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84739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包括主发电机和散热开合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船舶普遍采用螺旋桨推进方式,螺旋桨推进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机械式螺旋桨推进,该推进方式主要是通过主机

中间轴及螺旋桨,将船舶自身携带燃料的内能由主机传导至轴系设备,最终变为螺旋桨的机械能从而推动船舶行驶,第二,电力螺旋桨推进,该推进方式的动力主要是通过主发电机

电动机及螺旋桨进行动力传导,通过将内燃机和发电机将船舶自身携带燃料的内能转化成电能,再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螺旋桨旋转,最终推动船舶行驶;
[0003]现有申请号为
CN202210926228.8
的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所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力推进装置;每个电力推进装置包括底座

定子和转子,定子安装在底座上,定子包括圆周均匀分布的绕制线圈,转子包括中间轴和围绕中间轴圆周均匀布置的多个永磁体,中间轴与永磁体固连且同步转动,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多个电力推进装置的中间轴转动轴线重合且首尾依次刚性连接,位于边侧的电力推进装置的中间轴与螺旋桨轴系相连,该申请有效提高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保障,同时提高船舶的机动灵活性,进一步可通过电力推进装置实现船舶减速时回收其动力,节能环保;
[0004]上述现有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可根据船舶行驶速度,来灵活调整电力推进系统,使其更加的可靠,还可对动力辅助回收利用,但上述系统中所设的电力推进装置内部零件暴露在外部或使用箱体实现防尘安装,直接暴露在外部较易受船舱内部灰尘影响,而在电机推进装置运行过程中,较易产生一定热量,导致安装于箱体内部时,易运行过热损坏,使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包括主发电机,所述主发电机输出端相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左侧外表面依次相接有电力推进装置

轴承

艉管与螺旋桨,且轴承外侧安装有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底部与船舱相接,所述电力推进装置包括箱体

紧固于箱体内底部的底座

螺栓锁紧于底座上端的卡箍

设于底座与卡箍之间的定子

沿定子内部圆周均匀分布设置的定子绕组

设于定子内部的转子以及沿转子外侧内部圆周均匀分布设置的转子绕组,所述转子中部与转子相连接,还包括设于电力推进装置外侧的散热开合装置,所述散热开合装置包括紧固于电力推进装置前侧的挡板

设于挡板后侧的开合组件

相接于开合组件上端并嵌入电力推进装置上端两侧的连接框

安装于连接框内部的散热组件以及设于挡板前端右侧并与开合组件一
侧相接的旋动锁定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挡板后端右侧的主驱动齿块

啮合于主驱动齿块左侧的副驱动齿块

固设于主驱动齿块与副驱动齿块上端的推拉臂以及相对设于推拉臂外侧并与挡板相转动连接的摆臂,所述主驱动齿块连接端前侧与旋动锁定组件相接,所述推拉臂与摆臂上端均与连接框相接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开设于连接框中部的散热口

相接于散热口内部一侧的滤网结构以及固设于连接框侧边的推杆

[0009]优选的,所述滤网结构包括内置于散热口内部的移动条

固设于移动条前后两端的限位块

相接于移动条侧边的柔性滤网

相对设于移动条一侧并与柔性滤网相收卷传动的转轴以及安装于转轴一侧端头处的发条弹簧,所述移动条通过前后所设限位块与散热口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前后端头均与连接框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旋动锁定组件包括相接于挡板前端右侧的第一轴体以及套接于第一轴体外侧的第二轴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轴体包括相接于主驱动齿块连接端前侧的连接轴

开设于连接轴后侧外表面的限位槽

相对应开设于限位槽上下两端的卡槽

开设于连接轴左右两侧的横槽

设于连接轴外侧并与两侧所述横槽滑动连接的限位环以及安装于连接轴外表面并与限位环前侧相抵的压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轴体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外侧的套管

相接于套管前端的转钮

固设于套管后侧的连接环以及固设于连接环内部两侧的卡块,所述连接环配合两侧所述卡块与限位槽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还包括蓄电设备,所述蓄电设备与所述电力推进装置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卡槽沿限位槽上下纵向直线开设,且卡槽与限位槽一体连通开设

[0015]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包括如下:
[0016]S1
:航行速度获取,即配合船舶控制中心,实现船体航线速度的实时获取;
[0017]S2
:航速减速状态,切断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绕组的通电状态,使螺旋桨带动中间轴转动,进而,实现转子的同步带动,如此,在转子绕组快速转动时,可被定子绕组切割产生磁感线,即产生电流供给给船舶使用或储存;
[0018]S3
:航速加速或匀速状态,将定子绕组通电,使定子绕组通电产生旋转磁场,并切割转子绕组,使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如此,载流的转子绕组可在旋转磁场作用力下,实现中间轴的带动,进而,带动螺旋桨转动;
[0019]S4
:散热防尘,即在电力推进装置内部所述定子与转子进行旋转传动活动时,可配合外侧相接散热开合装置的散热组件,实现散热与防尘配合,避免运行温度过高,出现过热损坏现象,使定子与转子传动稳定,实现高效电力推进传动活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散热开合装置,即在连接框内部安装了散热组件,可在柔性滤板与散热口组合下,形成散热防尘结构,进行电力推进装置内部所产生热量的快速导出,且设置了开合组件,即在主驱动齿块与副驱动齿块传动下,可使两侧所设推拉臂与摆臂配合,进行两侧所设连接框的便捷开合,来加快电力推进装置拆卸检修的效率,其次,设置了旋转
锁定组件,即在限位槽与卡槽连通下,可使套管配合连接环与卡块,与连接轴同轴连接传动或空转,保证开合后的稳定锁定与便捷打开,从而达到了电力推进系统辅助散热防尘,加强电力推进系统运行稳定

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及电力推进方法,包括主发电机
(1)
,所述主发电机
(1)
输出端相接有中间轴
(2)
,所述中间轴
(2)
左侧外表面依次相接有电力推进装置
(3)、
轴承
(4)、
艉管
(6)
与螺旋桨
(7)
,且轴承
(4)
外侧安装有轴承支架
(5)
,所述轴承支架
(5)
底部与船舱相接,所述电力推进装置
(3)
包括箱体
(31)、
紧固于箱体
(31)
内底部的底座
(32)、
螺栓锁紧于底座
(32)
上端的卡箍
(33)、
设于底座
(32)
与卡箍
(33)
之间的定子
(34)、
沿定子
(34)
内部圆周均匀分布设置的定子绕组
(35)、
设于定子
(34)
内部的转子
(36)
以及沿转子
(36)
外侧内部圆周均匀分布设置的转子绕组
(37)
,所述转子
(36)
中部与转子
(36)
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电力推进装置
(3)
外侧的散热开合装置
(8)
,所述散热开合装置
(8)
包括紧固于电力推进装置
(3)
前侧的挡板
(81)、
设于挡板
(81)
后侧的开合组件
(82)、
相接于开合组件
(82)
上端并嵌入电力推进装置
(3)
上端两侧的连接框
(83)、
安装于连接框
(83)
内部的散热组件
(84)
以及设于挡板
(81)
前端右侧并与开合组件
(82)
一侧相接的旋动锁定组件
(8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
(82)
包括转动连接于挡板
(81)
后端右侧的主驱动齿块
(821)、
啮合于主驱动齿块
(821)
左侧的副驱动齿块
(822)、
固设于主驱动齿块
(821)
与副驱动齿块
(822)
上端的推拉臂
(823)
以及相对设于推拉臂
(823)
外侧并与挡板
(81)
相转动连接的摆臂
(824)
,所述主驱动齿块
(821)
连接端前侧与旋动锁定组件
(85)
相接,所述推拉臂
(823)
与摆臂
(824)
上端均与连接框
(83)
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
(84)
包括开设于连接框
(83)
中部的散热口
(841)、
相接于散热口
(841)
内部一侧的滤网结构
(842)
以及固设于连接框
(83)
侧边的推杆
(84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结构
(842)
包括内置于散热口
(841)
内部的移动条
(8421)、
固设于移动条
(8421)
前后两端的限位块
(8422)、
相接于移动条
(8421)
侧边的柔性滤网
(823)、
相对设于移动条
(8421)
一侧并与柔性滤网
(823)
相收卷传动的转轴
(8424)
以及安装于转轴
(8424)
一侧端头处的发条弹簧
(8425)
,所述移动条
(8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船途海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