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8609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包括培养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甘露糖赤藓糖醇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

目前用于转化生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菌种主要有黑粉霉菌和拟酵母属,但现有工艺中制备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方法大多产量较低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公开专利
(CN104789619A)
公开了一种高产量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包括:将蚜虫拟酵母
(Pseudozyma aphidis)DSMZ70725
接入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获得甘露糖赤藓糖醇脂,所述发酵培养以植物油为底物和碳源,所述发酵培养基的
C/N

30

60∶1。
采用上述发酵法制备方法,通过调整培养体系中
C/N
比例来提高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产量,解决现有制备甘露糖赤藓糖醇脂产量低的难题

[0004]现有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中需要多次调整培养体系中菌种培养基中的碳氮比,通过对比后得到制备甘露糖赤藓糖醇脂时,菌种培养基中的最佳碳氮比,但现有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大多将多个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皿样品放置在培养罐体中进行培养,并未将多个菌种培养皿独立放置,当打开培养罐体,取出其中一个菌种培养皿,对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产量进行分析时,外界环境会与另外的多个菌种培养皿相接触,对菌种培养情况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大多将多个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皿样品放置在培养罐体中进行培养,并未将多个菌种培养皿独立放置,当打开培养罐体,取出其中一个菌种培养皿,对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产量进行分析时,外界环境会与另外的多个菌种培养皿相接触,对菌种培养情况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包括培养罐

盖体

多个培养皿

多个培养单元和接驳输送单元,所述培养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培养皿,多个所述培养皿内分别放置有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基,所述盖体与所述培养罐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培养罐的顶部;
[0007]所述多个培养单元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每个所述培养单元均包括环形培养框架

环形密封板

驱动组件和多个培养基板,所述环形培养框架与所述培养罐的内侧壁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部分隔为多个培养区和一个密闭区,每个所述培养区的内部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所述培养基板,所述培养基板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皿,每个所述培养区远离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
述第一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培养基板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上表面还设置转动连接有所述环形密封板,所述环形密封板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环形密封板上设置有取样口,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环形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机械传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接驳输送单元,所述接驳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培养基板输送至所述培养罐的顶端

[0008]其中,所述接驳输送单元包括安装架

电动机

转动盘

伺服电机

丝杆

丝杆套

接驳框架

接驳板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培养罐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培养罐的内底部,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盘,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卡合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接驳框架与所述丝杆套拆卸连接,所述接驳框架上滑动设置有所述接驳板,所述接驳框架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接驳板在所述接驳框架上滑动

[0009]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减速器和输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环形培养框架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啮合

[0010]其中,每个所述培养基板均包括板体和两个滑动板,所述板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皿

[0011]其中,所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罐的罐口处的内壁拆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

[0012]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弧形板

支撑板和支撑环,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培养罐的罐口处的内壁拆卸连接,所述支撑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步骤如下:
[0014]将经活化的蚜虫拟酵母
DSMZ70725
接入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得到菌体细胞;
[0015]将菌体细胞接入至放置有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基的所述培养皿内,并通过所述接驳输送单元,将所述培养皿分别放置在所述培养罐的多个所述培养区内;
[0016]当培养完成后,通过所述接驳输送单元依次将不同碳氮比的所述培养皿输送至培养罐的外部,得到多个培养液样品;
[0017]依次将不同的发酵液用有机溶剂萃取

分离2次后,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粗品,采用甲醇和环己烷对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粗品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
[0018]对多份样品中得到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产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菌种培养基的碳氮比最佳值,以此碳氮比的菌种培养基对菌体细胞进行发酵培养,从而完成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系统性的制备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将菌体细胞接入至放置有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基的所述培养皿内,并通过所述接驳输送单元,将所述培养皿分别放置在所述培养罐的多个所述培养区内,当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包括培养罐

盖体和多个培养皿,所述培养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培养皿,多个所述培养皿内分别放置有不同碳氮比的菌种培养基,所述盖体与所述培养罐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培养罐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培养单元和接驳输送单元,所述多个培养单元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每个所述培养单元均包括环形培养框架

环形密封板

驱动组件和多个培养基板,所述环形培养框架与所述培养罐的内侧壁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开口,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内部分隔为多个培养区和一个密闭区,每个所述培养区的内部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所述培养基板,所述培养基板用于放置所述培养皿,每个所述培养区远离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培养基板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上表面还设置转动连接有所述环形密封板,所述环形密封板与所述开口相对应,所述环形密封板上设置有取样口,所述环形培养框架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环形密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机械传动,所述培养罐的内部还设置有所述接驳输送单元,所述接驳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培养基板输送至所述培养罐的顶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发酵法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驳输送单元包括安装架

电动机

转动盘

伺服电机

丝杆

丝杆套

接驳框架

接驳板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培养罐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培养罐的内底部,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盘,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盘卡合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接驳框架与所述丝杆套拆卸连接,所述接驳框架上滑动设置有所述接驳板,所述接驳框架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接驳板在所述接驳框架上滑动
。3.
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张桂芳沈少飞宋健华王展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杰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