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滴监测装置及系统、监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液滴微流控
,特别涉及一种液滴监测装置及系统
、
监测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液滴微流控是通过互不相溶多相流生成微小液滴的技术,其广泛应用于医药
、
生物
、
微颗粒制备
、
化学分析等领域
。
在应用过程中,对液滴参数
(
频率
、
长度和速度
)、
液滴内容物
、
以及液相介质的监测至关重要
。
目前,对微液滴的监测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光学的方法和基于电学的方法
。
其中,基于光学的方法一般需要显微镜等设备
。
庞大的监测设备会限制微流控技术向集成化发展,且价格昂贵,体积庞大,影响液滴微流控技术优势的发挥
。
基于电学的监测方法可能影响液滴的运动状态,例如电化学法,其为侵入式电极的方法,导致液滴之间交叉污染的风险增加
。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液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开设有沿所述基板的厚度方向的凹槽;摩擦层,设于所述基板的表面并封堵所述凹槽以形成容纳液滴流动的主通道;导电层,设于所述摩擦层的背离所述凹槽的表面;支撑板,设于所述导电层的背离所述摩擦层的表面,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导电层
、
所述摩擦层
、
以及所述基板;所述液滴与所述摩擦层的电子亲和能不同,以使所述液滴在所述主通道内流动时与所述摩擦层之间产生电荷转移,所述导电层输出电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设有第一通道
、
第一入口
、
第二通道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形成第一流体流动的空间,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并形成第二流体流动的空间;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相交连接,且相交处与所述主通道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汇聚形成的液滴流入所述主通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与所述主通道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设于所述主通道的远离所述相交处的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为疏水性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滴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材料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聚苯乙烯
、
聚丙烯
、
聚氯乙烯
技术研发人员:程廷海,王中林,程小军,刘文楷,李恒禹,张晓松,高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