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8048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污分流技术领域,公开了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包括筒身,所述分流筒上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一,所述固定块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二,所述分流筒内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配重块,所述浮板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一,两侧所述转板一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二,两侧所述转板二顶端均转动连接在L形板底端,所述L形板外侧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筒身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分流筒、浮板、转板一、滑块、转板二、L形板、隔板、通孔一、通孔二、配重块实现自行分离雨水及生活污水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分流
,尤其涉及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雨水及污水多是通过同一管道进行收集和排放,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合流方式已逐渐被放弃,城市及部分农村开始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后各自单独处理,以避免污水直接排放而污染河道,同时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从而节省水源。
[0003]部分雨污分流结构在使用时通过电子元件控制相应管道的开启和闭合,因此结构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损坏概率,进而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相应的维护修理可能较为不便,不利于其实际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旨在改善部分雨污分流结构结构较为复杂,其电子元件损坏后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更换麻烦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包括筒身,所述筒身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下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筒,所述分流筒上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一,所述固定块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二,所述分流筒内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配重块,所述浮板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一,两侧所述转板一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二,所述分流筒两侧下部均设置有通槽,两侧所述转板二顶端均转动连接在L形板底端,所述L形板外侧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筒身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固定块内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固定块内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内部设置有螺旋槽,所述导流块中部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所述转杆顶端贯穿过滤板且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底端转动连接在过滤板顶端。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分流筒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侧固定连接在筒身内侧底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分流筒内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侧滑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固定连接在浮板内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L形板顶端外侧滑动连接在筒身内部,所述L形板内侧滑动连接在分流筒外侧,所述隔板外侧固定连接在筒身内部,所述隔板位于排水管下方。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两侧所述滑块底端均滑动连接在分流筒内底端,两侧所述转板二前后端分别滑动
连接在两侧所述通槽内前后端。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环,所述转环底端转动连接在导流块顶端。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通过分流筒、浮板、转板一、滑块、转板二、L形板、隔板、通孔一、通孔二、配重块实现自行分离雨水及生活污水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且无需使用外界能源。
[0020]2、本技术中,通过导流块、螺旋槽、转杆、扇叶、刮板实现自行清理过滤板表面杂物的目的,以防止杂物随水流移动而将过滤板表面堵塞,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的主视立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的前视立体剖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的仰视立体剖视图。
[0024]图例说明:
[0025]1、筒身;2、固定块;3、分流筒;4、浮板;5、转板一;6、滑块;7、转板二;8、L形板;9、隔板;10、通孔一;11、通孔二;12、配重块;13、过滤板;14、导流块;15、螺旋槽;16、转杆;17、扇叶;18、刮板;19、排水管;20、支撑架;21、限位杆;22、连接环;23、通槽;24、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包括筒身1,筒身1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内下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筒3,通过筒身1和固定块2实现固定分流筒3的目的,以保证分流筒3稳定不晃动,分流筒3上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一10,固定块2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二11,通过均匀分布的通孔一10和通孔二11可分别连接蓄水池及污水池,分流筒3内部设置有浮板4,浮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配重块12,浮板4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一5,两侧转板一5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6,两侧滑块6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二7,分流筒3两侧下部均设置有通槽23,通过通槽23使得转板二7可与L形板8接触,两侧转板二7顶端均转动连接在L形板8底端,L形板8外侧滑动连接有隔板9,通过隔板9可防止由通孔一10离开分流筒3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污水池,筒身1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9,当遇到暴雨天气时随着雨水的不断聚集,浮板4可在浮力作用下上移,进而带动转板一5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得滑块6可带动转板二7相互靠近,而由于转板二7长度固定不变,故随着转板二7的转动,L形板8可逐渐下移以使得通孔二11被逐渐遮挡,进而使得排水量下降,同时由于L形板8下移,使通孔一10不再受到L形板8的阻挡,故上升后的水位可由通孔一10流至分流筒3外侧,进而可通过排水管19流至蓄水池,当雨水减少或仅有生活污水进入分流筒3时,浮板4所受浮力降低,从而在配重块12的作用下使得浮板4
可带动转板一5下移,进而使得转板一5可推动滑块6向两侧移动,此时转板二7可受力向上转动,以推动L形板8上移,从而将通孔二11打开并将通孔一10遮挡,使得水流仅能通过通孔二11排出分流筒3,进而流至污水池以待后续处理,实现了自行分离污水及雨水的目的,且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使用外界电力驱动件,因此节省了能源,并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
[0028]固定块2内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通过过滤板13可对进入分流筒3的水流进行过滤,以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蓄水池或污水池,固定块2内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14,导流块14内部设置有螺旋槽15,导流块14中部贯穿有转杆16,转杆16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17,转杆16顶端贯穿过滤板13且固定连接有刮板18,刮板18底端转动连接在过滤板13顶端,通过螺旋槽15可使水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从而使得水流可对扇叶17施加作用力,以使得扇叶17带动转杆16旋转,而转杆16转动后可带动刮板18对过滤板13表面杂物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包括筒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内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内下部固定连接有分流筒(3),所述分流筒(3)上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一(10),所述固定块(2)下部设置有多个通孔二(11),所述分流筒(3)内部设置有浮板(4),所述浮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配重块(12),所述浮板(4)底端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一(5),两侧所述转板一(5)底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6),两侧所述滑块(6)顶端相远离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板二(7),所述分流筒(3)两侧下部均设置有通槽(23),两侧所述转板二(7)顶端均转动连接在L形板(8)底端,所述L形板(8)外侧滑动连接有隔板(9),所述筒身(1)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雨污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内顶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所述固定块(2)内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块(14),所述导流块(14)内部设置有螺旋槽(15),所述导流块(14)中部贯穿有转杆(16),所述转杆(16)下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17),所述转杆(16)顶端贯穿过滤板(13)且固定连接有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辉杨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巴斯德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