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30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其包括:建盏底座、控制器、加热板、电路板及发热盘,所述建盏底座的顶面具有开口,建盏底座的开口设有加热板,建盏底座内设有由电路板及发热盘组成的加热结构,发热盘设置在加热板的底部中心,电路板连接发热盘,建盏底座的侧面设有一供电源线穿过的电源孔,电源线穿过电源孔,其一端连接电路板,另一端设有电源插头,电源插头设置在建盏底座外,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建盏壶体外,且连接电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建盏底座作为加热底座使用,既可适应现代人的泡茶方式,又不失视觉美感。又不失视觉美感。又不失视觉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盏电水壶炉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建盏泡茶的
,特别是指一种建盏电水壶炉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泡茶炉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专门的泡茶炉配合燃料(如酒精、碳)燃烧以加热茶壶,一些爱饮潮汕功夫茶的朋友喜欢用炭煮茶水,逸趣横生,别有风味,这种使用明火煮茶的方式,烧水时,明火热量比较分散,因此,烧水时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需要经常添加燃料,同时使用明火烧水,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种泡茶炉具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泡茶方式,其使用电热底座对茶壶进行加热,这种电加热方式相较于明火加热方式,加热时间较短,并且不需要添加燃料,对操作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现有的电加热泡茶炉,要么使用塑料底座、要么将加热结构直接嵌设在泡茶桌上,与建盏茶具一起使用,格格不入,影响泡茶体验,实有待改善。
[000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泡茶炉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现代人的泡茶方式,又不失视觉美感的建盏电水壶炉底座。
[0005]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其包括:建盏底座及控制器,所述建盏底座的顶面开口设有加热板,建盏底座内设有由电路板及发热盘组成的加热结构,发热盘设置在加热板的底部中心,电路板连接发热盘,建盏底座的侧面设有一供电源线穿过的电源孔,电源线穿过电源孔,其一端连接电路板,另一端连接设有电源插头,电源插头设置在建盏底座外,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建盏壶体外,且连接电路板,所述建盏壶体具有与加热板配合的加热底面。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源插头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源线上,控制器上设有开关键、定时键、升温键及降温键。
[0008]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建盏底座的外周。
[0009]进一步,所述建盏底座上还设有连通建盏底座内外的多个散热孔。
[0010]进一步,所述散热孔包括由建盏底座内靠近发热盘的外周位置向下倾斜设置的多个小孔及设置在建盏底座底部中心的大孔。
[0011]进一步,所述建盏底座的顶部开口内周设有一卡垣,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卡垣上,使加热板与建盏底座的顶面相平齐,加热板与建盏底座的卡垣密封配合在一起。
[0012]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建盏电水壶炉在建盏底座内设置加热结构,并在顶部设置用以加热建盏壶体的加热板,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加热结构加热与否,方便控制加热温度,相较于现有的明火加热方式,本技术使用电加热方式,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可控,操作方便。本技术使用建盏底座与建盏壶体配套使用,既可适应现代人的泡茶方
式,又不失视觉美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其包括建盏底座1及控制器2,所述建盏底座1为口大底小的造型,其顶面开口设有加热板3,建盏底座1内设有由电路板4及发热盘5组成的加热结构,发热盘5设置在加热板3的底部中心,电路板4连接发热盘5,建盏底座1的侧面设有一供电源线7穿过的电源孔11,电源线7穿过电源孔11,其一端连接电路板5,另一端连接设有电源插头(图中未示意),电源插头设置在建盏底座1外,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建盏底座1外且连接电路板5。
[0019]本技术建盏电水壶炉底座使用时,将电源线7的电源插头接电后,通过控制器2可控制建盏底座1内的加热结构的通断电及控制加热温度。本技术使用建盏底座1装配加热结构及加热板4与建盏壶体8配套使用,既可适应现代人的泡茶方式,又不失视觉美感。
[0020]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器2可设置在电源插头与电路板4之间的电源线7上,控制器2上设有开关键、定时键、升温键及降温键。
[0021]如图2所示的建盏底座1,所述控制器2可直接设置在建盏底座1的外周,直接在建盏底座1上设置连接电路板4的旋钮控制器2,通过转动旋钮控制器2,控制温度大小以及加热开关。
[0022]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发热盘5散热,所述建盏底座1上还设有连通建盏底座1内外的多个散热孔12,散热孔12包括由建盏底座1内靠近发热盘5的外周位置向下倾斜设置的多个小孔,及设置在建盏底座1底部中心的大孔,将多个小孔倾斜设置,除了具备散热作用,还能避免散热孔12内积水。
[0023]所述建盏底座1的顶部开口内周设有一卡垣13,所述加热板3设置在卡垣13上,使加热板3与建盏底座1的顶面相平齐,建盏底座1与加热板3密封固定在一起,避免液体从加热板3与建盏底座1连接的缝隙渗入建盏底座1内。
[0024]如图3所示,为建盏底座1与建盏壶体8搭配使用的状态图,建盏壶体8的底面设有
加热平面,方便建盏壶体2于加热板4上加热。
[0025]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盏底座及控制器,所述建盏底座的顶面开口设有加热板,建盏底座内设有由电路板及发热盘组成的加热结构,发热盘设置在加热板的底部中心,电路板连接发热盘,建盏底座的侧面设有一供电源线穿过的电源孔,电源线穿过电源孔,其一端连接电路板,另一端连接设有电源插头,电源插头设置在建盏底座外,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建盏壶体外,且连接电路板,所述建盏壶体具有与加热板配合的加热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盏电水壶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电源插头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源线上,控制器上设有开关键、定时键、升温键及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琳郑兴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菩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