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579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储能系统,该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
,尤其涉及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储能系统主要以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两种方式对电池进行温度管理

[0003]其中,风冷散热是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利用空气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换热来对电池组进行散热,由于空气比热容和对流换热系数均较低,风冷散热的换热效率低,对于充放电功率较大的电池,电池在充放电时发热量会急剧增大,而风冷系统无法及时对电池进行散热,从而导致电池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且电池存在热失控的风险

[0004]而液冷散热则是以液体为冷却介质,通过在电池两侧和底部布置冷却板,从而通过在冷却板内流通的冷却水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并通过外置的换热模块降低冷却水的温度

由于水的比热容和换热系数均较高,因此,液冷系统能够对电池进行快速散热,因此,对于充放电功率较大的电池,储能系统一般采用液冷散热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

[0005]但对电池进行充分散热,需要在电池的四周均布置冷却板,且所有冷却板内部的液冷管道需要连通,即电池的外周需要部署复杂的液冷管道,从而导致液冷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冷却板与电池直接接触,而冷却板存在漏液的风险,且冷却板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因此,通过液冷系统散热的电池存在因冷却板漏液而短路,进而出现热失控的风险

[0006]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及储能系统,以解决液冷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且通过液冷系统散热的电池存在因冷却板漏液而短路,进而出现热失控的风险的问题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
[0010]箱体,盛装有绝缘冷却液,所述箱体内悬挂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浸没于所述绝缘冷却液内;及
[0011]冷板和制冷模块,所述冷板浸没于所述绝缘冷却液内,并与所述电池组间隔设置,所述制冷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外部,所述冷板内设置有液冷管道,所述液冷管道被配置为流通冷媒,所述液冷管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冷媒通过所述进液管

所述液冷管道和所述出液管在所述冷板和所述制冷模块之间循环流通,所述制冷模块被配置为对由所述出液管流出的所述冷媒进行冷却

[0012]作为优选,所述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箱体,所有所述箱体内设置的所述冷板均与同一个所述制冷模块连通

[0013]作为优选,所述浸没式液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储存有所述绝缘冷
却液,所有所述箱体均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0014]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箱上连通有出气阀

[0015]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箱上连通有进气阀

[0016]作为优选,所述浸没式液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液位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储液箱内的所述绝缘冷却液的液位高度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液位检测模块为液位显示器或液位传感器

[0018]作为优选,所述电池组包括两个以上电池包,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包之间设置有所述冷板

[0019]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设置为全密封结构

[0020]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和如上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使电池组浸没于绝缘冷却液中,以通过绝缘冷却液对电池组进行充分散热,同时能够避免电池组因短路而出现热失控,另外,本技术中通过浸没于绝缘冷却液中的冷板对绝缘冷却液进行散热

由于本技术中无需在电池组的四周部署复杂的液冷管道,因此,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

储能系统的电池组通过浸没式液冷系统进行散热,从而能够避免电池组因短路而出现热失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浸没式液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箱体

冷板和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
箱体;
21、
冷板;
22、
制冷模块;
23、
进液管;
24、
出液管;
3、
储液箱;
31、
出气阀;
32、
进气阀;
33、
通管;
331、
控制阀门;
4、
第一液位检测模块;
[0026]100、
电池组;
110、
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1]基于前文述及的内容,对于充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
(1)
,盛装有绝缘冷却液,所述箱体
(1)
内悬挂有电池组
(100)
,所述电池组
(100)
浸没于所述绝缘冷却液内;及冷板
(21)
和制冷模块
(22)
,所述冷板
(21)
浸没于所述绝缘冷却液内,并与所述电池组
(100)
间隔设置,所述制冷模块
(22)
设置于所述箱体
(1)
外部,所述冷板
(21)
内设置有液冷管道,所述液冷管道被配置为流通冷媒,所述液冷管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通有进液管
(23)
和出液管
(24)
,所述冷媒通过所述进液管
(23)、
所述液冷管道和所述出液管
(24)
在所述冷板
(21)
和所述制冷模块
(22)
之间循环流通,所述制冷模块
(22)
被配置为对由所述出液管
(24)
流出的所述冷媒进行冷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箱体
(1)
,所有所述箱体
(1)
内设置的所述冷板
(21)
均与同一个所述制冷模块
(22)
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耿程利军蒋海怡吴少敏米洋阮刚王彦东陈希敏钱东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