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736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及其施工方法,格栅坝包括立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格栅坝的特点是拦

排结合,达到水土分离效果,避免了大块石对下游的冲击破坏

传统防治结构设计时均从增强防治结构本身的强度和刚度或改变防治结构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来提高防治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结构常处于被动受力状态,属于“硬抗”消能方式,会造成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大

费用高昂等问题

为此,学者们基于“柔性效能”理念提出了各种可改善结构受力性能

增加结构整体抗冲击能力和减小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新型结构

但此类结构仍需结构材料变形消耗泥石流,属于被动耗能,泥石流多次冲击下仍不可避免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及其施工方法,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抗冲击能力强,结构体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
(1)、
横梁
(2)

U
形连通器
(3)
;若干个立柱
(1)
等间距设置,每个立柱
(1)
上从上至下均固定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
U
形连通器
(3)
,每个横梁
(2)
与位于同一高度的
U
形连通器
(3)
一端固定连接,若干横梁
(2)
通过
U
形连通器
(3)
与若干立柱
(1)
连接共同组成格栅结构;所述
U
形连通器
(3)
包括
U
形连通管
(4)
,两块封板
(5)
分别焊接于
U
形连通管
(4)
两端管口位置;两块推板
(6)
置于
U
形连通管
(4)
内能够前后移动,并与
U
形连通管
(4)
内壁形成密封结构,两根推杆
(7)
分别穿过一端的封板
(5)
与推板
(6)
固连,推杆
(7)
后端分别与横梁
(2)
连接;气阀
(11)

U
形连通管
(4)
连通,用于向两块推板
(6)
中间封闭区域补充空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其特征在于:挡板
(10)
焊接于
U
形连通管
(4)
内位于封板
(5)
与推板
(6)
之间,并在挡板
(10)
和封板
(5)
之间填充有吸水材料
(9)
;推杆
(7)
前端依次穿过封板
(5)、
吸水材料
(9)、
挡板
(10)
后与推板
(6)
固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
(1)

C
形槽钢,各
U
形连通器
(3)
固定在
C
形槽钢腹板上,
C
形槽钢翼缘宽度大于
U
形连通管
(4)
外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或3所述的一种主动耗能式泥石流格栅坝,其特征在于:所述
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常明吕宝宏张泽方张明敏吴迪刘海亮刘潇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