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934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非沥青基防水卷材生产领域中,非沥青基防水卷材主要是由塑料材料注塑而成的

其在生产之前需要将各种塑料原料和各种助剂均匀混合后,再投入挤塑机生产

现有混合方式是将各种原材料先后投入混料机后,通过绞龙不断的循环输送混合原料,使其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但该种混料方式存有耗时长和混料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3]专利申请号为
202021564884.0
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原料预混上料机,该专利在使用时,是把各种原料先后投入到进料斗内,通过重力作用,使得各种原料进入到提升筒内,然后再通过提升筒的混料提升机构进行预混,再混料绞龙来使得各种原料混合在一起

因为各种原料先后投入进料斗内,各种原料并不是同时进入,因此,先投入的原料会先进入到提升筒内,后投入的原料后进入提升筒,在提升筒内的混料提升机构的作用下,各种原料可以先后分别在提升筒内提升,但是原料在提升筒内的预混的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提高原料在提升筒内预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可以提高各种原料混匀的效果,提高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主要包括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

混料仓

进料结构

混料结构

上料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混料仓安装在第一支架内,所述混料仓的下端的相对两个侧面均安装有进料斗,每个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均与混料仓连通,每个所述进料斗的上端开口,两个所述进料斗与进料结构连接;所述混料仓内安装有混料结构,所述混料仓的侧面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管口向下倾斜,所述出料管的管口与上料结构连通,所述上料结构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放置在地面上;
[0007]所述进料结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进料结构主要包括第一电机

第一翻斗箱

第二翻斗箱

第一从动齿轮

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两个所述进料斗分别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右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一端,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连接有第一翻斗箱,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连接有第二翻斗箱,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两根连接
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斗箱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第一翻斗箱的外侧面安装有多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连接绳,所述第一翻斗箱上的连接绳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绕接在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二翻斗箱上的连接绳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绕接在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一翻斗箱的出料口活动插接在同侧的进料斗内,所述第二翻斗箱的出料口活动插接在同侧的进料斗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结构主要包括提升筒

混料绞龙

第二电机;所述混料仓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混料仓的下部分,所述提升筒安装在混料仓的上部分,所述提升筒的下端与混料仓转动连接,所述提升筒的转轴线与混料仓的轴线重合,所述提升筒的上端不与混料仓的仓顶接触;所述混料绞龙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混料仓的仓底,所述混料绞龙的转轴线与混料仓的轴线重合,所述混料绞龙穿设在提升筒内,所述混料仓的仓顶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竖直向下,所述混料绞龙的上端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在混料仓的内部连接;所述提升筒的外侧壁上环设有多根搅拌棒,所述提升筒的外侧壁的上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混料仓的仓顶转动连接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平行,所述齿轮杆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结构主要包括接料斗

上料筒

上料绞龙

第三电机,所述接料斗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接料斗的下端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接料斗的上端开口,所述出料管的管口朝向接料斗内,所述排料口下端连接有上料筒,所述上料筒的下端与排料口连通,所述上料筒向上倾斜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上料筒内安装有上料绞龙,所述上料绞龙的下端转动连接在上料筒内,所述上料绞龙的上端穿出上料筒的上端,所述上料绞龙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料筒的上端上,所述上料绞龙的上端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上料筒的上端的侧面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上料筒的上端的侧面向下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上料筒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的箱口的下方安装有筛网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内均设有多块隔板,多块所述隔板把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内部分成多个隔间,每个隔间均与出料口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均安装有两组用于限制连接绳位置的限位盘,每组限位盘由两个限位盘组成,每组的两个限位盘间隔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在混料仓的下端的两侧均设有进料斗,通过进料结构的翻斗箱同时向两个进料斗内进料,需要进行混料的各种原料分别倒入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的单独隔间内,当两个翻斗箱内的原料放好后,同时翻动两个翻斗箱,使得两个翻斗箱内的多种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各种原料同时从出料口进入进料斗内,当启动混料绞龙时,多种原料可以同时进入提升筒内,在提升筒内各种原料相互掺杂的状态下提升,提高了各种原料的在提升筒内的预混效果

当预混后的原料从提升筒进行混料仓内时,第二电机上的第二齿轮带通齿轮杆上的第三齿轮转动,齿轮杆跟随第三齿轮转动,通过齿轮杆上的第四齿轮与提升筒上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带动提升筒转动,通过提升筒外侧壁上的搅拌棒对混料仓内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第一支架

第二支架

混料仓

进料结构

混料结构

上料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混料仓安装在第一支架内,所述混料仓的下端的相对两个侧面均安装有进料斗,每个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均与混料仓连通,每个所述进料斗的上端开口,两个所述进料斗与进料结构连接;所述混料仓内安装有混料结构,所述混料仓的侧面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管口向下倾斜,所述出料管的管口与上料结构连通,所述上料结构安装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进料结构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进料结构主要包括第一电机

第一翻斗箱

第二翻斗箱

第一从动齿轮

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架上,两个所述进料斗分别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右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一转动杆一端,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连接有第一翻斗箱,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连接有第二翻斗箱,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相互平行,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第一电机的转轴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翻斗箱和第二翻斗箱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斗箱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一根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套筒内,所述第一翻斗箱的外侧面安装有多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上穿设有连接绳,所述第一翻斗箱上的连接绳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绕接在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二翻斗箱上的连接绳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绕接在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一翻斗箱的出料口活动插接在同侧的进料斗内,所述第二翻斗箱的出料口活动插接在同侧的进料斗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沥青基防水卷材制作的原料预混及自动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结构主要包括提升筒

混料绞龙

第二电机;所述混料仓分为上部分和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孙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禹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