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机构及防护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07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机构及防护舱,包括夹持组件、连接组件、联动组件、防护组件和散热组件。其中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联动组件包括基座、联动横杆、V型联动件、操作杆和限位件,防护组件包括壳体、防护筒和舱门,散热组件包括机盒、温度传感器、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仅操作一根操作杆便可将不同规格风电传感器固定在防护舱内,隔绝空气和灰尘,并实现散热的功能,大大增加了风电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了风电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了风电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机构及防护舱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及防护舱。

技术介绍

[0002]据行业统计,2019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2574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1005万千瓦,风电装机占到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10.4%。中国目前拥有超过10万台并网风力发电机组,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能量转化的关键部件,风电叶片在工作中会有各种传感器配合使用,风机上面的传感器主要包括以下:转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等。像这些传感器是将一些物理现象,转化为电压电流信号反馈给PLC。
[0003]由于风电传感器包括不同类型,其具有多种尺寸规格,将其夹持固定需要多种规格的固定机构,加大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难度,且加工不同规格的固定机构需要多种模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现有的大部分风电叶片上使用的传感器都是直接裸露的安装在机器上,并未设置一些防护措施,导致风电传感器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雨水和灰尘的破坏,导致使用寿命减少,且一些传感器在夏天会由于高温加工工作产生大量热量更加剧自身寿命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夹持固定不同类型的风电传感器需要多种尺寸规格的固定机构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机构,其目的在于:实现用一种装置夹持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风电传感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机构,其包括夹持组件、连接组件和联动组件,其中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联动组件包括基座、联动横杆、V型联动件、操作杆和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座的一端与V型联动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横杆两端分别与V型联动件和操作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与操作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操作杆上。
[0008]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基座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
[0009]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杆上设有螺栓,所述限位
件上设有蝶形螺母和限位盒所述限位盒开设有限位孔和操作孔,所述蝶形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栓贯穿限位孔。
[0010]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分别能够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滑动。
[0011]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V型联动件贯穿活动孔。
[0012]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杆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V型联动件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旋转轴。
[0013]作为本技术防护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贯穿第一开孔,所述第二旋转轴贯穿第二开孔。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仅操作一根操作杆实现对风电传感器的固定效果,且实现用一种装置夹持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风电传感器,降低采购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资源浪费。
[0015]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舱,其目的在于解决风电传感器直接裸露的安装在机器上,缺少防护措施的保护,缺少散热机构,其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的问题。
[0016]作为本实用酸碱中和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防护组件和散热组件,其中防护组件包括壳体、防护筒和舱门,所述防护筒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贯穿设置在防护筒上,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所述舱门设置于壳体上;散热组件包括机盒、温度传感器、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所述舱门内侧壁中心固定安装有机盒,所述机盒卡接于防护筒内壁,所述温度传感器、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固定于机盒内壁。
[0017]作为本实用酸碱中和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操作杆贯穿控制孔,所述限位盒固定连接在壳体外壁。
[0018]作为本实用酸碱中和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舱门上设置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舱门螺纹连接所述机盒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散热孔,所述舱门中心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组进风孔。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风电传感固定在防护舱内,隔绝雨水、灰尘并对传感器进行散热, 增加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机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的固定机构剖面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护舱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的防护舱剖面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中的防护舱舱门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1
[0030]参照图1~2,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舱,包括夹持组件100、连接组件200和联动组件300,其中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座101、第二固定座102、第一夹板103和第二夹板104,第一固定座101与第一夹板103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102与第二夹板104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01和第二连接杆202,第一固定座101远离第一夹板10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固定座(101)、第二固定座(102)、第一夹板(103)和第二夹板(104),所述第一固定座(101)与第一夹板(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102)与第二夹板(104)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接杆(201)和第二连接杆(202),所述第一固定座(101)远离第一夹板(10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0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102)远离第二夹板(10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02)转动连接;联动组件(300),包括基座(301)、联动横杆(302)、V型联动件(303)、操作杆(304)和限位件(305),所述第二连接杆(202)远离第二固定座(102)的一端与V型联动件(303)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横杆(302)两端分别与V型联动件(303)和操作杆(3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01)远离第一固定座(101)的一端与操作杆(30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件(305)设置在操作杆(3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孔(301a)和第二开孔(301b),所述基座(301)内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01c)和第二限位凸起(301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304)上设有螺栓(304a),所述限位件(305)上设有蝶形螺母(305a)和限位盒(305b)所述限位盒(305b)开设有限位孔(305b

1)和操作孔(305b

2),所述蝶形螺母(305a)与螺栓(304a)螺纹连接,所述螺栓(304a)贯穿限位孔(305b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101)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1a),所述第二固定座(102)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1b),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01c)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波张万雄夏凯戴志龙徐家骏李波刘跃杜洪沈志君汤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