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316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水泥浇筑找平层,水泥浇筑找平层的一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组,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组的作用下,将水泥浇筑找平层所受照射吸收的热量进行阀定数值控制,当高于阀定数值后,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使得发电机进行作业,之后使得小型电动抽气泵在温湿度传感器的配合作用下,进而便于多组抽气管路在墙体和基层的大面积墙体混凝土裂缝内部中,对整体混凝土层进行热量抽取、散发,有效降低墙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差,大大影响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抗渗能力,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在对于混凝土的使用量是居高不下的,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自身导热性很差,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很难散失,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越来越大,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混凝土便开始出现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出现是大体积混凝土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

2、cn203429563u公开一种在桥墩墩底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的装置,包括测温元件和散热管,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墩底上方的桥墩壁内,埋设在混凝土中,所述散热管安装在墩底内,埋设在混凝土中。经散热管进行散热处理,但是在现场需要配备大型基础设施--储水箱(存储冷却水)适于进行散热管供水降温处理,还需复杂的水循环回路结构,还需要对储水箱内部的水进行温控处理,如果储水箱内部水温度偏高,会造成散热管散热不及时易出现裂缝,针对一些现场施工场地不足或野外恶劣环境工况下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现有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水循环冷却管路,在现场需要配备大型基础设施--储水箱(存储冷却水)适于进行散热管供水降温处理,还需复杂的水循环回路结构,还需要对储水箱内部的水进行温控处理,如果储水箱内部水温度偏高,会造成散热管散热不及时易出现裂缝,针对一些现场施工场地不足或野外恶劣环境工况下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包括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检测元件和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热交换养护管路,检测元件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每层的热交换养护管路均呈s形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腔、热绝缘腔以及冷气养护腔,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之间设置有热绝缘隔板,热交换养护管的首尾相连且部分位于混凝土外侧,且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经热绝缘隔板相通,热绝缘隔板包括a面和b面,位于混凝土内侧的a面和b面均呈线性结构布设,位于混凝土外侧的a面经180度旋转后和b面连接,致使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互换,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上连通有一加压装置,位于加压装置两侧的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两个加压方向一致的加压结构,冷气养护腔上设置有若干个毛细通口,冷气养护腔的首尾不接通,且首尾部分均位于混凝土外侧,冷气养护腔的首端设置有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空气制冷机,尾端设置有冷气回收装置;

4、所述位于两个加压结构之间区域的换热交换腔表面通过导热硅酯粘结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配备有散热器;

5、裂缝控温装置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室外温度计。

6、具体地,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温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大于室外温度值20℃时,控制加压装置主动加压热交换腔内部的储能相变材料,储能相变材料经加压结构由液态转变为若干个细小微珠状态,途径混凝土内部时经热交换腔吸收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转为气态,在混凝土外部经热交换腔放热由气态转为液态重新到达加压装置处进行加压,往复循环至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维持于20℃以内;

7、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结束后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湿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湿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空气制冷机和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向内部供给冷气,冷气经毛细通口进入到混凝土内部渗透保湿养护,多余的冷气经冷气养护腔尾部进入到冷气回收装置内。

8、优选地:所述检测元件为温湿度传感器。经过温湿度值检测可以在降温期和保湿养护期进行适应性养护处理。

9、优选地:所述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养护管路上包裹有保温棉,保温棉经胶带缠绕绑扎处理,确保热交换养护管路的换热效率稳定性。

10、优选地:所述加压结构由特斯拉阀微结构组成。

11、优选地:所述冷气养护腔的首端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控制阀。

12、优选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温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大于室外温度值20℃时,控制加压装置主动加压热交换腔内部的储能相变材料,储能相变材料经加压结构由液态转变为若干个细小微珠状态,途径混凝土内部时经热交换腔吸收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转为气态,在混凝土外部经热交换腔放热由气态转为液态重新到达加压装置处进行加压,往复循环至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维持于20℃以内。

13、优选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结束后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湿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湿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空气制冷机和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向内部供给冷气,冷气经毛细通口进入到混凝土内部渗透保湿养护,多余的冷气经冷气养护腔尾部进入到冷气回收装置内。

14、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缝控温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15、s1、依据所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尺寸、环境温度现场真实条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大体积内部温度分布信息;

16、s2、通过连接件将热交换管按上中下分层布设于钢筋网上,同时将温湿度传感器进行上中下分层布设;

17、s3、在两个加压结构之间区域的换热交换腔表面涂抹导热硅酯,通过导热硅酯粘结安装半导体制冷片,在半导体制冷片外侧安装散热器;

18、在冷气养护腔的首端安装有加压动力装置、超声波雾化器、空气制冷机、压力表和电磁控制阀,尾端安装有冷气回收装置;

19、可编程控制器和室外温度计、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加压动力装置、超声波雾化器、空气制冷机、压力表和电磁控制阀、冷气回收装置电性和或信号控制连接;

20、s4、由侧部向中部循环绕圈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防止偏移和浮模,每层浇筑厚度400mm,分三层浇筑完成,上层布料后应插入底层5cm进行振捣,快插慢拔,微微泛浆,无气泡;

21、s5、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温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大于室外温度值20℃时,控制加压装置主动加压热交换腔内部的储能相变材料,储能相变材料经加压结构由液态转变为若干个细小微珠状态,途径混凝土内部时经热交换腔吸收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转为气态,在混凝土外部经热交换腔经半导体制冷片处放热由气态转为液态重新到达加压装置处进行加压,往复循环至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维持于20℃以内;

22、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结束后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湿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湿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空气制冷机和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经电磁控制阀向内部以额定压力供给冷气,冷气经毛细通口进入到混凝土内部渗透保湿养护,多余的冷气经冷气养护腔尾部进入到冷气回收装置内。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4、可编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检测元件和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热交换养护管路,检测元件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每层的热交换养护管路均呈S形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腔、热绝缘腔以及冷气养护腔,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之间设置有热绝缘隔板,热交换养护管的首尾相连且部分位于混凝土外侧,且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经热绝缘隔板相通,热绝缘隔板包括A面和B面,位于混凝土内侧的A面和B面均呈线性结构布设,位于混凝土外侧的A面经180度旋转后和B面连接,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互换相同,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上连通有一加压装置,位于加压装置两侧的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两个加压方向一致的加压结构,冷气养护腔上设置有若干个毛细通口,冷气养护腔的首尾不接通,且首尾部分均位于混凝土外侧,冷气养护腔的首端设置有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空气制冷机,尾端设置有冷气回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养护管路上包裹有保温棉,保温棉经胶带缠绕绑扎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结构由若干个特斯拉阀微结构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养护腔的首端设置有压力表和电磁控制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温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大于室外温度值20℃时,控制加压装置主动加压热交换腔内部的储能相变材料,储能相变材料经加压结构由液态转变为若干个细小微珠状态,途径混凝土内部时经热交换腔吸收混凝土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转为气态,在混凝土外部经热交换腔放热由气态转为液态重新到达加压装置处进行加压,往复循环至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维持于20℃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在降温期结束后经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上中下三层的湿度值,依据混凝土内部湿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空气制冷机和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向内部供给冷气,冷气经毛细通口进入到混凝土内部渗透保湿养护,多余的冷气经冷气养护腔尾部进入到冷气回收装置内。

8.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缝控温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防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检测元件和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热交换养护管路,检测元件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包括三组,三组分为上中下分层布设,每层的热交换养护管路均呈s形布设,热交换养护管路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腔、热绝缘腔以及冷气养护腔,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之间设置有热绝缘隔板,热交换养护管的首尾相连且部分位于混凝土外侧,且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经热绝缘隔板相通,热绝缘隔板包括a面和b面,位于混凝土内侧的a面和b面均呈线性结构布设,位于混凝土外侧的a面经180度旋转后和b面连接,热交换腔和热绝缘腔互换相同,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腔上连通有一加压装置,位于加压装置两侧的热交换腔内设置有两个加压方向一致的加压结构,冷气养护腔上设置有若干个毛细通口,冷气养护腔的首尾不接通,且首尾部分均位于混凝土外侧,冷气养护腔的首端设置有加压动力装置和超声波雾化器、空气制冷机,尾端设置有冷气回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为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混凝土外侧的热交换养护管路上包裹有保温棉,保温棉经胶带缠绕绑扎处理。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钱元弟曹擎宇崔宏志胡义王红波李莉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