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塔里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95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被恢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胡杨
(Peuphrtici cuphratien)
是杨属中最古老

最原始的树种

其具很强的抗旱

耐盐破

防风

固沙等能力,是十分珍贵的抗逆林木种质资源,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优先重点保护的林木资源

[0003]中国的胡杨林占世界胡杨林总面积的
61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甘肃

新疆

宁夏

青海

其中,新疆的胡杨林面积占中国胡杨林面积的
91
%,集中分布在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群种及优势种,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胡杨林存在种群更新困难

群落组成和结构趋于简单等问题,不仅胡杨林面积逐渐减少,其生态功能也被逐渐削弱

因此,加强胡杨林生态系统保护,以发挥其防风固沙

稳定绿洲的生态功能,对保障绿洲农牧生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4]胡杨种群更新有种子繁殖和根蘖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依赖于地表水,种子繁殖能否成功取决于种子与湿润地表相遇的时间以及地表水持续的时间

根蘖繁殖可以依赖地下水,也可以利用地表水来完成

目前,针对大面积天然胡杨林的生态修复主要采取的是通过生态输水工程达到输水区地下水位抬升的目的,或者引洪灌溉或者自然漫溢的方式促进胡杨种群更新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增加,胡杨林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

[0005]但在胡杨林生态输水区开展调查时发现,很少可以看到大面积的上年形成的越冬苗,反映了现有的生态输水方式用水量较大,但在更新成功率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原因一是生态输水工程虽然使输水区地下水位抬升,有效地促进了根蘖繁殖,促进了胡杨的生长,但无法实现胡杨和其他伴生物种的种子繁殖,胡杨林物种多样性依然很低,群落结构难以改善;二是引洪灌溉或者洪水自然漫溢的输水方式虽然提供了地表水,有利于胡杨和伴生物种的种子繁殖,但会因来水时间过早而无法与种子相遇,或者地表水与种子相遇又因地表水持续时间过长种子难以着床萌发形成幼苗,或等地表水退去种子再萌发形成幼苗,幼苗又因生长时间过短而难以越冬成活

[0006]本专利技术是采用春季育苗

夏季移栽或直播

前期滴灌后期衔接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为节水并有效提高胡杨种群更新成活率和改善群落结构提供了新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大面积天然胡杨林的生态修复用水量大

越冬存活率低,物种多样性很低

群落结构难以改善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9]S1、
确定补植地块和水源,并对地块进行平整处理;
[0010]S2、
计算出所需胡杨棵数,并确定伴生物种种类

种植模式及所需数目;
[0011]S3、
根据补植时间合理安排育苗;
[0012]S4、
进行补植苗移栽及种子直播;
[0013]S5、
合理的苗期管理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补植地块为无树木覆盖的空旷地;水源为上年低洼地蓄积的洪水;对地块进行平整处理是指无大的沟洼可以使滴灌补水时水流顺畅即可,无需处理杂草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
S2
中,计算胡杨棵数以株距为
50

60cm、
行距为
80cm
计算;伴生物种需包括灌木类和草本物种,种植模式为胡杨

灌木

草本间隔种植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
S3
中的补植时间为夏季洪汛期之前的一个月;胡杨育苗时间为2月
‑4月,种子为上一年收集的胡杨种子,干燥后于
4℃
储藏至育苗期;伴生物种可以育苗也可以直播种子,根据伴生物种的种类不同合理选择,有休眠的种子用常规方法打破休眠后再进行直播或育苗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
S3
中,育苗方法为将泥炭土与河沙按
4:1
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吸水湿透后将胡杨种子撒在表面,置于
30

35℃、
光周期为
16h
光照
/8h
黑暗的环境中萌发生长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
S4
中,胡杨苗带土移栽,根部深埋9‑
13cm
,覆土压实,地上部分全部保留;采用种子直播的伴生物种采用开沟直播的方式,沟深2‑
3cm
,播种后覆土压实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
S4
补植苗移栽及种子直播后在补植区域搭建距地面高
100cm
的遮阴棚,待补植苗生长稳定后于午后撤除;补植苗移栽前根据水源情况设置主管道,在主管道两侧垂直铺设滴灌带,然后在滴灌带滴水口一侧挖坑移栽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
S5
中,合理的苗期管理指移栽和直播后隔1天滴灌一次,共连续3次,然后隔2天滴灌一次,连续2次,之后隔5天滴灌一次,隔7天滴灌一次,后续间隔
10
天滴灌一次,直至洪水来临,然后于第二年的
6、7
月中旬进行连续2次滴灌,间隔
30
天,每次滴灌持续7‑
8h。
[0021]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其具体技术效果如下:
[0022](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多效性,针对胡杨林开沟引洪灌溉或洪水自然漫溢后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种子更新成活率低的问题,采用漫灌

滴灌及地下水与育苗

移栽协同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种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胡杨林种子更新成活率,同时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和上年残余的洪水蓄积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起到很好的节水作用;
[0023](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经济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
确定补植地块和水源,并对地块进行平整处理;
S2、
计算出所需胡杨棵数,并确定伴生物种种类

种植模式及所需数目;
S3、
根据补植时间合理安排育苗;
S4、
进行补植苗移栽及种子直播;
S5、
合理的苗期管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补植地块为无树木覆盖的空旷地;水源为上年低洼地蓄积的洪水;对地块进行平整处理是指无大的沟洼可以使滴灌补水时水流顺畅即可,无需处理杂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2
中,计算胡杨棵数以株距为
50

60cm、
行距为
80cm
计算;伴生物种需包括灌木类和草本物种,种植模式为胡杨

灌木

草本间隔种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滴灌结合地下水补植胡杨及其伴生物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中的补植时间为夏季洪汛期之前的一个月;胡杨育苗时间为2月
‑4月,种子为上一年收集的胡杨种子,干燥后于
4℃
储藏至育苗期;伴生物种可以育苗也可以直播种子,根据伴生物种的种类不同合理选择,有休眠的种子用常规方法打破休眠后再进行直播或育苗
。5.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军张肖焦培培孙健皓邱晨杨宇琪张山河翟军团张晋龙
申请(专利权)人:塔里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