架装置、用于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弯曲支撑的成型模板(6)、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皮囊(7)、设置在成型模板(6)与机架装置之间的驱动位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双端面夹紧缝体贴合成型的方式把机架装置、成型模板(6)、皮囊(7)和驱动位移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薄度金属板进行下端弯曲面支撑,上端柔性面侵占包裹成型的方式把成型模板(6)和皮囊(7)与机架装置和驱动位移装置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机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下支架(1)和上支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推力伸缩缸(2)和上支架(3),在上支架(3)上设置有移动座(8)并且在移动座(8)与上支架(3)之间设置有锁止伸缩缸(9),在推力伸缩缸(2)上设置有柔性框架(4)并且在柔性框架(4)上设置有成型模板(6),在成型模板(6)与柔性框架(4)之间设置有托座(5)并且在成型模板(6)与移动座(8)之间设置有皮囊(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成型模板(6)设置为具有聚丙烯的弹性板并且成型模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5)联接,成型模板(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托座(5)联接并且成型模板(6)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皮囊(7)相对应分布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下支架(1)、推力伸缩缸(2)、上支架(3)、柔性框架(4)和托座(5)与成型模板(6)和皮囊(7)设置为按照贴面复合成型的方式分布并且下支架(1)、推力伸缩缸(2)、上支架(3)、柔性框架(4)、托座(5)、成型模板(6)和皮囊(7)与移动座(8)和锁止伸缩缸(9)设置为按照升降支撑的方式分布,

8.一种用于处于薄度金属板的弯曲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是:由机架装置实现了对皮囊(7)和驱动位移装置进行支撑,由驱动位移装置实现了使成型模板(6)处于弯曲状态,由成型模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涛范正勇张荣泉李美顺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硕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