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040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汛排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包括排涝车,所述排涝车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供积水吸入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分离杂物的底滤网,所述入水管的内部并位于底滤网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圆轨架,且所述入水管内部通过内圆轨架转动安装有内环管,且所述内环管的下表面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斜喷管,所述底滤网的下方转动组装有清杂架,所述排涝车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斜喷管反向对底滤网冲洗的反冲触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借助反向水流冲掉附着在底滤网下表面的杂物,保障保障排涝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提高对底滤网的清洁效果,且反冲洗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反冲洗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反冲洗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排涝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防汛排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排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涝,指排除危害生产、生活的积水,最为常见的排涝装置为防汛排涝车。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在现有排涝设备进行排涝作业时,一般都是将设备投入积水中,随后利用设备内的水泵机构抽取积水,再经过水管排放至他处,此过程中,由于城市积水中时常伴随着塑料袋、落叶以及其他杂物,这些杂物很有可能直接堵住排涝设备的抽水口,进而直接缩减排涝设备的抽水口处的水流量,降低排涝设备的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排涝设备的抽水口位置大多位于底部,因此将直接增大人工清理杂物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排涝装置,能够借助反向水流冲掉附着在底滤网下表面的杂物,保障保障排涝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提高对底滤网的清洁效果,且反冲洗动力机构结构简单体积小。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包括排涝车,所述排涝车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供积水吸入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分离杂物的底滤网,所述入水管的内部并位于底滤网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圆轨架,且所述入水管内部通过内圆轨架转动安装有内环管,且所述内环管的下表面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斜喷管,所述入水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外环管,且所述外环管与内环管通过设置的连管连接相通;
[0008]所述排涝车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斜喷管反向对底滤网冲洗的反冲触发机构,所述反冲触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有排涝车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的内部一端活动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并位于储液管内部安装有活塞,而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排涝车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储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而所述导水管的末端与所述外环管连接相通。
[0009]所述排涝车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抽取积水的抽水机构,所述排涝车的外壁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而所述排涝车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积水的排水管。
[0010]所述底滤网的边缘环形阵列式贯穿开设有弧行导槽,所述底滤网的下方转动组装有清杂架,且所述内环管与清杂架通过贯穿弧行导槽的连杆相连接。
[0011]所述推杆的一端一体式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排涝车内部并位于储液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缺口齿轮,所述齿杆与所述缺口齿轮相啮合。
[0012]所述缺口齿轮的外边缘一段开设有平滑缺口,所述弹簧为压缩状态。
[0013]所述储液管的顶部一体式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水分导入储液管内部的引水管,所述
引水管靠近储液管的内壁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单向挡板,而所述单向挡板的末端表面安装有浮标。
[0014]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5](1)本技术,由斜喷管反向喷向底滤网的水流可以冲掉附着在底滤网下表面的杂物,保障入水管良好的输水速率,降低入水管被堵塞的概率,保障排涝作业的顺利进行;另外,借助水流强大的冲击力,此时内环管会同时与内圆轨架之间发生相对旋转,而内环管会带动清杂架一同旋转,与底滤网下表面相贴合的清杂架在旋转时可有效刮掉附着在底滤网下表面的顽固杂物,进一步提高对底滤网的清洁效果,且清杂架的旋转是利用水流喷出时的反冲击力来实现,进而不需要额外的电力设备来控制。
[0016](2)本技术,在排涝作业开始的初期,部分水流会通过引水管进入到储液管内部,待反冲洗功能启动后,推杆将会带动活塞快速移动,此时活塞会将储液管内部的水分快速挤出,从而完成对底滤网的反冲洗工作,此反冲触发机构不仅可实现自动储存用于冲洗底滤网的水分,且可同时用作冲洗底滤网的动力装置,构造简单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涝车的仰视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涝车的平面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入水管与反冲触发机构的组装结构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入水管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冲触发机构的剖视平面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排涝车;2、驱动轮;3、排水管;4、入水管;401、底滤网;402、弧行导槽;403、内圆轨架;404、内环管;405、斜喷管;406、连杆;407、清杂架;408、外环管;409、连管;5、反冲触发机构;501、储液管;502、引水管;503、单向挡板;504、浮标;505、推杆;506、活塞;507、弹簧;508、齿杆;509、电机;510、缺口齿轮;511、导水管。
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包括排涝车1,排涝车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抽取积水的抽水机构,排涝车1的外壁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轮2,而排涝车1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输送积水的排水管3,排涝车1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供积水吸入的入水管4,排涝车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斜喷管405反向对底滤网401冲洗的反冲触发机构5。
[0026]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排涝作业时,将排涝车1驱动到积水位置,随后启动其内部的抽水机构,积水由入水管4吸入被最终由排水管3运输到排放点,以此来完成排涝作业,此过程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0027]参照附图3和图4,入水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分离杂物的底滤网401,入水管4的内部并位于底滤网40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圆轨架403,且入水管4内部通过内圆轨架403
转动安装有内环管404,且内环管404的下表面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斜喷管405,入水管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外环管408,且外环管408与内环管404通过设置的连管409连接相通。
[0028]参照附图3和图4,底滤网401的边缘环形阵列式贯穿开设有弧行导槽402,底滤网401的下方转动组装有清杂架407,且内环管404与清杂架407通过贯穿弧行导槽402的连杆406相连接。
[0029]根据上述结构,在积水穿过入水管4的过程中,底滤网401起到过滤杂物的效果,在排涝作业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启动装备内部对底滤网401的反冲洗功能,此时会有急湍的水流由外环管408进入到各个连管409内,接着进入到内环管404内,最后通过斜喷管405喷向底滤网401,由斜喷管405反向喷向底滤网401的水流可以冲掉附着在底滤网401下表面的杂物,保障入水管4良好的输水速率,降低入水管4被堵塞的概率,保障排涝作业的顺利进行;另外,如图4所示,根据斜喷管405的方向,借助水流强大的冲击力,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包括排涝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车(1)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供积水吸入的入水管(4),所述入水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分离杂物的底滤网(401),所述入水管(4)的内部并位于底滤网(40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内圆轨架(403),且所述入水管(4)内部通过内圆轨架(403)转动安装有内环管(404),且所述内环管(404)的下表面环形阵列式固定连接有斜喷管(405),所述入水管(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外环管(408),且所述外环管(408)与内环管(404)通过设置的连管(409)连接相通;所述排涝车(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斜喷管(405)反向对底滤网(401)冲洗的反冲触发机构(5),所述反冲触发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有排涝车(1)的储液管(501),所述储液管(501)的内部一端活动插接有推杆(505),所述推杆(505)的一端并位于储液管(501)内部安装有活塞(506),而所述推杆(505)的另一端与排涝车(1)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507),所述储液管(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511),而所述导水管(511)的末端与所述外环管(408)连接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车(1)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抽取积水的抽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元袁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