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鼾枕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549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止鼾枕的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鼾枕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止鼾枕
,特别涉及止鼾枕的控制方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止鼾枕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帮助减少或停止鼾声的枕头,由于平躺会加重呼吸道的压力,引起呼吸道阻力增加,很多人在平躺睡眠时易发出鼾声,而鼾声不仅会造成自身的不适,还会影响身边人的睡眠质量,现有的止鼾枕通常是通过气囊的膨胀推动使用者的头部,使得使用者的头部位置改变从而止鼾,由于推动完成后使用者仍为平躺的睡眠状态,呼吸道的位置和角度并未改变,因此只能短暂止鼾,导致现有的止鼾枕的止鼾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止鼾枕的控制方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止鼾枕止鼾时间短暂,导致止鼾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止鼾枕装置,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内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头部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促使头部偏转的偏转组件;
[0005]所述偏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承托组件内部的气体流通部件,气体流通部件上端间隔设置有收缩部件和膨胀部件,承托组件包括设置在枕套内部的控制模块,膨胀部件用于推动使用者的头部,收缩部件用于下沉使得使用者头部偏转,气体流通部件用于使得膨胀部件膨胀以及收缩部件收缩,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鼾声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体流通部件包括设置在承托组件内部的限位盒以及间隔固定连接在限位盒下端的两个支撑板,限位盒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三气囊,限位盒用于限制第三气囊的膨胀范围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盒上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且推动板另一侧与第三气囊外表面接触设置,电动伸缩杆用于带动推动板挤压第三气囊

[0008]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部件包括一端贯穿限位盒并与第三气囊嵌入固定连接的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中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进气管道另一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之间均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气管,第一连接气管用于连通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气体流通方向

[0009]进一步的,一组所述的第一气囊下端嵌入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另一端贯穿枕套并螺纹连接有螺纹盖,螺纹盖用于密封排气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缩部件包括一端贯穿限位盒并与第三气囊嵌入固定连接的出气管道以及设置在出气管道中部的第二单向阀,出气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且第二气囊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之间均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气管,第二连接气管用于连通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气体流通方向

[0011]进一步的,一组所述的第二气囊外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枕套与气泵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网纱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两组所述的支撑板下端的底板,且底板上端与气泵下端固定连接,底板上端间隔固定连接有两个通气板,两组所述的通气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承托板,承托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枕芯,第一枕芯与承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敏传感器,且压敏传感器呈矩形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一枕芯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枕芯,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置在第一枕芯内部,两组所述的通气板用于通气和支撑承托板,压敏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睡眠状态对第一枕芯的压力

[0013]进一步的,一组所述的通气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内部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

声音传感器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且控制模块与压敏传感器和电动伸缩杆均电性连接;
[0014]数据存储模块,用于:
[0015]存储使用者平躺时压敏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和使用者侧睡时压敏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
[0016]声音传感器模块,用于:
[0017]检测使用者睡眠时是否发出鼾声;
[0018]数据分析模块,用于:
[0019]分析压敏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侧睡状态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实施例,止鼾枕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
:使用者预先在枕套上平躺和侧睡,将压力数据通过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睡眠时将头部枕在第一气囊和膨胀部件之间,使得使用者颈部位于第二枕芯上方,通过声音传感器模块监测使用者睡眠时的鼾声;
[0022]S2
:当声音传感器模块检测到使用者发出鼾声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动伸缩杆不断伸缩,从而使得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膨胀,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收缩;
[0023]S3
: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膨胀时会将第一枕芯部分顶起,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收缩会使得第一枕芯部分下沉,使得第一枕芯上端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的膨胀能够推动使用者的头部偏转,促使使用者在睡眠状态翻身侧睡;
[0024]S4
: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分析压敏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和数据存储模块记录的数据,判断使用者是否侧睡,若已侧睡则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动伸缩杆停止伸缩,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0025]一种止鼾枕设备,所述止鼾枕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0026]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止鼾枕设备的控制方法

[00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止鼾枕设备的控制方法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止鼾枕的控制方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控制模块

膨胀部件

收缩部件以及气体流通部件的设置,当声音传感器模块检测到使用者发出鼾声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动伸缩杆不断伸缩,使得第一枕芯上端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多组的第
一气囊的膨胀能够推动使用者的头部,使得使用者的头部偏转,促使使用者在睡眠状态翻身侧睡,能够帮助减少舌头或软组织阻塞气流的情况发生,能够延长止鼾时间,提升止鼾效果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枕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偏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部件和收缩部件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气体流通部件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承托组件结构拆分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止鼾枕装置,包括枕套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
(1)
内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头部的承托组件
(2)
,承托组件
(2)
内部设置有用于促使头部偏转的偏转组件
(3)
;所述偏转组件
(3)
包括设置在承托组件
(2)
内部的气体流通部件
(33)
,气体流通部件
(33)
上端间隔设置有收缩部件
(32)
和膨胀部件
(31)
,承托组件
(2)
包括设置在枕套
(1)
内部的控制模块
(26)
,膨胀部件
(31)
用于推动使用者的头部,收缩部件
(32)
用于下沉使得使用者头部偏转,气体流通部件
(33)
用于使得膨胀部件
(31)
膨胀以及收缩部件
(32)
收缩,控制模块
(26)
用于检测鼾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部件
(33)
包括设置在承托组件
(2)
内部的限位盒
(332)
以及间隔固定连接在限位盒
(332)
下端的两个支撑板
(333)
,限位盒
(332)
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三气囊
(331)
,限位盒
(332)
用于限制第三气囊
(331)
的膨胀范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盒
(332)
上下端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334)
,安装块
(334)
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335)
,电动伸缩杆
(335)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板
(336)
,且推动板
(336)
另一侧与第三气囊
(331)
外表面接触设置,电动伸缩杆
(335)
用于带动推动板
(336)
挤压第三气囊
(331)。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件
(31)
包括一端贯穿限位盒
(332)
并与第三气囊
(331)
嵌入固定连接的进气管道
(315)
,进气管道
(315)
中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316)
,进气管道
(315)
另一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
(311)
,且第一气囊
(311)
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
(311)
之间均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气管
(312)
,第一连接气管
(312)
用于连通多组所述的第一气囊
(311)
,第一单向阀
(316)
用于控制气体流通方向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鼾枕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的第一气囊
(311)
下端嵌入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313)
,排气管
(313)
另一端贯穿枕套
(1)
并螺纹连接有螺纹盖
(314)
,螺纹盖
(314)
用于密封排气管
(313)。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鼾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件
(32)
包括一端贯穿限位盒
(332)
并与第三气囊
(331)
嵌入固定连接的出气管道
(325)
以及设置在出气管道
(325)
中部的第二单向阀
(326)
,出气管道
(325)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
(321)
,且第二气囊
(321)
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
(321)
之间均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气管
(322)
,第二连接气管
(322)
用于连通多组所述的第二气囊
(321)
,第二单向阀
(326)
用于控制气体流通方向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亮
申请(专利权)人:米狗科技健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