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26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楼板,所述楼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旧梁体,所述旧梁体的底端设置有新梁体,所述旧梁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圈,所述新梁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圈,所述第一钢筋圈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穿过所述新梁体底端,所述新梁体的底端设置有钢板,所述一号螺纹杆穿过所述钢板,所述一号螺纹杆位于所述钢板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螺母,所述钢板的顶端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承重梁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结构,在一些老旧楼房改造,或中途停工的楼体再次修建时,需要对房屋建筑的承重能力进行增强,因此需要对建筑的承重梁进行加固,或新增承重梁,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承重能力,进行旧梁加固时,常采用灌浆加固或者粘钢加固,灌浆加固需要在旧梁周边种植钢筋,固定钢筋环,设置浇筑模板,搭建支架进行支撑,灌浆,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架和模板;粘钢加固,需要在旧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粘钢板,耗费较大

[0003]现有的承重梁加固结构在对于承重梁底部缺损严重的情况,单独的灌浆加固或者粘钢加固,加固能力较低,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的承重梁加固结构在对于承重梁底部缺损严重的情况,单独的灌浆加固或者粘钢加固,加固能力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包括楼板,所述楼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旧梁体,所述旧梁体的底端设置有新梁体,所述旧梁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圈,所述新梁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圈,所述第一钢筋圈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穿过所述新梁体底端,所述新梁体的底端设置有钢板,所述一号螺纹杆穿过所述钢板,所述一号螺纹杆位于所述钢板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螺母,所述钢板的顶端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旧梁体底端,使第一钢筋圈裸露,再焊接螺纹杆,然后搭建模板,使用混凝土浇筑凝固成新梁体,最后,通过钢板与一号螺纹杆通过螺栓固定,对承重梁进行加固

[0008]可选的,所述横向夹持机构包括凹槽

双向螺杆

夹板

第一蜗轮和第一蜗杆,所述凹槽开设于钢板的顶端两侧,所述双向螺杆转动安装于所述钢板的内部,所述夹板的数量为若干,两个所述夹板螺纹安装于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外螺纹表面, 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双向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钢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一蜗杆,同时带动多个第一蜗轮,通过第一蜗轮带动双向螺杆转动,使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对新梁体进行夹持,通过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承重梁进行夹紧,增强连接稳定性

[0010]可选的,所述夹板的内部设置有竖向调节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竖向调节结构,便于根据新梁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对新梁体与旧梁体连接处进行保护,提高承重梁的稳固性

[0012]可选的,所述竖向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

活动块

容纳槽

第二蜗轮

二号螺纹杆

第二蜗杆和连接轴,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位于所述夹板的上方,所述容纳槽开设于所述夹板的顶端,所述第二蜗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夹板内,所述二号螺纹杆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二蜗轮中间位置,所述二号螺纹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二号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转动安装于连接块内,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二蜗杆,带动第二蜗轮转动,使二号螺纹杆,在第二蜗轮内上下移动,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便于根据新梁体的高度进行调节

[0014]可选的,所述钢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开设有滑槽,所述夹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滑槽与滑块,对夹板起到导向限位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夹板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活动插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柱,对二号螺纹杆升降起到限位作用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手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手轮,便于转动第一蜗杆或第二蜗杆

[0020]可选的,所述旧梁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楼板固定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加强板,增强连接强度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清理旧梁体底端,使第一钢筋圈裸露,再焊接螺纹杆,然后搭建模板,使用混凝土浇筑凝固成新梁体,最后,通过钢板与一号螺纹杆通过螺栓固定,对承重梁进行加固,通过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承重梁进行夹紧,增强连接稳定性, 通过设置有竖向调节结构,便于根据新梁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对新梁体与旧梁体连接处进行保护,提高承重梁的稳固性,通过设置有滑槽与滑块,对夹板起到导向限位作用,通过设置有限位槽与限位柱,对二号螺纹杆升降起到限位作用,通过设置有手轮,便于转动第一蜗杆或第二蜗杆,通过设置有加强板,增强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的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的夹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3中
A
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1、
楼板;
2、
旧梁体;
3、
新梁体;
4、
第一钢筋圈;
5、
第二钢筋圈;
6、
一号螺纹杆;
7、
钢板;
8、
螺母;
9、
横向夹持机构;
901、
凹槽;
902、
双向螺杆;
903、
夹板;
904、
第一蜗轮;
905、
第一蜗杆;
10、
竖向调节机构;
1001、
连接块;
1002、
活动块;
1003、
容纳槽;
1004、
第二蜗轮;
1005、
二号螺纹杆;
1006、
第二蜗杆;
1007、
连接轴;
11、
滑槽;
12、
滑块;
13、
限位槽;
14、
限位柱;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包括楼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旧梁体(2),所述旧梁体(2)的底端设置有新梁体(3),所述旧梁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钢筋圈(4),所述新梁体(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钢筋圈(5),所述第一钢筋圈(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螺纹杆(6),所述一号螺纹杆(6)穿过所述新梁体(3)底端,所述新梁体(3)的底端设置有钢板(7),所述一号螺纹杆(6)穿过所述钢板(7),所述一号螺纹杆(6)位于所述钢板(7)的底端螺纹安装有螺母(8),所述钢板(7)的顶端设置有横向夹持机构(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夹持机构(9)包括凹槽(
901


双向螺杆(
902


夹板(
903


第一蜗轮(
904
)和第一蜗杆(
905
),所述凹槽(
901
)开设于钢板(7)的顶端两侧,所述双向螺杆(
902
)转动安装于所述钢板(7)的内部,所述夹板(
903
)的数量为若干,两个所述夹板(
903
)螺纹安装于所述双向螺杆(
902
)的两端外螺纹表面, 所述第一蜗轮(
904
)与所述双向螺杆(
902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
905
)与所述钢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
905
)与所述第一蜗轮(
904
)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
903
)的内部设置有竖向调节机构(
10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增承重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调节机构(
10
)包括连接块(
1001


活动块(
1002


容纳槽(
1003


第二蜗轮(
1004


二号螺纹杆(
1005


第二蜗杆(
1006
)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乐王国良郭学兵王景泽周树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当代创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