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瑶琴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55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渔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包括雷蛙主体,所述雷蛙主体的前侧壁开设行蛙皮开孔处,所述蛙皮开孔处的内部同定设置有鱼钩,所述鱼钩的钩尖与雷蛙主体的下侧壁接触,所述雷蛙主体的上端同定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上端位于雷蛙主体的外部,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鱼钩位于雷蛙主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雷蛙主体的前侧壁上端设置有对称的仿生眼睛,可以根据不同的水域环境来相应调节雷蛙的倾斜角度,更好的诱鱼,且鱼钩的角度朝下,可以对黑鱼的下颚进行刺穿,中鱼率高,且避免黑鱼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


[0001]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为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


技术介绍

[0002]蛙饵作钓简称“蛙钓”,是指用模仿蛙类游水形态的水面拟饵
(
所谓的“雷蛙”)
进行作钓,有时也会使用水老鼠

水蛇和小鸭形态的假饵,主要针对能捕食两栖动物

小型水和陆生动物的大型掠食类,比如大口黒鲈







玻璃梭鲈等

[0003]但是现有的雷蛙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雷蛙是针对路亚黒鱼而专利技术,而现有的雷蛙使用鸡爪钩全部朝上,而本申请雷蛙安装鱼钩的方向朝下,当目标鱼咬中雷蛙之后做钓者扬杆刺鱼的命中率会大大提高,原因是由于黒鱼的特殊生理构造

上颚硬骨很难打穿,而下颚向上隆起,更容易刺穿,可又想提高对黒鱼的做钓成功率,市面上现有的所有雷蛙鱼饵,钩尖全部朝上,在我们做钓黒鱼的时候由于黒鱼的骨骼特性,上颌骨角度上扬,却眼睛和大脑神经全部集中在前段,传统雷蛙的向上钩尖很容易损伤黒鱼大脑和眼睛

从而造成黒鱼死亡

本身雷蛙的专利技术并不是针对黒鱼,而是真的美国加州黒鲈,只是传统的雷蛙设计非常适合环境非常复杂的环境,鱼钩不容易挂到障碍饵,所以雷蛙做钓黒鱼演变成了一种固定搭配

然后钩尖朝上的设计却对黒鱼的伤害非常巨大,并且黒鱼咬钩后,打穿上颚的概率非常低,而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以上所有问题,朝下的钩尖,黒鱼咬饵后挤压雷蛙,从而使钩尖露出,刺鱼后鱼钩会打中黒鱼的下颚,而黒鱼的下颚作为咬合机构会朝上收缩,从而刺中黒鱼下颚的概率会达到
80
%,而传统雷蛙只能达到
30


同时也会造成上颚软组织受损

此新型软体仿生雷蛙另外一个设计亮点为可调配重,雷蛙作为一种水面系假饵,漂浮在水面的上的角度尤为重要,入水后漂浮状态的角度会严重影响黒鱼吃饵的准确性,黒鱼作为一种伏击型肉食鱼类,是从下向上攻击鱼饵,而不同的钓场环境的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漂浮角度,而传统雷蛙都是固定配重,所以角度都是固定不变的,而此新型雷蛙,可以灵活调整配重从而应对不同环境的钓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包括雷蛙主体,所述雷蛙主体的前侧壁开设有蛙皮开孔处,所述蛙皮开孔处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鱼钩,所述鱼钩的钩尖与雷蛙主体的下侧壁接触,所述雷蛙主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上端位于雷蛙主体的外部,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鱼钩位于雷蛙主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雷蛙主体的前侧壁上端设置有对称的仿生眼睛,所述雷蛙主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腹鳍,所述雷蛙主体的下侧壁开设有鱼钩安装口,所述鱼钩安装口的内部设置有蛙皮盖板,所述蛙皮盖板的侧壁开设有均匀排布的安装孔,均匀排布的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配重球,所述雷蛙主体的下侧壁位于蛙皮盖板
的下端设置有排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配重球的下侧壁通过固定环设置有金属亮片,所述金属亮片的内部设置有振动器

[0008]优选的,所述蛙皮开孔处的内部位于鱼钩的周围设置有密封胶

[0009]优选的,所述配重球使用铅球或者塑料球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采用金属丝或者凯夫拉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雷蛙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鱼类,又可以让路亚人体验到钓鱼的乐趣而专利技术创造的产品,通过对黒鱼进行
CT
断层扫描后,发现黒鱼的下颌骨更适合进行鱼钩的贯穿,而不会对黒鱼造成致命性伤害,从而杜绝黒鱼死亡的情况发生

而黒鱼下颚向上凸起的更有利于本技术雷蛙的做钓效率,而本申请的鱼钩钩尖朝下,在刺鱼的时候可以直接对黑鱼的下颚处进行刺穿,且不会造成黑鱼死亡,蛙皮底部有配重模块可以自山选择配重的重量以及材质,可选择的有塑料小球利金属小球,排列方式与数量的不同可以控制雷蛙在水中的角度,这个对于做钓黒鱼至关重要

由于黒鱼喜欢在有浮萍

水草

莲花

芦苇的水塘中伏击其他水生小动物

所以要根据不同环境调整雷蛙在水中的角度以便黒鱼可以更好的发现雷蛙,从而发起攻击提高做钓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背而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雷蛙主体
、2
蛙皮开孔处
、3
鱼钩
、4
连接装置
、5
仿生眼睛
、6
腹鳍
、7
鱼钩安装口
、8
蛙皮盖板
、9
配重球
、10
排气孔
、11
金属亮片
、12
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包括雷蛙主体1,雷蛙主体1的前侧壁开设有蛙皮开孔处2,蛙皮开孔处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鱼钩3,鱼钩3倒立设置,钩尖朝下,鱼钩3的钩尖与雷蛙主体1的下侧壁接触,雷蛙主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装置4,连接装置4的作用是连接鱼线和鱼钩3,从蛙皮头部穿入,在雷蛙内部与鱼钩3连接,连接装置4的上端位于雷蛙主体1的外部,连接装置4的另一端与鱼钩3位于
雷蛙主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雷蛙主体1的前侧壁上端设置有对称的仿生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降低鱼类伤亡的仿生雷蛙,包括雷蛙主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蛙主体
(1)
的前侧壁开设有蛙皮开孔处
(2)
,所述蛙皮开孔处
(2)
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鱼钩
(3)
,所述鱼钩
(3)
的钩尖与雷蛙主体
(1)
的下侧壁接触,所述雷蛙主体
(1)
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装置
(4)
,所述连接装置
(4)
的上端位于雷蛙主体
(1)
的外部,所述连接装置
(4)
的另一端与所述鱼钩
(3)
位于雷蛙主体
(1)
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雷蛙主体
(1)
的前侧壁上端设置有对称的仿生眼睛
(5)
,所述雷蛙主体
(1)
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腹鳍
(6)
,所述雷蛙主体
(1)
的下侧壁开设有鱼钩安装口
(7)
,所述鱼钩安装口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瑶琴
申请(专利权)人:付瑶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