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723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其包括基部轿厢容纳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
CN216713700U
公开一种预制电梯井,其包括井体

预埋锚栓

脚腿及电梯轨道预埋件,井体呈矩形状,井体顶端面的四角端开设有四个缺口,预埋锚栓对应设有四个

且分别对应安装在四个缺口内,脚腿设有分别安装在井体底端面的四角端的四个,脚腿呈
L
型结构

且其横向部分上设有连接孔,电梯轨道预埋件安装在井体内壁上

且分别安装在井体的其中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

该电梯井通过预埋锚栓和脚腿实现相邻预制电梯井的组装,同时在井体设置钢筋笼预留空腔,以此预留钢筋笼的位置,可在井体内预先安装好电梯轨道预埋件,用于后期安装电梯轨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以提升电梯井装配过程的便利性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包括:
[0006]基部轿厢容纳构件,该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建筑物底部,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
[0007]基部人员容纳构件,该基部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建筑物底部,并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基部人员容纳空间,基部人员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内部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乘用人员可通过基部人员容纳构件进入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内的电梯轿厢中;
[0008]低位轿厢容纳构件,该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上,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低位轿厢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内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
[0009]低位人员容纳构件,该低位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基部人员容纳构件上,并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横向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与低位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
[0010]高位轿厢容纳构件,该高位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上,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高位轿厢容纳空间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内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由低位轿厢容纳空间及高位轿厢容纳空间共同组成上部轿厢容纳空间,并由上部轿厢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组合形成轿厢升降通道;
[0011]高位人员容纳构件,该高位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低位人员容纳构件上,并与高位轿厢容纳构件横向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高位人员容纳空间,高位人员容纳空间与高位轿厢容纳构件内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并与低位人员容纳构件中的低
位人员容纳空间竖向连通,由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与高位人员容纳空间组合形成可容纳乘用人员的上部人员容纳空间;
[0012]转接定位构件,该转接定位构件安装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

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及高位轿厢容纳构件之间,由转接定位构件将基部轿厢容纳构件

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及高位轿厢容纳构件接为一体

[0013]具体地,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包括:
[0014]基部井体,该基部井体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其高度与建筑物的楼层高度适配,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的高度与电梯轿厢的高度适配,基部井体侧部开设有与基部人员容纳构件位置对应的基部进出门洞

[0015]基部人员容纳构件包括:
[0016]基部门厅,该基部门厅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基部井体侧部的基部进出门洞处,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基部人员容纳空间,基部人员容纳空间通过基部进出门洞与基部井体内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连通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基部门厅两侧分别开设有基部窗洞,基部人员容纳空间通过基部窗洞与外部连通

[0018]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包括:
[0019]低位井体,该低位井体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基部井体顶部,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基部轿厢容纳空间与低位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低位轿厢容纳空间的高度小于电梯轿厢的高度,低位井体侧部开设有与低位人员容纳构件位置对应的低位进出门洞,低位进出门洞顶部开口,其高度小于基部进出门洞的高度

[0020]低位人员容纳构件包括:
[0021]低位门厅,该低位门厅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低位井体侧部的低位进出门洞处,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低位人员容纳空间通过低位进出门洞与低位轿厢容纳空间连通

[0022]高位轿厢容纳构件包括:
[0023]高位井体,该高位井体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低位井体顶部,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高位轿厢容纳空间的高度小于电梯轿厢的高度,低位轿厢容纳空间与高位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由高位轿厢容纳空间及低位轿厢容纳空间共同组成上部轿厢容纳空间,高位井体侧部开设有与高位人员容纳构件位置对应的高位进出门洞,高位进出门洞底部开口,其高度小于基部进出门洞的高度,低位进出门洞与高位进出门洞相互扣合,形成上部进出门洞

[0024]高位人员容纳构件包括:
[0025]高位门厅,该高位门厅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高位井体侧部的高位进出门洞处,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高位人员容纳空间,高位人员容纳空间与低位人员容纳空间竖向连通,共同组成上部人员容纳空间,并通过高位进出门洞与高位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低位门厅两侧分别开设有低位窗洞,低位人员容纳空间可通过基部窗洞与外部连通,高位门厅两侧分别开设有高位窗洞,高位人员容纳空
间可通过高位窗洞与外界连通,高位窗洞底部开口,低位窗洞顶部开口,使得低位窗洞与高位窗洞相互扣合形成上部窗洞

[0027]转接定位构件包括:
[0028]转接筋条,该转接筋条设有一组,各转接筋条分别采用钢筋制作,其沿竖向排布,并贯穿高位井体

低位井体及基部井体,将高位井体

低位井体及基部井体连接为一体

[002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0]该预制电梯井在建筑物底部设置由基部井体及基部门厅组成的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及基部人员容纳构件,在基部井体内部形成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在基部门厅内部形成可容纳乘用人员的基部人员容纳空间,并在基部井体上设置低位井体及高位井体,在低位井体内部形成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在高位井体内部形成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由高位轿厢容纳空间及低位轿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轿厢容纳构件,该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建筑物底部,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基部人员容纳构件,该基部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建筑物底部,并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基部人员容纳空间,基部人员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内部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低位轿厢容纳构件,该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上,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低位轿厢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内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低位人员容纳构件,该低位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基部人员容纳构件上,并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横向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与低位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高位轿厢容纳构件,该高位轿厢容纳构件安装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上,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高位轿厢容纳空间与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内的低位轿厢容纳空间竖向连通,由低位轿厢容纳空间及高位轿厢容纳空间共同组成上部轿厢容纳空间,并由上部轿厢容纳空间与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组合形成轿厢升降通道;高位人员容纳构件,该高位人员容纳构件安装于低位人员容纳构件上,并与高位轿厢容纳构件横向接合,其内部具有可容纳乘用人员的高位人员容纳空间,高位人员容纳空间与高位轿厢容纳构件内的高位轿厢容纳空间横向连通,并与低位人员容纳构件中的低位人员容纳空间竖向连通,由低位人员容纳空间与高位人员容纳空间组合形成可容纳乘用人员的上部人员容纳空间;转接定位构件,该转接定位构件安装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

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及高位轿厢容纳构件之间,由转接定位构件将基部轿厢容纳构件

低位轿厢容纳构件及高位轿厢容纳构件接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基部轿厢容纳构件包括:基部井体,该基部井体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其高度与建筑物的楼层高度适配,其内部具有与电梯轿厢形状适配的基部轿厢容纳空间,基部轿厢容纳空间的高度与电梯轿厢的高度适配,基部井体侧部开设有与基部人员容纳构件位置对应的基部进出门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基部人员容纳构件包括:基部门厅,该基部门厅采用混凝土板件围合形成,并接合于基部井体侧部的基部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轶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忠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