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85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包括上夹体及分设在上夹体左右两侧的若干下夹体,下夹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上夹体上,上夹体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架,安装架通过防脱机构弹性连接于下夹体,防脱机构具有固接在安装架上的底板,底板穿设有复合杆,复合杆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一止挡片,第一止挡片的底端位于底板顶端的上方,底板开设有若干用于躲避第一止挡片的躲避槽,复合杆上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连接于下夹体底端,复合杆套装有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轴承座及底板上的弹簧,复合杆底部设有防脱板,防脱板最小外径大于复合杆直径。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弹性地将上、下夹体互相连接起来,并且只需旋转及拉动复合杆就能便捷地使夹体夹住线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捷使用及夹紧效果优良等优点。便捷使用及夹紧效果优良等优点。便捷使用及夹紧效果优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

技术介绍

[0002]线夹作为线缆固定元件在线缆铺设作业中受到广泛使用,当线缆架设在高处时,作业人员需要处在高处对线缆进行作业。当使用传统双导线T形线夹时,线夹一般放在衣服口袋或工具箱内,作业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从口袋或工具箱内拿出线夹,由于线夹包括分离的上夹体和下夹体,作业人员首先将上夹体扣在线缆上方,然后将下夹体扣在线缆下方,随后一只手一直捏住上夹体与下夹体,防止上、下从线缆上脱离,然后另一只手使用紧固件固定住上夹体与下夹体。这样做费事费力,而且上、下夹体容易脱手掉落造成安全隐患。现急需一种能够将上夹体及下夹体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便捷地将上夹体及下夹体固定在线缆上的双导线T形线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上夹体及下夹体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便捷地将上夹体及下夹体固定在线缆上的双导线T形线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技术包括上夹体及分设在上夹体左右两侧的若干下夹体,所述下夹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到上夹体上,所述上夹体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安装架通过防脱机构弹性连接于下夹体,所述防脱机构具有固接在安装架上的底板,所述底板穿设有复合杆,所述复合杆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一止挡片,所述第一止挡片的底端位于底板顶端的上方,所述底板开设有若干用于躲避第一止挡片的躲避槽,所述复合杆上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连接于下夹体底端,所述复合杆套装有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轴承座及底板上的弹簧,所述复合杆底部设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最小外径大于复合杆直径。
[0005]采用上述结构后,向下拉动防脱板使复合杆、轴承座及下夹体向下运动,弹簧受到轴承座的挤压产生压缩形变,使第一止挡片穿过底板的躲避槽,随后旋转转动连接在轴承座里的复合杆,使复合杆上的第一止挡片与躲避槽错位,第一止挡片的顶端抵在底板底端,在竖直方向上卡住了复合杆,此时上、下夹体之间产生间距,随后将线缆拨入上、下夹体之间,然后旋转复合杆使第一止挡片对齐于躲避槽并松手,被压缩的弹簧产生复位回弹,驱使第一止挡片向上穿过躲避槽并且复合杆、轴承座及下夹体向上运动,下夹体运动至抵在线缆上,随后用紧固件固定住上、下夹体。通过设置防脱机构弹性地将上、下夹体互相连接起来,并且只需旋转及拉动复合杆就能便捷地使夹体夹住线缆。通过设置防脱板能够防止复合杆向上脱离于底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夹体设有分别位于安装架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夹持凹槽,每一件下夹体均设有与第一夹持凹槽对应的第二夹持凹槽,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及第二夹持凹槽均为弧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杆具有第一杆体及螺接于第一杆体底端的第二杆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片设在复合杆的第一杆体上,所述第二杆体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二止挡片,所述第二止挡片的顶端位于底板底端的下方并且底端固接在防脱板顶端,所述第二止挡片数量与第一止挡片数量相同并且每件第二止挡片在竖直方向上分别对齐于第一止挡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具有外六角螺钉及螺母。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夹体设有容纳外六角螺钉的第一容纳凹槽,所述下夹体设有容纳螺母的第二容纳凹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及第二夹持凹槽内设有耐磨夹片,所述耐磨夹片的材质为橡胶。
[0012]通过设置与第一止挡片数量相同并且竖直对齐的第二止挡片,作业人员能够在拉动防脱板时,不用眼睛观察而仅凭手部对第二止挡片触感的条件下,便捷地确认第一止挡片与躲避槽的偏差角度,防止在对齐第一止挡片与躲避槽时,对复合杆转动过度或转动欠缺,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适应黑夜、雨天及雾天等多种视线不良的作业环境。通过设置第一容纳凹槽及第二容纳凹槽,在减轻上、下夹体重量的同时,使螺钉及螺母有效地规避来自外界的碰撞。通过设置橡胶材质的耐磨夹片,补偿了一夹持凹槽与第二夹持凹槽之间的同轴度偏差,使夹体对线缆的夹紧效果更加可靠。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便捷使用及夹紧效果优良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是防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上夹体;11、安装架;12、第一夹持凹槽;13、第一容纳凹槽;2、下夹体;21、第二夹持凹槽;22、第二容纳凹槽;3、紧固件;31、外六角螺钉;32、螺母;4、防脱机构;41、底板;411、躲避槽;42、复合杆;421、第一杆体;422、第二杆体;4221、第二止挡片;43、第一止挡片;44、轴承座;45、弹簧;46、防脱板;5、耐磨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参照图1及图3,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包括上夹体1及分设在上夹体1左右两侧的若干下夹体2。上夹体1设有分别位于安装架1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夹持凹槽12,每一件下夹体2均设有与第一夹持凹槽12对应的第二夹持凹槽21,第一夹持凹槽12及第二夹持凹槽21均为弧形。上夹体1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架11。下夹体2通过紧固件3可拆卸地连接到上夹体1上,紧固件3具有外六角螺钉31及螺母32。上夹体1设有容纳外六角螺
钉31的第一容纳凹槽13,下夹体2设有容纳螺母32的第二容纳凹槽22。
[0021]参照图1至图5,安装架11通过防脱机构4弹性连接于下夹体2,防脱机构4具有固接在安装架11上的底板41,底板41穿设有复合杆42,复合杆42与底板41间隙配合。复合杆42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一止挡片43,第一止挡片43的底端位于底板41顶端的上方,底板41开设有若干用于躲避第一止挡片43的躲避槽411。复合杆42上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座44,轴承座44为市面上常见的嵌套有轴承的方座,复合杆42外侧面固接在轴承座44内钢圈上。轴承座44连接于下夹体2底端,复合杆42套装有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轴承座44及底板41上的弹簧45。复合杆42底部设有防脱板46,防脱板46最小外径大于复合杆42直径。
[0022]参照图1至图4,复合杆42具有第一杆体421及螺接于第一杆体421底端的第二杆体422。第一止挡片43设在复合杆42的第一杆体421上,第二杆体422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二止挡片4221,第二止挡片4221的顶端位于底板41底端的下方并且底端固接在防脱板46顶端,第二止挡片4221数量与第一止挡片43数量相同并且每件第二止挡片4221在竖直方向上分别对齐于第一止挡片43,即第二止挡片4221处于第一止挡片43正下方。
[0023]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线T形线夹,包括上夹体(1)及分设在上夹体(1)左右两侧的若干下夹体(2),所述下夹体(2)通过紧固件(3)可拆卸地连接到上夹体(1)上,所述上夹体(1)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架(11),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1)通过防脱机构(4)弹性连接于下夹体(2),所述防脱机构(4)具有固接在安装架(11)上的底板(41),所述底板(41)穿设有复合杆(42),所述复合杆(42)外侧面环设有若干第一止挡片(43),所述第一止挡片(43)的底端位于底板(41)顶端的上方,所述底板(41)开设有若干用于躲避第一止挡片(43)的躲避槽(411),所述复合杆(42)上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座(44),所述轴承座(44)连接于下夹体(2)底端,所述复合杆(42)套装有上下两端分别抵在轴承座(44)及底板(41)上的弹簧(45),所述复合杆(42)底部设有防脱板(46),所述防脱板(46)最小外径大于复合杆(42)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线T形线夹,其特征是:所述上夹体(1)设有分别位于安装架(11)的左右两侧的第一夹持凹槽(12),每一件下夹体(2)均设有与第一夹持凹槽(12)对应的第二夹持凹槽(21),所述第一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才孙丙法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鑫安金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