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96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包括:手柄内壳和主体壳;手柄内壳的上端连接于主体壳的中部,且与主体壳连通,手柄内壳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手柄内壳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和导流结构,且风机组件位于进风口与导流结构之间;吹风机的出风口位于主体壳的前侧,导流结构用于将气流导向主体壳的后侧。导流结构能够有效避免气流在经过主体壳内的加热组件时产生分流,进而避免气流分流将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带到电路板上,提高线路板的使用寿命且降低安全隐患,全部气流直接能够流向电路板,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高电路板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吹风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吹风机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席卷于机体内部,经过调温、调速以后用于吹发、烘干或者除尘等领域。
[0003]吹风机主要由主体和手柄构成,主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和位于加热组件后侧的线路板,手柄的上端连接于主体的中部,并与线路板和至少部分加热组件对应,手柄内通常设置有扇叶和电机,电机驱动扇叶转动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手柄内并由主体前侧的出风口吹出。
[0004]在气流由手柄流向主体时,一部分直接流向加热组件,另一部分流向加热组件的后侧,虽然气流最终都会由主体前侧的出风口吹出,但是直接流向加热组件的这部分气流会分流到前后两侧,分流到后侧的会带着热量与电路板接触,导致线路板温度较高,影响线路板的使用寿命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流向加热组件的这部分气流会分流到前后两侧,分流到后侧的会带着热量与电路板接触,导致线路板温度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内壳(1)和主体壳(2);所述手柄内壳(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主体壳(2)的中部,且与所述主体壳(2)连通,所述手柄内壳(1)的下端设置有进风口(3);所述手柄内壳(1)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风机组件和导流结构,且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进风口(3)与所述导流结构之间;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4)位于所述主体壳(2)的前侧,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主体壳(2)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导流块(5),所述导流块(5)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内壳(1),且位于所述手柄内壳(1)的前侧;所述导流块(5)具有导流斜面(6),所述导流斜面(6)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主体壳(2)的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面(6)沿导流方向包括第一段(7)和第二段(8);所述第一段(7)的斜率大于所述第二段(8)的斜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内壳(1)上的第一插接部(10)和设置于所述导流块(5)上的第一插槽(9);所述第一插接部(10)位于所述手柄内壳(1)的上端,所述导流块(5)沿导流方向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所述第一插槽(9)位于所述第二端(12)的端面上,所述第一插接部(10)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部(10)上的第二插槽(13)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槽(9)上的第二插接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丐腾翟建政吴和俊林显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