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83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包括顶板和两个折叠梯架,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两个折叠梯架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

管道

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建筑工程在建设时难以避免的需要进行高处作业,例如建筑外墙修筑

灯具安装

电路铺设等,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进行建筑工程高处作业时通常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进行辅助施工,例如建筑吊篮

建筑脚手架以及折叠梯等,折叠梯只需要通过转轴将两侧梯子翻转打开放置于地面即可使用,若作业区域高度较高,在使用折叠梯时则需要其他人员扶住折叠梯进行安全保障,当没有其他人员扶住时折叠梯易向左右晃动造成作业人员跌落的安全隐患,但是现有的折叠梯没有进行稳定使高处作业更加安全的构件,需要所以特提出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具备折叠梯进行稳定使高处作业更加安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进行建筑工程高处作业时通常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进行辅助施工,例如建筑吊篮

建筑脚手架以及折叠梯等,折叠梯只需要通过转轴将两侧梯子翻转打开放置于地面即可使用,若作业区域高度较高,在使用折叠梯时则需要其他人员扶住折叠梯进行安全保障,当没有其他人员扶住时折叠梯易向左右晃动造成作业人员跌落的安全隐患,但是现有的折叠梯没有进行稳定使高处作业更加安全的构件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包括顶板和两个折叠梯架,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两个折叠梯架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折叠梯架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与转板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靠近顶板的一侧贯穿装置壳并延伸至装置壳内腔的外侧,所述装置壳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壳,所述限位壳远离折叠梯架的一侧贯穿装置壳并延伸至装置壳内腔的外侧,所述限位壳的表面开设有挤压孔,所述限位壳靠近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装置壳内腔的一侧与装置壳的内腔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稳定板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限位装置对稳定板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挤压孔配合使用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表面与挤压孔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挤压块,控制块移动时带动挤压块沿着挤压孔的内腔移动,挤压块对挤压孔的挤压力可以带动限位壳移动

和两个折叠梯架2,顶板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两个折叠梯架2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折叠梯架2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板3,顶板1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左右两侧均与转板3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移动板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壳6,装置壳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块7,控制块7靠近顶板1的一侧贯穿装置壳6并延伸至装置壳6内腔的外侧,装置壳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8。
[0022]参考图4,限位装置8包括限位壳
801
,限位壳
801
远离折叠梯架2的一侧贯穿装置壳6并延伸至装置壳6内腔的外侧,限位壳
801
的表面开设有挤压孔
802
,限位壳
801
靠近转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803
,弹簧
803
靠近装置壳6内腔的一侧与装置壳6的内腔固定连接

[002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装置8,当稳定板
11
移动至合适位置时,限位装置8对稳定板
11
的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24]参考图4,控制块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挤压孔
802
配合使用的挤压块9,挤压块9的表面与挤压孔
802
的内腔活动连接

[00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挤压块9,控制块7移动时带动挤压块9沿着挤压孔
802
的内腔移动,挤压块9对挤压孔
802
的挤压力可以带动限位壳
801
移动

[0026]参考图4,装置壳6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壳
801
配合使用的稳定块
10
,限位壳
801
的内腔与稳定块
10
的表面接触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块
10
,挤压孔
802
受到挤压块9的挤压力将会带动限位壳
801
沿着稳定块
10
的表面移动,稳定块
10
对限位壳
801
的移动位置具有限制作用

[0028]参考图2,移动板4靠近限位壳
801
的一侧设置有稳定板
11
,稳定板
11
的左右两侧均与固定块5的表面活动连接,稳定板
11
的底部与地面接触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板
11
,当稳定板
11
的底部与地面接触时增加了折叠梯的稳定性,使折叠梯避免发生左右晃动导致危险的情况

[0030]参考图3,稳定板
11
靠近折叠梯架2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12
,把手
12
的前侧与控制块7的后侧固定连接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把手
12
,当把手
12
移动时可以同时带动两个控制块7移动

[0032]参考图2,稳定板
11
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与限位壳
801
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13
,限位壳
801
的表面与限位槽
13
的内腔接触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
13
,当稳定板
11
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松开把手
12
,弹簧
803
恢复形状产生的恢复力带动限位壳
801
卡进限位槽
13
的内腔,限位壳
801
和限位槽
13
的配合使用对稳定板
11
的位置具有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包括顶板
(1)
和两个折叠梯架
(2)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
(1)
的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与两个折叠梯架
(2)
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折叠梯架
(2)
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板
(3)
,所述顶板
(1)
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移动板
(4)
,所述移动板
(4)
的左右两侧均与转板
(3)
的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
(4)
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5)
,所述固定块
(5)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置壳
(6)
,所述装置壳
(6)
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控制块
(7)
,所述控制块
(7)
靠近顶板
(1)
的一侧贯穿装置壳
(6)
并延伸至装置壳
(6)
内腔的外侧,所述装置壳
(6)
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装置
(8)。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处作业的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
(8)
包括限位壳
(801)
,所述限位壳
(801)
远离折叠梯架
(2)
的一侧贯穿装置壳
(6)
并延伸至装置壳
(6)
内腔的外侧,所述限位壳
(801)
的表面开设有挤压孔
(802)
,所述限位壳
(801)
靠近转板
(3)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803)
,所述弹簧
(803)
靠近装置壳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琳吕娜韩冷吴绍鹏刘世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玖艺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