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17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涉及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每年于柑橘的新梢处施用至少2次混合药剂,所述混合药剂包括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所述混合药剂中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质量含量为0.01%‑35%,其余部分均为杀虫剂,其主要解决了现有药剂持续时间短、灭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柑橘黄龙病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1、柑橘黄龙病是由亚洲韧皮杆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以柑橘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借助苗木、接穗等传播,此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归属变型菌纲,亚纲分科地位尚未确定的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 asian.ticum jagou.eix.,属薄壁菌门原核生物。菌体多数呈圆形或者椭球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尺度为20-600nm×170-1600nm。菌体的外部界限是膜质结构,厚约17-33nm,平均25nm,由三层膜组成。目前无法进行人工分离和培养。

2、柑橘木虱叮咬危害柑橘嫩梢以后,把口腔及消化道内的黄龙病病原注入到柑橘树内,经韧皮部与营养物质一同向下传导至根部,最终病原菌在根部扩繁为害根部并造成根部吸收能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黄龙病为害主要表现在抑制根部吸收锰离子和锌离子的能力,从而使地上部分的叶片表现出缺锌缺锰症状,受感染的果树也不能结出正常的果实从而影响经济收益。由于锌离子是生长素前体(色氨酸)的组成成分,因此锌与生长素的合成与含量有直接关系,缺锌时生长素缺乏,植物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和矮化,柑橘新梢叶片变小黄化、长度变短,根部由于缺乏生长素不能生长而腐烂。锰对叶绿素的形成和叶绿体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它在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反应(希尔反应),叶绿体的光解活性与锰在其中的含量成正比。缺锰后在幼叶上表现明显症状,病叶变为黄绿色,主、侧脉及附近叶肉绿色至深绿色。

3、柑橘嫩梢从萌发到老熟生长期长达45-55天,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常规喷施杀虫剂防治木虱成为了关键,但是在生产实际中由于要考虑药剂对环境和其它生物的影响以及成本的控制,整个梢期喷药次数一般只有2-3次,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约是90%-95%左右,而每次药剂的持效期也仅仅只有7天左右,剩下的时间就会给木虱留下很大的为害空间,带菌木虱在健康树上只需连续叮咬4小时就能完成传毒,而被感染后的柑橘树在4个月至12个月的时间内就会表现出黄龙病症状。

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药剂持续时间短、灭菌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每年于柑橘的新梢处施用至少2次混合药剂,所述混合药剂包括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所述混合药剂中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质量含量为0.01%-35%,剩余部分均为杀虫剂。

4、其中该混合药剂的制备直接使用上述两种组分混匀即可。

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是一类新型的广谱高效杀菌剂,对多种细菌、真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在喷施杀虫剂的时候混合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依靠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内吸性杀灭韧皮部内的黄龙病病菌,从而达到减轻柑橘黄龙病的为害目的,同时对于其它病害,如炭疽病、灰霉病、溃疡病、疮痂病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混用,既可杀虫又能利用异噻唑啉酮的内吸性把新梢内刚从木虱口腔中注入的黄龙病病菌杀死,可以大大降低因为木虱导致的黄龙病为害。

6、进一步,上述杀虫剂包括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虫螨腈、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中的至少一种。

7、噻虫嗪,化学式为c8h10cln5o3s,cas号为153719-23-4,常作为杀虫剂进行使用。

8、进一步,上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包括异噻唑啉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至少一种。

9、异噻唑啉酮,化学式为c8h9cln2o2s2,cas号为55965-84-9;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化学式为c7h5nos,cas号为2634-33-5;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化学式为c11h19nos,cas号为26530-20-1;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化学式为c4h5nos,cas号为2682-20-4;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化学式为c4h4clnos,cas号为26172-55-4。

10、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上述一种或多种物质所组合而成的杀菌剂能够提高药剂对于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对于药剂制备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11、进一步,上述杀虫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剂。

12、水分散粒剂又称干悬浮剂或粒型可湿性粉剂,一旦放入水中,能较快地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的固液分散体系的粒状制剂。

13、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有益效果是:水分散粒剂具有优秀的流动性,能够使杀虫剂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分散在药剂内,并且施用后能顺流向根部,从而更全面的防治柑橘黄龙病;水剂能够方便异噻唑啉酮类与噻虫嗪更好混合,从而便于异噻唑啉酮类与噻虫嗪更好协同发挥作用。

14、进一步,上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20-30wt%,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中异噻唑啉酮类物质的浓度为1-10wt%。

15、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质量浓度区间的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能够避免因为施用量过高而对柑橘本身造成损伤,还能够避免因为施用量过低而导致的对柑橘黄龙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16、进一步,上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25wt%,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中异噻唑啉酮类物质的浓度为5wt%。

17、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有益效果是:该浓度为上述浓度区间的最优效果,进一步提升对柑橘黄龙病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对柑橘本身的损伤。

18、进一步,上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在制备所述混合药剂时的稀释倍数为2500-3500倍,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在制备所述混合药剂时的稀释倍数为400-600倍。

19、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有益效果是:该稀释倍数区间能够保证所制备得到的药剂对柑橘黄龙病具有有效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药剂对于柑橘本身的伤害。

20、进一步,上述混合药剂每次的施用量为48-52l/亩。

2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该施用量能够在保证药剂起到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同时,减轻药剂对柑橘本身造成的损伤,而当柑橘黄龙病不太严重时,可以稍微减少施用次数,当柑橘黄龙病比较严重时,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施用次数。

22、进一步,分别于每年7月的夏梢或9月的秋梢各施用1-4次所述混合药剂。

23、本专利技术上述进一步有益效果是:最好在7月和9月发新梢的时候均施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剂,以保证药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减轻柑橘黄龙病的病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每年于柑橘的新梢处施用至少2次混合药剂,所述混合药剂包括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所述混合药剂中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质量含量为0.01%-35%,剩余部分均为杀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虫螨腈、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包括异噻唑啉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20-30wt%,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中异噻唑啉酮类物质的浓度为1-10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的浓度为25wt%,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中异噻唑啉酮类物质的浓度为5w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嗪的水分散粒剂在制备所述混合药剂时的稀释倍数为2500-3500倍,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水剂在制备所述混合药剂时的稀释倍数为400-600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药剂每次的施用量为48-52L/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于每年7月的夏梢或9月的秋梢各施用1-4次所述混合药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秋梢或所述夏梢内连续施用2次所述混合药剂的间隔时间为5-7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每年于柑橘的新梢处施用至少2次混合药剂,所述混合药剂包括杀虫剂和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所述混合药剂中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质量含量为0.01%-35%,剩余部分均为杀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包括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虫螨腈、呋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包括异噻唑啉酮、1,2-苯并异噻唑啉-3-酮、2-n-辛基-4-异噻唑啉-3-酮、2-甲基-4-异噻唑啉-3-酮、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所述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剂型为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轻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的水分散粒剂中有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戈壁娄兵海张松张素英雷翠云阳廷密唐明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