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90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应用在建筑屋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屋顶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部依次设有承托板和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与承托板之间形成有腔室,在对绿色建筑屋顶进行使用时,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植被根系的延伸性,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土壤层低于种植框高度,避免其受雨水冲刷而导致土壤流失,同时通过阻隔板的设置,将雨水渗透,使其通过出水孔一流至导向框内,以便于对其进行收集,同时出水孔二便于其土壤层多余的水分进行渗透传递,该结构并不影响其植被吸水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增加植被牢固性,并避免其受雨水浸泡而导致根系腐烂,为其绿色建筑屋顶的使用带来实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屋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技术介绍

[0002]屋顶是指房屋或建筑物外部的顶盖,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盖合,以实现对建筑室内进行防雨防风的作用,其中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

屋顶绿化等,绿色屋顶上设置有种植基质,种植基质上种植有植被,具有截留雨水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净化空气

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等功能,也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现有对于绿色建筑屋顶的雨水回收效率有效,大多对水资源形成浪费

[0003]目前,公告号为:
CN213897835U
的中国技术,技术涉及屋顶绿化
,且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养殖盆,三个所述养殖盆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滤板,三个所述养殖盆左侧均铰接有合盖,三个所述合盖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板,所述屋顶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且位于相邻两个养殖盆之间的放水槽,所述屋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六个的安装架

该绿色建筑屋顶,具有防护性高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建筑屋顶的植被花草都是人为养殖,再通过移栽技术移栽到屋顶上,而这类植被花草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抗击性较差,在遇到大雨天时,植被花草很容易被冲倒,甚至花根断裂,而雨水浸入过多也很容易造成根系腐烂的问题

[0004]该绿色建筑屋顶为避免在大雨天时,植被花草被冲倒,甚至花根断裂,及雨水浸入造成根系腐烂的情况,利用多部传动结构对养殖盆进行遮盖,具有一定的有益效果,但在其实际使用中,植被花草的成长高度将受到限制,若其成长高度过高,遮板的遮挡将受到阻碍,为其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其优点是避免制植被受到冲击及被雨水浸泡,及增加雨水回收利用的功能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部依次设有承托板和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与承托板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种植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水框,所述导水框和种植框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出水孔一,所述导水框的一侧位于出水孔一顶部开设有出水孔二,所述屋顶本体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的表面和导水框的后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导水框的后侧设有滤板,所述集水框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集水框的两侧均设有与水泵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一端流通有波管,所述波管的一端连通有出水喷头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绿色建筑屋顶进行使用时,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植被根系的延伸性,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土壤层低于种植框高度,避免其受雨水冲刷而导致土壤流失,同时通过阻隔板的设置,将雨水渗透,使其通过出水孔一流至导向框内,以便于对
其进行收集,同时出水孔二便于其土壤层多余的水分进行渗透传递,该结构并不影响其植被吸水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增加植被牢固性,并避免其受雨水浸泡而导致根系腐烂,为其绿色建筑屋顶的使用带来实用便利性,在对绿色建筑屋顶进行使用时,导水框内的水将通过滤网的设置,经过过滤及进水孔的设置,流至集水框内部,从而收集于集水框内部,在需要对集水框内部的水进行使用时,可运行水泵,使其通过进水管将水传递至出水管,而后通过波管及出水喷头喷淋而出,可便于使用者,拿取其对植被进行灌溉浇水,波管配合其进行伸缩使用,以便于其使用拉伸,通过该设置便于水的回收利用,增加其水资源的再利用,且便于使用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隔板与种植框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隔板位于种植框内固定不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隔板和阻隔块均为透水不透物材质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不透物材质将使得阻隔板便于对水进行渗透,但不易导致土壤渗透流失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板底部的两端均设有与种植框内侧固定连接的承托块,所述承托板为网格状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托块对承托板进行承托使用,网格状增加植被根部的缠绕性,及植被的稳固性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二的一侧设有与种植框内嵌安装的阻隔块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隔块避免腔室内部土壤流失进入出水孔二内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贯穿至集水框内部的进水管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配合水泵对集水框内部进行传递进水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喷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配合出水喷头进行使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出水喷头表面的卡接环,所述固定环配合卡接环进行卡接使用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环配合固定环对出水喷头进行承托卡接使用,以便于对其出水喷头进行放置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
本技术在对绿色建筑屋顶进行使用时,该结构简单,成本低,利用植被根系的延伸性,增加其稳定性,同时土壤层低于种植框高度,避免其受雨水冲刷而导致土壤流失,同时通过阻隔板的设置,将雨水渗透,使其通过出水孔一流至导向框内,以便于对其进行收集,同时出水孔二便于其土壤层多余的水分进行渗透传递,该结构并不影响其植被吸水性,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增加植被牢固性,并避免其受雨水浸泡而导致根系腐烂,为其绿色建筑屋顶的使用带来实用便利性;
[0024]2、
本技术在对绿色建筑屋顶进行使用时,导水框内的水将通过滤网的设置,经过过滤及进水孔的设置,流至集水框内部,从而收集于集水框内部,在需要对集水框内部的水进行使用时,可运行水泵,使其通过进水管将水传递至出水管,而后通过波管及出水喷
头喷淋而出,可便于使用者,拿取其对植被进行灌溉浇水,波管配合其进行伸缩使用,以便于其使用拉伸,通过该设置便于水的回收利用,增加其水资源的再利用,且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集水框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正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1、
屋顶本体;
2、
种植框;
3、
承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包括屋顶本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
(1)
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种植框
(2)
,所述种植框
(2)
的内部依次设有承托板
(3)
和阻隔板
(4)
,所述阻隔板
(4)
与承托板
(3)
之间形成有腔室
(5)
,所述种植框
(2)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水框
(6)
,所述导水框
(6)
和种植框
(2)
的一侧均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出水孔一
(7)
,所述导水框
(6)
的一侧位于出水孔一
(7)
顶部开设有出水孔二
(8)
,所述屋顶本体
(1)
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集水框
(12)
,所述集水框
(12)
的表面和导水框
(6)
的后侧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水孔
(11)
,所述导水框
(6)
的后侧设有滤板
(10)
,所述集水框
(12)
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水泵
(13)
,所述集水框
(12)
的两侧均设有与水泵
(13)
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
(15)
,所述出水管
(15)
的底一端流通有波管
(16)
,所述波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燕菲谷亚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翔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