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758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0
本公开提供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涉及降水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降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主要发电方式之一,风电设备通常建在风沙较为严重的地区,风沙导致的积尘不仅会对风电设备造成损害,使得风电设备的发电效率降低,风沙扬尘还会导致风电塔附近的植被恢复困难

[0003]相关技术中,针对风电设备积尘问题的主要处理方式有水洗清洁,针对植被恢复问题的主要处理方式有排水灌溉,但是在半干旱风沙地区水资源匮乏,如何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缓解用于清洗风电塔及灌溉植被的水源问题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对风电塔附近的降水利用效率较低使得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006]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所述风电塔包括塔筒,所述装置包括:集流槽,螺旋式盘绕于所述塔筒靠近地面的一端;储水结构,所述储水结构包括抽水结构和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进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流槽的出口端,所述储水箱用于对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到的降水进行存储和沉淀,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深入所述储水箱内,所述抽水结构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净水,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于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浊水;喷洒结构,所述喷洒结构包括供水管

多个喷水管和多个转向模块,所述多个喷水管环设于所述塔筒远离地面的一端,各个所述转向模块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喷水管靠近所述塔筒的一侧并与所述塔筒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一出水口,所述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于各所述喷水管的进水口;灌溉结构,包括灌溉管网,所述灌溉管网连接于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二出水口

[000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水分探测器,一端设置于地表下,且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地表土壤水分

[000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
尘土探测器,设置于塔筒表面,且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塔筒表面的积尘程度

[001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结构还包括:升降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高度

[001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集流槽包括:固定过滤网,所述固定过滤网包括多层不同孔径的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流槽的末端与所述储水箱的进口端的连接处

[001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集流槽还包括:多个固定卡扣,各个所述固定卡扣的一端与塔筒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流槽,用于将所述集流槽固定于所述塔筒表面

[001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方法,应用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所述风电塔包括塔筒,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螺旋式盘绕于所述塔筒的集流槽收集塔筒表面附近的降水;通过储水结构对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到的所述降水进行存储和沉淀,通过抽水结构的第一出水口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净水,通过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二出水口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浊水;通过喷洒结构的转向模块控制喷水管使用所述净水进行人工降雨或清洗所述塔筒,并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人工降雨或清洗所述塔筒后得到的清洗降水;通过灌溉结构的灌溉管网使用所述浊水对所述塔筒周围的植被进行灌溉

[00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结构包括升降器,所述喷洒结构包括水分探测器;所述通过喷洒结构的转向模块控制喷水管使用所述净水进行人工降雨,包括:通过所述水分探测器检测地表土壤水分,并通过控制器判断所述地表土壤水分是否达到灌溉条件;若所述地表土壤水分达到所述灌溉条件,则通过所述升降器控制所述储水结构内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高度上升到所述净水的对应高度并启动所述抽水结构,以控制所述转向模块带动所述喷水管向远离所述塔筒的一侧喷水,实现人工降雨

[001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尘土探测器;所述通过喷洒结构的转向模块控制喷水管使用所述净水清洗所述塔筒,包括:通过所述尘土探测器检测所述塔筒表面的积尘程度,并通过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积尘程度是否达到清洗条件;若所述积尘程度达到所述清洗条件,则通过所述升降器控制所述储水结构内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高度上升到所述净水的对应高度并启动所述抽水结构,以控制所述转向模块带动所述喷水管向靠近所述塔筒的一侧喷水,以清洗所述塔筒

[001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灌溉结构的灌溉管网使用所述浊水对所述塔筒周围的植被进行灌溉,包括:通过所述升降器控制所述储水结构内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高度下降到所述浊水的对应高度并启动所述抽水结构;通过所述抽水结构将所述浊水通过所述灌溉结构的灌溉管网对所述塔筒周围的
植被进行灌溉

[0017]本公开示例实施例所提供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中,通过螺旋式盘绕于所述塔筒的集流槽收集塔筒表面附近的降水;通过储水结构对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到的所述降水进行存储和沉淀,通过抽水结构的第一出水口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净水,通过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二出水口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浊水;通过喷洒结构的转向模块控制喷水管使用所述净水进行人工降雨或清洗所述塔筒,并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人工降雨或清洗所述塔筒后得到的清洗降水;通过灌溉结构的灌溉管网使用所述浊水对所述塔筒周围的植被进行灌溉

一方面,利用螺旋式盘绕于塔筒的集流槽收集降水,可以扩大集水面,提高对降水的收集率,可以帮助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将沉淀后的降水分别用于清洗塔筒

人工降雨和灌溉塔筒周围的植被,且将用于清洗塔筒和人工降雨的降水收集后循环利用,在能提高风电塔的发电效率和帮助植被恢复的同时,合理利用了风电塔附近的降水,进一步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再一方面,可以通过转向模块控制喷水管实现塔筒清洗或人工降雨,使得降水处理的实现方式更加灵活,更方便满足塔筒清洗或人工降雨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降水的处理效率

[00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公开中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公开一起用于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塔包括塔筒,所述装置包括:集流槽,螺旋式盘绕于所述塔筒靠近地面的一端;储水结构,所述储水结构包括抽水结构和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进口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集流槽的出口端,所述储水箱用于对通过所述集流槽收集到的降水进行存储和沉淀,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深入所述储水箱内,所述抽水结构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净水,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于输送所述降水沉淀后得到的浊水;喷洒结构,所述喷洒结构包括供水管

多个喷水管和多个转向模块,所述多个喷水管环设于所述塔筒远离地面的一端,各个所述转向模块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喷水管靠近所述塔筒的一侧并与所述塔筒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于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一出水口,所述供水管的出水口连接于各所述喷水管的进水口;灌溉结构,包括灌溉管网,所述灌溉管网连接于所述抽水结构的第二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水分探测器,一端设置于地表下,且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地表土壤水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结构还包括:尘土探测器,设置于塔筒表面,且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塔筒表面的积尘程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结构还包括:升降器,设于所述储水箱内,用于控制所述抽水结构的进水口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槽包括:固定过滤网,所述固定过滤网包括多层不同孔径的过滤网,设于所述集流槽的末端与所述储水箱的进口端的连接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的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槽还包括:多个固定卡扣,各个所述固定卡扣的一端与塔筒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集流槽,用于将所述集流槽固定于所述塔筒表面
。7.
一种风电塔的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师彭怀午李玉进马欢蒋盈沙刘乃精郭玥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