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66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包括第一连接器插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


[0001]本技术涉及漏液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所依存的管道如水管网

暖气供水管道

楼宇消防水管

工厂生产车间供排水管等均存在泄漏隐患

一旦发生泄漏不但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造成电缆短路和设备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长期积水还会造成设备锈蚀等其他严重事故,因此,对液体管道的漏液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0003]参见中国专利文件
CN 103454047 B
,其公开了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漏液检测线是对导体形成编织物覆盖部

将根该覆盖导体进行捻合并形成外部编织物而成的

然而,该双插头漏液感应线还具有如下技术问题:其一

感应线的端部未设置引出线和连接器插头,使得感应线连接判断电信号变化的控制主板时较为麻烦;其二

感应线的两根导体均为单一的导体,其柔韧性和强度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该双插头漏液感应线的两端均便于插接至控制主板,该双插头漏液感应线的感应线的两根导线包括多股线芯,柔韧性和强度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包括第一连接器插头

第一引出线

第二引出线

第二连接器插头

第三引出线

第四引出线和感应线;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三引出线和第四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感应线之内具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左端与第一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左端与第二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右端与第四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右端与第三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感应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包括多股线芯和内部编织绝缘层,所述内部编织绝缘层包覆于多股线芯之外;所述感应线还包括外部编织绝缘层,所述外部编织绝缘层同时包覆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内部编织绝缘层之外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包括
21
股线芯,所述内部编织绝缘层包含
24
根直径为
0.1mm
的尼龙编织丝,所述外部编织绝缘层包含
16
根直径为
0.15mm
的尼龙编织丝

[0007]优选地,所述感应线为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感应线的横截面宽度为
2.6mm
,感应线的横截面高度为
2.0mm。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和第二连接器插头之内依次设有第一金属端子

第二金属端子

第三金属端子和第四金属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的第四金属端子与第二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四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的第四金属端子与第三
引出线相焊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引出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金属压接块,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二引出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金属压接块,所述第一导线与第四引出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金属压接块,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三引出线的连接处设有第四金属压接块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引出线的连接处及第一金属压接块之外套装有第一内热缩管,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二引出线的连接处及第二金属压接块之外套装有第二内热缩管,所述第一导线与第四引出线的连接处及第三金属压接块之外套装有第三内热缩管,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三引出线的连接处及第四金属压接块之外套装有第四内热缩管

[0011]优选地,所述的双插头漏液感应线还包括第一外热缩管

第二外热缩管

第一外被层和第二外被层,所述第一外热缩管同时套装于第一内热缩管和第二内热缩管之外,所述第二外热缩管同时套装于第三内热缩管和第四内热缩管之外,所述第一外被层同时包覆于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之外,所述第二外被层同时包覆于第三引出线和第四引出线之外

[0012]优选地,所述感应线的长度为
1482

1410mm
,所述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的长度为
580

600mm
,所述第三引出线和第四引出线的长度为
560

680mm
,所述第一内热缩管

第二内热缩管

第三内热缩管和第四内热缩管的长度为
15

17mm
,所述第一外热缩管和第二外热缩管的长度为
27

33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

由于双插头漏液感应线设有第一连接器插头

第一引出线

第二引出线

第二连接器插头

第三引出线

第四引出线和感应线,第一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第二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三引出线和第四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感应线之内具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的左端与第一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第二导线的左端与第二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线的右端与第四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线的右端与第三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因此,本技术的感应线的一端便于通过第一引出线

第二引出线及第一连接器插头插接至控制主板,本技术的感应线的另一端便于通过第三引出线

第四引出线及第二连接器插头插接至控制主板;其二

本技术双插头漏液感应线的感应线的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均包括多股线芯,其柔韧性和强度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图1中沿
A

A
线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感应线的层次结构图

[0017]图4为图1中
B
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0018]图5为图1中
C
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包括第一连接器插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插头

第一引出线

第二引出线

第二连接器插头

第三引出线

第四引出线和感应线;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分别与第三引出线和第四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感应线之内具有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左端与第一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左端与第二引出线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右端与第四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右端与第三引出线的左端相连接;所述感应线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包括多股线芯和内部编织绝缘层,所述内部编织绝缘层包覆于多股线芯之外;所述感应线还包括外部编织绝缘层,所述外部编织绝缘层同时包覆于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内部编织绝缘层之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包括
21
股线芯,所述内部编织绝缘层包含
24
根直径为
0.1mm
的尼龙编织丝,所述外部编织绝缘层包含
16
根直径为
0.15mm
的尼龙编织丝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为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感应线的横截面宽度为
2.6mm
,感应线的横截面高度为
2.0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插头漏液感应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和第二连接器插头之内依次设有第一金属端子

第二金属端子

第三金属端子和第四金属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一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头的第四金属端子与第二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头的第一金属端子与第四引出线相焊接,所述第二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柯斯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