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及输电线路自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306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及输电线路自供电系统,输电线路自供电系统包括振动式纳米发电机、电源管理电路和用电装置,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包括支架和偏转板,且所述偏转板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输电线发生振动时,偏转板发生偏转,偏转板上的第二电极与支架上的第一电极不断地发生摩擦,并产生电能,将输电线的振动能回收发电;用电装置和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均与电源管理电路电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储存振动式纳米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利用振动式纳米发电机逐渐发电积累的电能,并用于向用电装置供电,实现航空障碍灯、电力传感器和无线发射组件等输电线路低功耗用电装置的无源自供电运行,以便于相关的警示或报警灯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特别涉及一种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及输电线路自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电网系统的日益智能化导致了对数字监控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智能电网系统的关键组件,输电线在远距离能源输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输电线的传统监控装置大多依靠化学电池和太阳能供电。然而,化学电池相关的频繁更换、高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而太阳能无法实现全天候能力收集,并且取能效率很容易受到雨天和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污染物的影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某些时段供电不足,以及设备无法稳定工作,影响传感系统的可靠性。

2、输电线通常设计有大跨度和高架结构,使导线容易受到风作用引起的周期性振动。这些周期性振动是随机且无序发生的,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微风振动和水平方向的次档距振荡和舞动。这些振动易导致导线断股甚至断线,严重影响输电线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因此,如何抑制输电线振动是国内外所有输电线系统长久以来的研究重点之一。随着电力系统分布式数字化监控设备的大量使用,将这些振动能收集起来转换为电能,并将其用于输电线系统中传感和预警装置自供能的实施技术表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偏转板,且所述偏转板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面位于所述支架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是指连接所述支架的顶端和底端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往复折绕的蛇形结构,所述蛇形结构的每个转角处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由顶端向底端依次设置的N层横梁,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偏转板,且所述偏转板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面位于所述支架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是指连接所述支架的顶端和底端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往复折绕的蛇形结构,所述蛇形结构的每个转角处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由顶端向底端依次设置的n层横梁,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配合面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面凸出,以与所述第一配合面共同限定所述偏转板的转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面依次设置的第二导电层和第二摩擦介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面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一摩擦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廷海张晓松王中林程小军李恒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