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23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包括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下置物板、隐藏式支撑套管、套垫、支撑套管、轴立柱和立柱。所述的斜面盲孔与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外斜面连接;所述的直孔与支撑套管的竖立面连接;所述的轴立柱的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凸环连接,并通过套垫与隐藏式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与轴立柱的分别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的立柱的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凸环连接,并通过套垫与支撑套管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和下桌板与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分别连接。其有益效果是:桌板和置物板分别由两块板材组成,通过旋转能够具有两种以上造型,同时利用斜面套管连接实现快速拆装。拆装。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家具的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本文所说的家具,主要指矮桌(如茶几等)、高桌(如餐桌和书桌等)和置物架。现有家具一般由桌板(或顶板)、置物板、立柱和连接件(主要是螺栓连接件)组成。其中桌板和置物板为整块结构,与立柱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一般情况下能够符合需要,但是其缺点是:一、矮桌、高桌和置物架等产品都通过设计一定的造型而具有装饰美化作用!但由于桌板和置物板是整块结构,因此只有一种造型。二、采用螺栓连接时,可以拆装,但是拆装的工作量较大!特别在缺少电动工具时,更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板和置物板分别由两块板材组成,通过旋转能够具有两种以上造型,同时利用斜面套管连接实现快速拆装的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如图1和剖视图2所示,包括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下置物板、隐藏式支撑套管、套垫、支撑套管、轴立柱和立柱。所述的上桌板如剖视图3所示,其整体是板材(如厚度24mm或以上的胶合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斜面盲孔(也可以用直面盲孔取代),用于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或一个)斜面盲孔,用于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斜面盲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的支撑薄板。
[0005]所述的下桌板如剖视图4所示,其整体是板材(如厚度24mm或以上的胶合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用于连接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直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支撑套管的支撑薄板。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或一个)斜面盲孔,用于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斜面盲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的支撑薄板。
[0006]所述的上置物板如图5所示,其整体是板材(如厚度20mm左右的胶合板)。其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用于连接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或一个)直孔,用于连接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直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支撑套管的支撑薄板。
[0007]所述的下置物板如图6所示,其整体是板材(如厚度20mm左右的胶合板)。其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用于连接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或一个)直孔,用于连接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外斜面。直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支撑套管的支撑薄板。
[0008]所述的隐藏式支撑套管如图7及剖视图8所示,包括套管和支撑薄板(或法兰盘),套管中部外沿与支撑薄板焊接连接。套管(高度30mm以上)中间包括上小下大的内斜面孔,
用于连接套垫的外斜面。套管外部包括上小下大的外斜面,上部用于连接上桌板或下桌板的斜面盲孔,下部用于增加套管的高度,以增加内斜面孔与套垫的连接长度。支撑薄板上包括沉头孔,用于连接及支撑上桌板或下桌板的斜面盲孔底部周边。显然的,上桌板和下桌板也可以用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替代,因此隐藏式支撑套管也可以由支撑套管替代。
[0009]所述的套垫如剖视图9所示,两个为一组,其内面包括大约二分之一圆弧的扇形面,用于连接轴立柱和立柱的圆柱面。扇形面上包括一个以上的扇形凸环,用于连接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环形沟槽。所述的套垫的外表面包括外斜面,用于连接隐藏式支撑套管或支撑套管的套管的内斜面孔。
[0010]所述的支撑套管如图10所示,包括支撑套管主体和封边套。所述的支撑套管主体(高度30mm或以上)如图11所示,包括套管和支撑薄板,套管底部外沿与支撑薄板一体化连接(或焊接)。套管中间包括上小下大的内斜面孔,用于连接套垫的外斜面。套管外部包括上小下大的外斜面,用于连接封边套的内斜面孔。支撑薄板上包括沉头孔,用于通过螺丝连接及支撑上置物板、下置物板和下桌板的直孔底部周边。所述的封边套如图12所示,其内面为上小下大的内斜面孔,用于连接套管的外斜面。封边套外表面为竖立面,用于连接直孔的内面。竖立面上部为环形封边,用于遮盖直孔的上部边缘。竖立面下部为环形卡扣,用于卡住直孔的下部边缘,使封边套不至于脱出直孔。所述的支撑套管主体的外斜面连接封边套的内斜面孔。
[0011]所述的轴立柱如剖视图13所示,其表面为圆柱面,用于连接套垫的扇形面组成的圆孔。其上包括圆形沟槽,用于连接扇形凸环。显然,立柱高度及圆形沟槽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如:矮桌的轴立柱较短,高桌的轴立柱较长,置物架的圆形沟槽较多。
[0012]所述的立柱如图14所示,其表面为圆柱面,用于连接套垫的扇形面组成的圆孔。其上包括圆形沟槽,用于连接扇形凸环。显然,立柱高度及圆形沟槽数量可根据需要增减。如:矮桌的立柱较短,高桌的立柱较长,置物架的圆形沟槽较多。
[0013]图15所示是本案的上桌板和上置物板与下桌板和下置物板对旋90度后的造型示意图。
[0014]所述的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下置物板、隐藏式支撑套管、套垫、支撑套管、轴立柱和立柱的连接如图1和剖视图2所示,所述的上桌板和下桌板的斜面盲孔及底部周边与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外斜面和支撑薄板分别连接。所述的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直孔及底部周边与支撑套管的封边套的竖立面和支撑薄板分别连接。所述的轴立柱的圆柱面和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面和扇形凸环分别连接,并通过套垫的外斜面与隐藏式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的内斜面孔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与轴立柱的分别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的立柱的圆柱面和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面和扇形凸环分别连接,并通过套垫的外斜面与支撑套管的内斜面孔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和下桌板与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分别连接。
[0015]除以上方案外,所述的第二方案的组合式可变形家具(如置物架)如图16所示,包括置物板、套垫、支撑套管、轴立柱和立柱。其中,置物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直孔底部周边包括螺丝孔。其它部件结构相同。
[0016]工作原理:一、通过隐藏式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与桌板和置物板在工厂组装而减少消费者的组装工作量。二、通过平板包装减少仓储和运输成本。三、消费者只需要把套垫
与轴立柱和立柱连接后将之插入桌板和置物板上的套管就能实现产品组装。四、当消费者对一种造型失去新鲜感后可以通过旋转桌板和置物板而形成新的造型以保持新鲜感。
[0017]以上方案除了可以做矮桌、高桌和置物架之外,还可以做可变形组合椅和组合式可变形办公系统(包括桌子与椅子的组合)。象这样的简单变换应该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8]采用以上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桌板和置物板分别由两块板材组成,通过旋转能够具有两种以上造型,同时利用斜面套管连接实现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包括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下置物板、隐藏式支撑套管、套垫、支撑套管、轴立柱和立柱,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桌板和下桌板的斜面盲孔及底部周边与隐藏式支撑套管的外斜面和支撑薄板分别连接;所述的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直孔及底部周边与支撑套管的封边套的竖立面和支撑薄板分别连接;所述的轴立柱的圆柱面和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面和扇形凸环分别连接,并通过套垫的外斜面与隐藏式支撑套管和支撑套管的内斜面孔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下桌板、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与轴立柱的分别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的立柱的圆柱面和圆形沟槽与套垫的扇形面和扇形凸环分别连接,并通过套垫的外斜面与支撑套管的内斜面孔分别连接而实现上桌板和下桌板与上置物板和下置物板的分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桌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斜面盲孔,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斜面盲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桌板一端的中间位置包括一个直孔,其另一端包括两个斜面盲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可变形家具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置物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能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风车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