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849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包括避雷带与避雷卡扣,屋脊上固定安装有避雷卡扣,避雷卡扣上部固定连接有避雷带,其中:避雷卡扣整体由片材围合形成一端开放的支架结构,且避雷卡扣上所围合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形状与屋脊外部形状相适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任何损坏和破坏都会无法弥补,实际中,自然雷电则会给古建筑带来巨大破坏

原因在于,由于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而木材具有燃点低的特殊性,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历史的变迁后变得十分干燥,一遇到雷雨天极易引来雷电,雷电给传统古建筑带来的破坏问题自古以来就引发人类的关注

在传统文物古建筑的建造工艺中并没有安装避雷带的做法,因此为实现避雷目的,就需要后期加建避雷系统

按照现行防雷规范,在建筑翻建或者屋面全部翻做时,可以由屋面翻做重新制作并安装,由于避雷系统和屋面一起施工,不会影响屋面防水,也不会引发屋面渗水结构连接也较为牢固

[0003]然而,传统古建筑屋面多为小青瓦或筒瓦屋面,与钢混结构的建筑不同,屋面防水性不佳,在安装防雷带上要注意不能破坏屋面的防水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文物古建筑修缮坚持不改变文物现状

最低干预

可逆行

保护文化传统的原则,屋面也是能小修不大修,尽量不扩大工程,针对此类文物古建筑的屋面,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必须加装防雷系统又无法像新建或翻建的屋面那样防雷与屋面自成一体时,安装防雷系统的屋面既要坚持能小修不大修,不能破坏屋面防水不能引发屋面渗水,又要保证防雷系统的接闪线安全稳固的固定

因此为了达到上述文物保护原则与不破坏屋面防水的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不破坏古建筑屋面防水的情况下,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包括避雷带与避雷卡扣,所述屋脊上固定安装有避雷卡扣,所述避雷卡扣上部固定连接有避雷带,其中:
[0006]所述避雷卡扣整体由片材围合形成一端开放的支架结构,且避雷卡扣上所围合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形状与屋脊外部形状相适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避雷卡扣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安装孔;
[0008]所述避雷卡扣与屋脊之间的固定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直至打入屋脊侧壁来实现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沿着避雷卡扣两侧壁的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避雷卡扣在位于屋脊盖头灰处做凹凸造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中,通过给出一种古建筑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采用避雷卡扣在屋脊外部连接

固定避雷带,这种避雷卡扣金属支架可以将闪雷带与屋脊独立,不在屋面打孔不破坏屋面防水,通过这样的支架既牢固固定了避雷带又对文物古建筑屋面最小干预,不
的固定,能够在不破坏屋脊1的屋面防水的情况下,并且在最大程度保护古建筑的情况下,实现避雷功能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带
(2)
与避雷卡扣
(3)
,所述屋脊
(1)
上固定安装有避雷卡扣
(3)
,所述避雷卡扣
(3)
上部固定连接有避雷带
(2)
,其中:所述避雷卡扣
(3)
整体由片材围合形成一端开放的支架结构,且避雷卡扣
(3)
上所围合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形状与屋脊
(1)
外部形状相适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传统古建筑的屋脊避雷系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明翟剑敏刘立志胡新诗徐莉佳华而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