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58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火盖,所述火盖包括顶盖和筒体,所述顶盖设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所述顶盖的顶壁向下延伸有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所述第一帽檐与所述第二帽檐环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具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污污染,随着使用年限增加,油污积累愈发严重

尤其是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汤汁溢液的情况,通常溢液容易进入火盖的主火孔中

由于溢液一般具有粘滞性,因此会附着在主火孔的内壁上,从而导致主火孔堵塞,导致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火盖的主火孔易被堵塞,导致燃烧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燃烧器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火盖,所述火盖包括顶盖和筒体,所述顶盖设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所述顶盖的顶壁向下延伸有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所述第一帽檐与所述第二帽檐环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

[0006]在本方案中,燃烧器工作时外部溢液易滴落在火盖上,通过在火盖的顶盖上设置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能够对筒体的上的主火孔进行遮盖保护,溢液能够从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底部直接滴落,避免溢液堵住主火孔,进而能够避免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的结合能够起到双层溢液导流作用,让顶部溢液沿着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的底部流走不会流入主火孔内,也不会流至筒体内,避免降低燃烧器的加热效率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帽檐设在所述第二帽檐的外侧,所述第二帽檐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帽檐的下端部的上方

[0008]在本方案中,外侧第一帽檐的下端低于内侧第二帽檐的下端,不仅能够有效拦截流至顶盖的底面处的燃气

积聚燃气

增强稳焰效果,还能够在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之间形成环形混气腔,使空气与燃气在该环形混气腔混合,使燃烧更充分

燃烧效率更高

[0009]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帽檐的内壁面与所述筒体的外壁面之间具有斜面,所述斜面自所述筒体朝所述第二帽檐方向向上倾斜

[0010]在本方案中,顶盖盖设在筒体的顶面,筒体内的燃气流出后顺着斜面的方向向第二帽檐的内壁面流动,从而对燃气起到汇聚和导流的作用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帽檐和
/
或所述第二帽檐的截面形状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0012]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帽檐和
/
或所述第二帽檐设置成上宽下窄的倒梯形,能够对溢液起到较好的导流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帽檐的外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α
,所述第一帽檐的内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β
,其中
α

β

[0014]和
/
或,所述第二帽檐的内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γ
,所述第二帽檐的内壁
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δ
,其中
γ

δ

[0015]在本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帽檐的外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一帽檐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能够使得溢液在第一帽檐导流作用下滴落;同理,通过限制第二帽檐的外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帽檐的内壁面之间的夹角,能够溢液使得在第二帽檐导流作用下滴落

[0016]优选地,所述筒体包括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顶部开口上

[0017]优选地,所述筒体的顶面具有多个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筒体的侧壁,所述凹槽形成所述主火孔

[0018]优选地,所述顶盖的顶壁还向下延伸有环形限位部,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环形限位部的外侧壁贴合

[0019]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顶盖上的环形限位部卡装在筒体内,能够实现顶盖与筒体之间的定位

[0020]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稳焰孔,所述稳焰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主火孔之间

[0021]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燃烧器工作时外部溢液易滴落在火盖上,通过在火盖的顶盖上设置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能够对筒体的上的主火孔进行遮盖保护,溢液能够从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底部直接滴落,避免溢液堵住主火孔,进而能够避免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火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顶盖
100
[0030]第一帽檐
110
[0031]第二帽檐
120
[0032]斜面
130
[0033]环形限位部
140
[0034]筒体
200
[0035]主火孔
210
[0036]稳焰孔
220
[0037]顶面
2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0039]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火盖,火盖包括顶盖
100
和筒体
200
,顶盖
100
设在筒体
200
的顶部,筒体
200
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
210。
顶盖
100
的顶壁向下延伸有第一帽檐
110
和第二帽檐
120
,第一帽檐
110
与第二帽檐
120
环设在筒体
200
的外周侧

[0040]燃烧器工作时外部溢液易滴落在火盖上,通过在火盖的顶盖
100
上设置第一帽檐
110
和第二帽檐
120
能够对筒体
200
的上的主火孔
210
进行遮盖保护,溢液能够从第一帽檐
110
和第二帽檐
120
底部直接滴落,避免溢液堵住主火孔
210
,进而能够避免降低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第一帽檐
1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顶盖和筒体,所述顶盖设在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主火孔;所述顶盖的顶壁向下延伸有第一帽檐和第二帽檐,所述第一帽檐与所述第二帽檐环设在所述筒体的外周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帽檐设在所述第二帽檐的外侧,所述第二帽檐的下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帽檐的下端部的上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二帽檐的内壁面与所述筒体的外壁面之间具有斜面,所述斜面自所述筒体朝所述第二帽檐方向向上倾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帽檐和
/
或所述第二帽檐的截面形状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帽檐的外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α
,所述第一帽檐的内壁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追何全平孙文静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