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国昌专利>正文

一种肥饵兼用营养鱼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78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饵兼用营养鱼肥,该营养鱼肥是由大豆肥料、磷酸一铵、尿素、硼砂,硫酸锌、木质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配制而成。该营养鱼肥能够有效地促进水产动物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长,从而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和饵料,使水质和水体环境得到改善,并能防止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适用于鱼类、虾、蟹等各类水产品的养殖。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肥具有营养丰富,肥饵兼用,水产养殖投入产出效益高,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专用肥料
,具体是一种用于养殖水产类动物的肥饵兼用营养鱼肥
技术介绍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养殖水体的改善逐渐受到了普遍重视。在现有的水 产养殖业中通常施用的鱼肥包括无机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这些鱼肥存在的主要 缺陷是1)无机肥不仅效果欠佳、营养元素不全面,还容易造成水质污染,恶化水质、诱发 鱼病,引起泛塘而绝收。2)有机肥虽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功能单一、被浮游植物所利用的 过程较长的缺点,而且在矿化过程中易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这对于水中的放养产品如 鱼类等生长不利;另外,有机鱼肥宜作基肥,且主要用于冬春水温较低季节。3)有机无机复 合肥,虽然吸收了单一有机肥和无机肥两方面的优点,但它们的缺点并未得到很好的克服。 4)功能单一型鱼肥和复合型鱼肥存在有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对有害菌进行灭杀,因此,缺 乏对鱼病有效地防治的作用。5)这些鱼肥都只能用于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培养,以改善水 产动物养殖的水体环境,而不能用作饵料增加养殖的产能,改善水产品的品质,而且养殖成 本较高。迄今为止,还没有功能齐全、综合提升水产养殖水平,较为理想的鱼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肥饵兼用,并能有效地改善水产养殖的水体环境, 增加水体中的营养,促进水产动物的繁殖和生长,提高水产品品质,实现绿色、健康、安全养 殖水产品的肥饵兼用营养鱼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营养鱼肥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配制而成大豆肥料240 290份、磷酸一铵340 360份、尿素300 320份、硼砂2 4份,硫酸锌1 3份、木质素35 45份、维生素B6O. 001 0. 003份、维生素B12O. 004 0. 006 份。所述大豆肥料采用豆粕或由按重量百分比75%的豆粕与25%的全脂大豆组成的 混合物。本专利技术鱼池营养肥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所述配方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原料、粉碎、过180目筛制成粉末,然后搅拌混 合均勻;2)将混合后的粉料送入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可。专利技术人研究认为,水产动物在水中生长的营养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水中溶解的 氧,二是供其摄取的有机、无机和生物类饵料。其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由水中浮游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浮游植物数量越大,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越多,溶解氧越多,则水产动 物生长也就越快,而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又取决于有机、无机肥料的供应。饵料的来源则 包括一次饵料和二次饵料,其中一次饵料主要由人工投放的有机、无机、生物饲料或复合饲料,一般在饲料中还添加有齐全而足量的微量元素;二次饵料是由人工在养殖水体中投放 鱼肥培殖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由此可见,营养搭配合理、投放适量的养殖饲料和鱼肥, 是保证水体品质,促进水产动物快速健康生长繁殖的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鱼肥即是针对目前水 产养殖饲料和鱼肥中营养搭配不全、不合理以及功能单一的缺陷,在其组方中,既含有浮游 植物营养需要的磷酸一铵、尿素和木质素,又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水产动物营养共同 需要的豆粕和全脂大豆,还含有能够防止水产动物疾病,促进其健康生长的维生素B6、B12。 其中,磷酸一铵和尿素中所含的氮是决定浮游植物生产量的主要条件,也是蛋白质的主要 成分,能促进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形成,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并由此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 量,有效地防止水质的污染、恶化,诱发鱼病,引起泛塘等不良现象;所含的磷也是浮游植物 主要的营养成分,并能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木质素在水体中经发酵后,可分解为有益 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益细菌繁殖生长的多种营养物质。豆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浮 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水产动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成分。硼砂和硫酸锌可使浮游生物的营养 更加全面合理,而且有利于养殖水体水质的调节。维生素B6、B12不仅有益于水产动物对各 种营养的吸收,促进其快速生长,而且能防止水产动物中毒,预防其各种疾病的发生。在鱼 肥中还可配有少量的全脂大豆,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特别适宜于水产动 物幼仔的生长。通过以上各组分的搭配,使该鱼肥中含有丰富的水体浮游植物繁殖所需的 营养成分,能促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长,进而使各类饵料动物也进一步繁殖,为养殖的 水产动物提供生物饵料,从而形成肥料一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水产动物的良性水生物养 殖链。按照上述方案制备的营养鱼肥,通过有机、无机肥料的合理搭配,能够有效地促进水产动物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长,从而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和饵料,使水质和 水体环境得到改善,并能防止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水产品 的产量和品质,适用于鱼类、虾、蟹等各类水产品的养殖。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肥具有营养 丰富,肥饵兼用,水产养殖投入产出效益高,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肥饵兼用营养鱼肥,是由专利技术人在长期对水产动物生长规律研究的基础 上,经过大量的试验所得,该鱼肥各组分原料在下列重量份配比范围内均能收到较好的效 果大豆肥料240 290份、磷酸一铵340 360份、尿素300 320份、硼砂2 4份,硫 酸锌1 3份、木质素35 45份、维生素B6O. 001 0. 003份、维生素B12O. 004 0. 006 份。其中,大豆肥料采用豆粕或由按重量百分比75%的豆粕与25%的全脂大豆组成的混合 物。该鱼肥中各有效营养成分含量百分比分别为氮+磷> 36%、有机质> 25%、蛋白质 ^ 12%、活性素>4%,有机氮无机氮=80 20。其各组分原料均可在市场上直接采购。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鱼肥的制备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肥饵兼用营养鱼肥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豆粕240份、磷酸一 铵340份、尿素300份、硼砂2份,硫酸锌1份、木质素35份、维生素B6O. 001份、维生素 B12O. 004 份。该鱼肥的制备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先按所述配方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原料、粉碎、过180目筛制成粉末,然后搅拌混合均勻;最后将混合后的粉料送入造粒机中,制成颗粒即可。该鱼肥的使用可按以下方法进行1)对一般普通水质,平均水深1 1. 5m的养殖水塘,每隔8 10天撒施本鱼肥1 次,每次施肥量为每亩2 4千克;对于水质偏瘦、长期不放养水产动物的水质,则应根据水 质情况适当缩短施肥间隔时间,加大每次施肥量,施肥时可先将鱼肥兑水并搅动,使鱼肥充 分溶化后,沿鱼塘均勻泼洒,也可根据鱼塘面积定点撒施1/3水面。2)每年1、2、11、12四个月份,当水温在15°C以下时不施肥,当水温在15°C以上时, 每隔10 15天施肥1次;3)每年5 10月鱼类生长高峰期,每隔8 10天撒施本鱼肥1次,并根据养殖密 度和个体大小情况,适当加大施肥量;4)施肥时间宜在晴天9时 16时之间进行,施肥当天不搅动水体或加注新水。试验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肥饵兼用营养鱼肥,投入产出质量比可达1 3. 5以上, 即投入1千克鱼肥可以增加养殖产量3. 5千克以上;投入产出价值比可达1 9. 5以上,即 投入价值1元的鱼肥可以增加养殖收入9元以上。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肥饵兼用营养鱼肥各组分原料的重量份配比可以是豆粕265份、磷酸一 铵350份、尿素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肥饵兼用营养鱼肥,其特征在于:该营养鱼肥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大豆肥料240~290份、磷酸一铵340~360份、尿素300~320份、硼砂2~4份,硫酸锌1~3份、木质素35~45份、维生素B↓[6]0.001~0.003份、维生素B↓[12]0.004~0.0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仁涛唐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唐国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