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016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包括温室主体;灌溉循环机构,灌溉循环机构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且灌溉循环机构包括基质栽培子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苗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林地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根本

林木种苗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林产品和木材产量化

品种多样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地方经济快速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随着国家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木种苗的质量

品种的需求也同样呈现增高的趋势,许多经济林

竹产林

用材林等产业都需要更多的良种壮苗作为造林树种的保障

同时,林业高新技术

生物质材料

生物质能源

木本粮油等产业不断兴起,其对林木种苗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更为突出

因此林木种苗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是我国林业产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0003]随着林业类项目及国土绿化工作的推进,对种苗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尤为迫切

为了建设质量优良的林业工程,最重要的是在种苗培育技术方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新型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林业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

[0004]近年来,生物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种苗培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发达国家已进入以“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为特征的育种
4.0
时代,且持续发力于新一代革命性

颠覆性技术

国际种业已进入到以抢占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机遇期,呈现出高新化

一体化

寡头化的发展趋势

反观我国种苗发展现状,虽然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依然面临着种源“卡脖子”、
核心技术掌握水平较低

种业产业大而不强

科技力量培养滞后

市场主体集中度不高

种业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

[0005]传统灌溉设备的灌溉施肥消耗人力资源

即使提前安装浇水设备,施肥仍需人工施肥

传统的浇水和追肥方式,作物饿几天再撑几天,不能均匀地“吃喝”。
传统灌溉模式有畦灌

漫灌等形式,在运输途中浪费严重且吸收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灌溉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现代化技术形成的高效循环水肥一体化系统,降低肥料浪费,同时避免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受肥料污染的灌溉循环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包括:
[0009]温室主体;
[0010]灌溉循环机构,所述灌溉循环机构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且所述灌溉循环机构包括基质栽培子系统

营养液回收子系统以及循环灌溉子系统;以及
[0011]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用于实时监测并调节温室主体内环境参数

[0012]优选的,所述温室主体包括两侧山墙

设置在山前侧边的后墙体

设置在山墙和后墙体外围的支撑骨架以及覆盖在支撑骨架外层的覆盖层

[0013]优选的,所述基质栽培子系统包括开设在地面的沟渠以及设置在沟渠内的袋装基质

[0014]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回收子系统包括与沟渠相连的回收主管路以及与回收主管路相连的回收罐

[0015]优选的,所述循环灌溉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回收罐内的水泵

与水泵输出端相连的混合罐以及设置在混合罐输出端且用于向基质栽培子系统滴灌的灌溉管道

[0016]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温室主体内的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CO2浓度检测器

光线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CO2浓度检测器和光线传感器电性相连的控制器

[0017]优选的,所述的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温室主体上的太阳能光伏板

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的
LED
光源以及空调模块

[00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作物种植在基质栽培子系统上,不但能够提供作物生长的栽培基质,还能够通过营养液回收子系统实现过量水肥的收集,并结合循环灌溉子系统实现水肥的循环利用,此外,控制机构可以自动监测环境参数,包括温度

湿度
CO2浓度

灯光等参数,并可以自动调节上述参数,使得温室内的环境保持在最适合植物生长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种苗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
[0020]图2为温室主体的框图;
[0021]图3为基质栽培子系统的框图;
[0022]图4为营养液回收子系统的框图;
[0023]图5为循环灌溉系统的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滴灌示意图

[0026]图中:
10、
温室主体;
110、
山墙;
120、
后墙体;
130、
支撑骨架;
140、
覆盖层;
20、
灌溉循环机构;
210、
基质栽培子系统;
211、
沟渠;
212、
袋装基质;
220、
营养液回收子系统;
221、
回收主管路;
222、
回收罐;
230、
循环灌溉子系统;
231、
水泵;
232、
混合罐;
233、
灌溉管道;
30、
控制机构;
310、
温度传感器;
320、
湿度传感器;
330、CO2浓度检测器;
340、
光线传感器;
35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参照图
1、
图6,一种智能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主体;灌溉循环机构,所述灌溉循环机构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且所述灌溉循环机构包括基质栽培子系统

营养液回收子系统以及循环灌溉子系统;以及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温室主体内部,用于实时监测并调节温室主体内环境参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主体包括两侧山墙

设置在山前侧边的后墙体

设置在山墙和后墙体外围的支撑骨架以及覆盖在支撑骨架外层的覆盖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栽培子系统包括开设在地面的沟渠以及设置在沟渠内的袋装基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回收子系统包括与沟渠相连的回收主管路以及与回收主管路相连的回收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郭新安刘沙朱淋淋吴伟明陈舒豪李聪贾细平熊振远王琦王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