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10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和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原位深层旋耕机构用于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竖向旋转式的旋耕作业,原位深层旋耕机构的刀片不翻土进行原位旋耕;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包括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和笼型筛网碎土装置,笼型筛网碎土装置固定包覆在绞龙移土整平装置的外周,笼型筛网碎土装置旋转过程中通过筛网表面实现碎土,局部多土量透过筛网表面进入至内部,同时可以被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向少土量局部运移土壤,调整种床表面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和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结合使用,可较好的适用于秸秆覆盖还田后犁耕晒垡后的开沟播种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


技术介绍

1、小麦条播机是江苏稻麦轮作区作物种植关键装备之一。小麦播种时期存在茬口衔接矛盾突出、稻茬田黏重土壤耕种难、秸秆量大还田处理难、旱作易发渍害等诸多区域性问题作业难度较大。同时稻麦轮作区不同地区、不同茬口、不同品种生产方式及机械化技术差异大,进一步加大了小麦高效性能播种装备研究难度。目前适于江苏稻麦轮作区小麦条播机的类型较少,一些特有的区域性关键技术难题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亟需研究适于江苏稻麦轮作区小麦播种技术。

2、现有技术中公开告为cn112544147b提供一种适于稻茬田黏重土壤的小麦条播机单体及种植方法,包括机架,机架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有卧式浅层旋耕机构、浮动碎土整平机构、立式深层破茬机构、开沟施肥播种机构、浮动覆土镇压机构;卧式浅层旋耕机构对浅层土壤进行前进方向上的破茬与碎土,而后浮动碎土整平机构对土壤表层进行仿形碎土与整平,接着立式深层破茬机构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破茬与碎土;然后开沟施肥装置边开沟边施肥,开沟播种装置开沟边播种,实现播种-施肥-播种间隔式与浅播种深施肥的播种方式;接着,浮动式覆土装置对施肥、播种后的沟槽进行仿形覆土,最后浮动可调式镇压装置对覆土后的沟槽表面进行仿形压实,实现稻茬田黏重土壤的高性能复式播种作业。

3、由于江苏省稻麦轮作区水稻秸秆量较大,为了避免秸秆残茬大量富集播种层,造成架种、晾种,因此需要对秸秆覆盖还田进行犁耕作业,将大部分秸秆深埋覆,作业后1-2天晒垡(晾田),犁翻扣垡后的秸秆分布状态是上少下多的,一方面避免秸秆缠绕开沟器、播种器,另一方面通过晒垡降低土壤湿黏性,避免开沟播种堵塞。

4、然而上述专利的小麦播种机并不适用此种秸秆还田犁翻扣垡后再旋耕播种作业,具体如下:

5、一、上述专利中的小麦播种机采用卧式旋耕与立式旋耕组合方式,其中卧式旋耕是采用纵向混拌秸秆,会将靠近或部分深埋覆的秸秆翻覆在播种层,秸秆较多的覆盖在播种层,存在秸秆缠绕开沟器、造成开沟器、播种器堵塞等问题,又会降低种子与土壤接触面积,导致作业成本高、作业质量差、用种量高等问题;此外,卧式旋耕后,下层的高湿黏土壤又会重新覆盖播种层,导致晒垡效果失效,因此对于此种秸秆还田犁翻扣垡后的土壤,现有技术中的卧式旋耕机构不仅会影响秸秆分布、播种层土壤湿黏性,而且机具动力消耗大,机具整体纵向尺寸大、田间转头不便。

6、二、上述专利中的小麦播种机提供一种浮动碎土整平机构,该机构利用碎土梳齿与整平挡土板配合实现碎土、整平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梳齿与挡土板均是采用向后摆动的方式,当有较大土块较多或者局部土壤较高时,梳齿与挡土板会在弹簧作用下向后摆动,导致较大土块无法被破碎,且还存在着局部多土量的情况,可能会存在堵塞情况,导致碎土与整平的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犁翻扣垡后秸秆分布影响较小、碎土整平效果较佳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和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

3、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前部下方,用于对浅层土壤与深层土壤进行竖向旋转式的旋耕作业,所述原位深层旋耕机构的刀片不翻土进行原位旋耕;

4、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安装在所述原位深层旋耕机构的后方对表层土壤进行碎土与整平,包括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和笼型筛网碎土装置,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的两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笼型筛网碎土装置固定包覆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的外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与所述笼型筛网碎土装置的作业宽度与所述原位深层旋耕机构的作业宽度对应;所述笼型筛网碎土装置旋转过程中通过筛网表面实现碎土,局部多土量透过筛网表面进入至内部,同时可以被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向少土量局部运移土壤,调整种床表面平衡。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包括旋转式的移土绞龙,所述移土绞龙上设有绞龙调节装置,所述绞龙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移土绞龙的纵向高度。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绞龙调节装置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移土绞龙主动旋转的绞龙驱动装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绞龙摆臂,两所述绞龙摆臂的中部焊接固定有绞龙摆架,所述移土绞龙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所述移土绞龙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限制所述绞龙摆臂浮动的摆臂限位结构,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偏离所述移土绞龙的旋转中心铰接有绞龙支撑臂,所述绞龙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两所述绞龙支撑臂之间固定有绞龙支撑架,所述绞龙摆架与所述绞龙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绞龙高度调节丝杠。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臂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绞龙摆臂位于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还连接有侧限位板,所述绞龙摆臂还位于所述侧限位板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侧限位板与所述机架的表面上对应布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绞龙摆臂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孔内插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销。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绞龙摆臂与所述机架之间通过摆臂转轴连接,所述绞龙摆臂可绕所述摆臂转轴转动实现所述移土绞龙高度的调节,所述绞龙摆臂可沿所述摆臂转轴滑动实现所述移土绞龙左右方向浮动。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笼型筛网碎土装置为包覆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外的碎土笼型筛网,所述碎土笼型筛网的内周贴合焊接固定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的外周,所述碎土笼型筛网的表面形成有若干可切割土壤与透过土壤的碎土网孔。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一、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原位深层旋耕机构进行立式深层旋耕,由于立式旋耕刀具有可以避免大量翻土的特点,其对土壤的扰动较小,不会改变秸秆的纵向分布,可避免将深埋覆的秸秆翻覆在播种层,非常适用于湿黏土壤秸秆还田、犁翻晒垡后的旋耕作业,不仅避免秸秆缠绕开沟器,而且可以避免开沟器、播种器堵塞,保证播种层内播种作业效果,降低种量;此外,由于立式旋耕刀对土壤的扰动小,主要以纵向切割为主,其翻土量较小,旋耕作业后,其下层的高湿土壤仅有少量会被翻覆在播种层,那么播种层的大量土壤还是经过犁旋晒垡后的低湿黏土壤,其可降低后续开沟施肥与开沟播种的难度,降低施肥播种堵塞的问题;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作业前工序是犁翻作业,犁翻作业时已完成土壤的纵向深层旋耕,因此对于本专利技术中不再需要多次旋耕,仅采用一次旋耕作业即可,而本专利技术的后续还需要浅层施肥、浅层播种、深层施肥,所以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立式旋耕刀设计,利用此装置即可满足一次实现浅层与深层旋耕,通过一次旋耕作业完成纵向深度较好的旋耕,用于满足后续施肥、播种作业需求,其机具动力消耗小,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和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包括旋转式的移土绞龙,所述移土绞龙上设有绞龙调节装置,所述绞龙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移土绞龙的纵向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调节装置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移土绞龙主动旋转的绞龙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绞龙摆臂,两所述绞龙摆臂的中部焊接固定有绞龙摆架,所述移土绞龙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所述移土绞龙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限制所述绞龙摆臂浮动的摆臂限位结构,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偏离所述移土绞龙的旋转中心铰接有绞龙支撑臂,所述绞龙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两所述绞龙支撑臂之间固定有绞龙支撑架,所述绞龙摆架与所述绞龙支撑架之间连接有绞龙高度调节丝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绞龙摆臂位于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所述上限位板与所述下限位板之间还连接有侧限位板,所述绞龙摆臂还位于所述侧限位板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侧限位板与所述机架的表面上对应布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绞龙摆臂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孔内插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摆臂与所述机架之间通过摆臂转轴连接,所述绞龙摆臂可绕所述摆臂转轴转动实现所述移土绞龙高度的调节,所述绞龙摆臂可沿所述摆臂转轴滑动实现所述移土绞龙左右方向浮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型筛网碎土装置为包覆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外的碎土笼型筛网,所述碎土笼型筛网的内周贴合焊接固定在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的外周,所述碎土笼型筛网的表面形成有若干可切割土壤与透过土壤的碎土网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原位深层旋耕机构和笼型碎土绞龙整平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移土整平装置包括旋转式的移土绞龙,所述移土绞龙上设有绞龙调节装置,所述绞龙调节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移土绞龙的纵向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调节装置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移土绞龙主动旋转的绞龙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黏土壤小麦原位深旋碎土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调节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绞龙摆臂,两所述绞龙摆臂的中部焊接固定有绞龙摆架,所述移土绞龙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所述移土绞龙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限制所述绞龙摆臂浮动的摆臂限位结构,所述绞龙摆臂的后端偏离所述移土绞龙的旋转中心铰接有绞龙支撑臂,所述绞龙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两所述绞龙支撑臂之间固定有绞龙支撑架,所述绞龙摆架与所述绞龙支撑架之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俊张文毅夏倩倩扈凯丁友强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