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反滤层的内排水重力式挡土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设反滤层的内排水重力式挡土墙
。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
、
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
、
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
、
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
根据挡土墙稳定的机理不同又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
、
锚定式挡土墙
、
薄壁式挡土墙
、
加筋土挡土墙和柱板式挡土墙等等
。
[0003]其中重力式挡土墙是挡土墙的一种,以自身重力来维持其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通常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但自重较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抗变形能力弱,同时所用材料多造成资源浪费
、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
此外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设反滤层的内排水重力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
(1)、
预应力锚杆
(2)、
压顶梁
(3)、
墙基
(4)
和内排水系统
(5)
;所述墙体
(1)
分为墙背
(1
‑
1)
和墙面
(1
‑
2)
,在墙体
(1)
内部靠近墙面
(1
‑
2)
一侧开设预应力锚杆通道
(1
‑
3)
,所述每个预应力锚杆
(2)
分为自由段
(2
‑
1)
和锚固段
(2
‑
2)
,所述每个预应力锚杆
(2)
的顶部均连接有张拉端锚具
(6)
,底部设有锚头
(7)
,所述每个预应力锚杆
(2)
为3‑5股高强度低松弛
1860
型钢绞线组成,所述压顶梁
(3)
位于墙体
(1)
的顶部,并开设与墙体
(1)
内部相对应的预应力锚杆通道
(1
‑
3)
,且张拉端锚具
(6)
置于压顶梁
(3)
的上表面,所述墙基
(4)
及以下土层开设与墙体
(1)
内部相对应的预应力锚杆通道
(1
‑
3)
,所述每个预应力锚杆
(2)
均从预应力锚杆通道
(1
‑
3)
内穿过至墙基以下土层进行锚固,所述内排水系统
(5)
包括预埋于墙体
(1)
中的纵向直管
(5
‑
1)
和引流管
(5
‑
2)
,所述纵向直管
(5
‑
1)
与墙背
(1
‑
1)
后所设的反滤层
(8)
通过引流管
(5
‑
2)
连接,所述反滤层
(8)
安装于黏土隔水板
(9)
上表面,所述黏土隔水板
(9)
设于墙后填土
(1
‑
4)
之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设反滤层的内排水重力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直管
(5
‑
1)
上开有若干个引流管
(5
‑
2)
的连接口
(5
‑2‑
1)
,多个引流管
(5
‑
2)
的一端口与纵向直管
(5
‑
1)
的若干个引流管
(5
‑
2)
的连接口
(5
‑2‑
1)
一一对应,以将墙后填土
(1
‑
4)
内积水通过反滤层
(8)
引流至纵向直管
(5
‑
1)
内,经纵向直管
(5
‑
1)
于墙侧排出,所述反滤层
(8)
沿水流方向依次装有粒径为1‑
2mm
石屑
(8
‑
1)、15
‑
20mm
碎石
(8
‑
2)
,且在墙背
(1
‑
1)
相应设计位置,即在竖直方向距人行横道
(11)1
‑
1.5m
处的墙背
(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东志,高全,朱会博,赵贺群,王玉民,迟翔,肖倩,张岩,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市政工程修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