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78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涉及饮用水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的过滤结构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过滤机构产生堵塞等现象,一方面会影响过滤机构的过滤效率,增加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的问题。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采用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桶体还包括有:密封板,密封板采用圆板形结构,密封板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板分别旋转设置于桶体内壁上下两侧的圆环形凹槽内;两组密封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采用矩形板结构;滑板还包括有:刮板,刮板采用圆板形结构,刮板滑动设置于滑板的外侧;能够保持过滤罩的过滤效果,而且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饮用水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山泉水是农村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大多数的山泉都没有规范的管理,在野外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染,如山洪雨水带入的泥沙、腐败植物杂质、取水口附近动物尸体腐烂所产生的细菌病毒、山林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引起的水质变差等,这些情况都会大大增加山泉水质的安全风险,因此不可以直接饮用,必须要经过过滤等处理。
[0003]由于山泉水中可能还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因此目前的过滤结构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过滤机构产生堵塞等现象,一方面会影响过滤机构的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会增加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过滤结构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过滤机构产生堵塞等现象,一方面会影响过滤机构的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会增加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采用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桶体的内壁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桶体还包括有:密封板,密封板采用圆板形结构,密封板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板分别旋转设置于桶体内壁上下两侧的圆环形凹槽内,密封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两组密封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采用矩形板结构,滑板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之间;滑板还包括有:刮板,刮板采用圆板形结构,刮板滑动设置于滑板的外侧,且刮板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刮板的顶部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刮板顶部的圆形通槽内侧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桶体还包括有:出水口,出水口开设于桶体的一侧;进水口,进水口开设于桶体的顶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桶体的顶部;连接板,连接板采用圆板形结构,连接板旋转设置于桶体的内部顶部,且连接板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密封板固定连接;过滤罩,过滤罩采用圆环形板结构,过滤罩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之间,且刮板的外壁与过滤罩的内壁贴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桶体还包括有:清理泵,清理泵固定设置于桶体的外侧;吸头,吸头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吸头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的圆形通槽外侧,两组吸头通过管道与清理泵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设置于顶部一组密封板的顶部;丝杠,丝杠旋转设置于连照顾密封板之间,且丝杠与刮板顶部的螺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丝杠与第二电机
传动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通过设置有滑板、刮板、丝杠、第二电机、清理泵和吸头,需要对于过滤罩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丝杠旋转,通过丝杠带动刮板沿着滑板进行滑动,通过刮板将过滤罩内壁上粘连的杂质进行刮除,在刮板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使得杂质积蓄在刮板的顶部四周,当刮板运动至过滤罩的内侧顶部时,通过启动清理泵通过吸头对于刮板上的杂质进行吸收清理,当刮板再次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滑动至过滤罩的底部时,通过底部一组吸头对于刮板进行清理,不仅能够保持过滤罩的过滤效果,而且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使用人员的维护负担。
[0011]通过设置有桶体、第一电机、密封板、过滤罩和滑板,将山泉水通过进水口引入到桶体内,山泉水通过密封板顶部的圆形通槽进入到过滤罩的内侧,然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连接板旋转,连接板带动密封板和过滤罩进行旋转,通过密封板同步带动滑板和刮板在过滤罩的内部进行旋转,在滑板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过滤罩内部的水流进行旋转,产生旋涡,进而使得过滤罩内部的水流产生离心力,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通过过滤罩达到过滤罩的外侧,通过过滤罩对于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水中的杂质能够滞留在过滤罩的内壁上,经过过滤的水流通过出水口流出到下一工序内,可以通过在出水口处设置水泵,加快水流进入到下一工序的速度,通过离心力能够增加水流通过过滤罩的速度,相比于传统的通过重力进行渗透的方式能够有利于提高水流过滤的效率,加快水流的透过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桶体剖视状态下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桶体剖视状态下轴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桶体和过滤罩剖视状态下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7]1、桶体;101、出水口;102、进水口;103、第一电机;104、连接板;105、密封板;106、过滤罩;107、清理泵;108、吸头;109、第二电机;110、丝杠;2、滑板;20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
[0020]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包括:桶体1;桶体1采用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桶体1的内壁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桶体1还包括有:密封板105,密封板105采用圆板形结构,密封板105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板105分别旋转设置于桶体1内壁上下两侧的圆环形凹槽内,密封板10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两组密封板105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板2;滑板2采用矩形板结构,滑板2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105之间;滑板2还包括有:刮板201,刮板201采用圆板形结构,刮板201滑动设置于滑板2的外侧,且刮板201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刮板201的顶部呈环形阵列状开设
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刮板201顶部的圆形通槽内侧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0022]其中,桶体1还包括有:出水口101,出水口101开设于桶体1的一侧;进水口102,进水口102开设于桶体1的顶部;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固定设置于桶体1的顶部;连接板104,连接板104采用圆板形结构,连接板104旋转设置于桶体1的内部顶部,且连接板104的与第一电机103传动连接,连接板104的底部与密封板105固定连接;过滤罩106,过滤罩106采用圆环形板结构,过滤罩106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105之间,且刮板201的外壁与过滤罩106的内壁贴合。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山泉水通过进水口102引入到桶体1内,山泉水通过密封板105顶部的圆形通槽进入到过滤罩106的内侧,然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03带动连接板104旋转,连接板104带动密封板105和过滤罩106进行旋转,通过密封板105同步带动滑板2和刮板201在过滤罩106的内部进行旋转,在滑板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过滤罩106内部的水流进行旋转,产生旋涡,进而使得过滤罩106内部的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采用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桶体(1)的内壁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圆环形凹槽结构;桶体(1)还包括有:密封板(105),密封板(105)采用圆板形结构,密封板(105)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密封板(105)分别旋转设置于桶体(1)内壁上下两侧的圆环形凹槽内,密封板(105)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两组密封板(105)之间固定设置有滑板(2);所述滑板(2)采用矩形板结构,滑板(2)固定设置于两组密封板(105)之间;滑板(2)还包括有:刮板(201),刮板(201)采用圆板形结构,刮板(201)滑动设置于滑板(2)的外侧,且刮板(201)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刮板(201)的顶部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贯穿式的圆形通槽结构,刮板(201)顶部的圆形通槽内侧设置有过滤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还包括有:出水口(101),出水口(101)开设于桶体(1)的一侧;进水口(102),进水口(102)开设于桶体(1)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山泉水介质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还包括有: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固定设置于桶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兴黄伟鉴陈健财冯碧莹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鼎湖绿洲饮用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