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子以及听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662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振子以及听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子以及听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出了各种将振动传递到对象物并能够识别声音的设备,例如骨传导设备

骨传导扬声器或者骨传导振子
(
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
5)。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
2003

150542
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
6618230
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
2015

186102
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
2016

116177
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
2018

117203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但是,关于这些设备,应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较多

[0012]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更有用的振子以及听音装置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振子具有:磁轭,其上端侧开口,且具有底面部和周壁部;线圈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磁轭的内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线圈架的外侧;磁铁,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内侧;阻尼器,其支撑所述磁轭;框架,其将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磁轭;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磁轭

所述线圈架

所述线圈

所述磁铁

所述阻尼器以及所述框架,所述阻尼器的外缘部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阻尼器的内缘部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磁轭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所述框架以与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内缘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磁轭的所述周壁部的内表面分别抵接的方式铆接固定于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磁轭

[0015]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线圈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001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内侧的顶板,所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配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磁铁配置于所述顶板下

[0017]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磁轭的内侧的下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下端侧的形状对应,以将所述第二磁铁的下端侧固定在所述磁轭的内侧

[0018]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框架及所述磁轭由软磁性材料形成

[001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框架及所述磁轭的所述周壁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线圈对置

[0020]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阻尼器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0021]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体包括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外缘部
夹持于所述上侧壳体与所述下侧壳体之间

[002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侧壳体具有用于使线缆通过的布线孔

[002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具备堵塞所述布线孔的堵塞部件,所述壳体被密闭

[0024]本专利技术的听音装置具有上述任一个振子作为用于向耳软骨传递声音信号的软骨传导振子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更有用的振子以及听音装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立体图

[0028]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侧视图

[0029]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仰视图

[0030]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后视图

[0031]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内部的构造的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阻尼器的平面图

[0034]图8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连接有线缆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5]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另一形状的例的立体图

[0036]图
10
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的再另一形状的例的立体图

[0037]图
11
是耳朵的解剖图

[0038]图
12
是表示软骨传导的效果的实测数据的一例的曲线图

[0039]图
13
是表示听音装置的使用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振子
>
[004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听音装置的振子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振子1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振子1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振子1的后视图

[0042]振子1的壳体2由上侧壳体
2a
和下侧壳体
2b
构成

上侧壳体
2a
和下侧壳体
2b
通过粘接剂等互相固定

在上侧壳体
2a
形成有突出部
2c。
壳体2由树脂
(
例如
ABS
树脂
)
等形成

[0043]上侧壳体
2a
的突出部
2c
具有用于使线缆
12
通过的布线孔
2d。
图8是表在振子1连接有线缆
12
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4]壳体2的除了突出部
2c
的部分的表面是曲面

若根据图示叙述,则壳体2的除了突出部
2c
的部分具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形状
。“球形”不仅包括完全的球形,也包括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大致球形

在振子1佩戴于使用者的耳朵时,壳体2的从下端到突出部
2c
的间隔
W1
的部分钩挂于耳朵

为了将振子1稳定地佩戴于耳朵,优选间隔
W1
较大

例如,突出部
2c
的上下方向的间隔
W2
考虑为上侧壳体
2a
的从下端到上端的间隔
W3

1/2
以下

另外,例如,突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振子,其特征在于,具有:磁轭,其上端侧开口,且具有底面部和周壁部;线圈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磁轭的内侧;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线圈架的外侧;磁铁,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内侧;阻尼器,其支撑所述磁轭;框架,其将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磁轭;以及壳体,其收纳所述磁轭

所述线圈架

所述线圈

所述磁铁

所述阻尼器以及所述框架,所述阻尼器的外缘部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阻尼器的内缘部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磁轭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所述框架以与所述阻尼器的所述内缘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磁轭的所述周壁部的内表面分别抵接的方式铆接固定于所述阻尼器和所述磁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子,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线圈架的内侧的顶板,所述磁铁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配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磁铁配置于所述顶板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井裕司上野克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精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