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26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窜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窜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防窜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面板经常会遇到人机交互问题

设备面板上的指示灯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交互方式,不同颜色灯的信息显示了设备的不同运行状态,如设备上红灯常亮或闪烁时通常表示设备存在故障,绿灯常亮或闪烁时表示设备运行正常

随着设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灯显示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灯的布局密度越来越大,指示灯在亮起时,光束照射到相邻的导光柱,导致显示面板相邻的显示位置有轻微光亮,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窜光

相邻灯之间的信息容易形成窜光,给使用者带来一些误会,有时很难定位设备的某一项指标是正常运行还是存在故障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窜光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防窜光结构,如申请号为
CN201510720155.7
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导光柱组件结构,包括导光柱和印制电路板,还包括矩阵型挡光片,矩阵型挡光片插入导光柱使得导光柱上的各个灯柱位于矩阵型挡光片相应的空隙中,导光柱与印制电路板装配连接

[0004]上述的结构中,采用矩阵型挡光片可起到一定的防窜光作用,但挡光片通常采用黑色
PA66
材料,通过注塑成型,需要开模,成本高

为了将矩阵型挡光片装配至灯座组件上,挡光片上还要设置挡光片倒扣,灯座上还要设置让位孔,挡光片和灯座加工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挡光结构开模成本高,还需加工安装结构,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窜光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窜光装置,包括:
[0008]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体;
[0009]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对应所述发光体设置;
[0010]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导光柱远离发光组件的一侧,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柱传导至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0011]热缩管,所述热缩管为黑色热缩管,每个导光柱上均套设有所述热缩管,受热后,所述热缩管紧套在所述导光柱上

[0012]本申请的防窜光装置,通过设置导光柱与发光体对应设置,导光柱可将发光体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导光柱外套设有黑色热缩管,使导光柱侧壁无法吸收光线,只能从底部端面吸收对应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热缩管阻断了相邻发光体传递过来的光,从而达到了防窜光的目的;热缩管安装到导光柱上后,可通过对准热缩管吹高温热风,使热缩管遇热收缩,紧紧包裹在导光柱的外侧,难以脱落

相较于喷涂黑漆或者缠绕黑色胶
带或贴纸的方式,热缩管更容易套设至导光柱上,受热后即可紧套在导光柱上而不会脱落,可保证遮光效果,而喷涂黑漆或者缠绕黑色胶带或贴纸的方式,操作复杂,单个喷涂成本高,且容易存在局部未被喷涂到或喷涂不均匀的情况,缠绕黑色胶带或贴纸,也容易存在局部未覆盖的问题,且一旦工作温度高,胶带和贴纸还存在脱落风险,遮光效果无法保证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初始状态下,所述热缩管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导光柱的直径,受热后,所述导光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热缩管的最小收缩直径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初始状态下,所述热缩管的内径超出所述导光柱的外径的数值不大于
1mm。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柱靠近所述发光体的一端略伸出所述热缩管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导光柱伸出所述热缩管的长度不大于
3mm。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PCB
板,所述发光体装配在所述
PCB
板上,所述导光柱正对所述发光体设置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柱与所述显示面板一体成型,所述导光柱与所述发光体之间存有间隙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装配在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导光柱形成有通孔,所述导光柱穿过所述通孔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光体为
LED
灯珠,所述发光体为3个,3个发光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00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0022]本技术的防窜光装置,通过设置导光柱与发光体对应设置,导光柱可将发光体发出的光线传导至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导光柱外套设有黑色热缩管,使导光柱侧壁无法吸收光线,只能从底部端面吸收对应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热缩管阻断了相邻发光体传递过来的光,从而达到了防窜光的目的;热缩管安装到导光柱上后,可通过对准热缩管吹高温热风,使热缩管遇热收缩,紧紧包裹在导光柱的外侧,难以脱落

相较于喷涂黑漆或者缠绕黑色胶带或贴纸的方式,热缩管更容易套设至导光柱上,受热后即可紧套在导光柱上而不会脱落,可保证遮光效果,而喷涂黑漆或者缠绕黑色胶带或贴纸的方式,操作复杂,单个喷涂成本高,且容易存在局部未被喷涂到或喷涂不均匀的情况,缠绕黑色胶带或贴纸,也容易存在局部未覆盖的问题,且一旦工作温度高,胶带和贴纸还存在脱落风险,遮光效果无法保证;
[0023]本技术的防窜光装置,根据导光柱的尺寸来进行热缩管选型,不同直径的导光柱,选用略大一号的热缩管,方便热缩管套设置导光柱上;不同型号的热缩管对应的收缩范围不同,只要导光柱的直径大于受热后的热缩管的最小收缩直径即可,热缩管受热后可紧套在导光柱上;
[0024]本技术的防窜光装置,导光柱伸出热缩管,可避免导光柱底部的光线被遮挡,光线无法经导光柱传导至显示面板;进一步设置导光柱伸出热缩管的长度不大于
3mm
,则一方面保证光线经导光柱传导,另一方面保证热缩管达到防窜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防窜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的
A
部放大图;
[0027]图3为去掉热缩管后的防窜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发光组件;
11

发光体;
12

PCB
板;2‑
导光柱;3‑
显示面板;4‑
热缩管;5‑
壳体;
5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窜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组件(1),所述发光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体(
11
);导光柱(2),所述导光柱(2)对应所述发光体(
11
)设置;显示面板(3),所述显示面板(3)位于导光柱(2)远离发光组件(1)的一侧,所述发光体(
11
)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柱(2)传导至所述显示面板(3)进行显示;热缩管(4),所述热缩管(4)为黑色热缩管,每个导光柱(2)上均套设有所述热缩管(4),受热后,所述热缩管(4)紧套在所述导光柱(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热缩管(4)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导光柱(2)的直径,受热后,所述导光柱(2)的直径大于所述热缩管(4)的最小收缩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窜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热缩管(4)的内径超出所述导光柱(2)的外径的数值不大于
1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窜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2)靠近所述发光体(
11
)的一端略伸出所述热缩管(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窜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2)伸出所述热缩管(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凯肖程
申请(专利权)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