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
。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现有
DC
‑
DC
直流变换器的控制
IC
一般不具有输入过压保护功能,就算部分带有输入过压保护功能,但无法过大电流,另外,无法同时满足输入反接
、
输入过压保护
、
输入大电流的应用场景,导致控制精确稳定性差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不仅能同时满足输入反接和输入过压保护,而且通过滞回比较器控制输入过压保护,使得控制更加精确稳定
。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反接保护单元,所述反接保护单元与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反接保护单元在输入反接时断开线路连接;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反接保护单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接保护单元,所述反接保护单元与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反接保护单元在输入反接时断开线路连接;过压保护单元,所述过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反接保护单元相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滞回比较器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滞回比较器控制单元和所述开关单元相连接,所述滞回比较器控制单元在输入电压大于基准电压时输出高电平,以便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断开线路连接;其中,所述反接保护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相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相连接;第一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相连接;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相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一端与所述输入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和地之间;第四电容
、
第五电容
、
第六电容
、
第七电容
、
第八电容
、
第九电容
、
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四电容
、
第五电容
、
第六电容
、
第七电容
、
第八电容
、
第九电容
、
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感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相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反接和过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郑辉,吴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