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68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栓塞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所述抗栓塞保护装置用于捕获血栓的伞状结构采用编织形成的自膨胀粗网骨架,无需进行管材切割,两端无需堆叠,空间利用率高,可方便收回入鞘管中,而且边缘口也不会有过大的径向力而导致血管痉挛,另外,所述抗栓塞保护装置通过凸起部与连接件的组合设计,使得可以双向控制粗网骨架移动,即所述粗网骨架既可以正向推进,也可以回抽入鞘,无需依赖专门的鞘管,可搭配其它各类通路器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血栓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涉及一种抗血栓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血管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中,几乎所有患者在狭窄病变处均有致血栓物质 的释放,并可导致血管远端栓塞,使远端血流灌注发生障碍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 斑块中的脂质碎片

基质成分及内皮细胞

炎细胞

血小板及白细胞黏附等均可 造成远端血管栓塞,对患者即刻或远期预后产生影响

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是可滤 出血栓或斑块的系统,该装置最初应用于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可捕获出大量斑块 脱落碎片和血栓性物质,防止其阻断远端血流形成微栓塞,明显降低卒中发生率, 远端保护装置已常规应用于颈动脉介入治疗中

[0003]目前远端保护装置通常为远端保护伞,制备保护伞时的制作工艺通常为附 膜

密网编织两种

附膜技术一般在管材切割后的骨架上进行覆膜,加工成本较 高;密网类的远端保护装置,需要处理管状编织物的一端,将丝材堆叠成一个斜 坡,以方便收回入鞘管中

这种方式边缘口会有过大的径向力,导致血管痉挛
。 此外丝材的堆叠导致空间利用率不高,无法到达颈动脉
C2
以上部位

[0004]远端保护装置的组装方式,对其输送至关重要,为了能让保护伞到达更远更 细的血管,体积需尽量精简

此外为了考虑与不同导管的兼容使用,输送回收动 作的力学传导需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栓塞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以解决现有抗栓 塞保护装置制作工艺成本高

效率低

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栓塞保护装置,包括:导丝

粗 网骨架及两个连接件,其中,
[0007]两个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丝上,所述导丝具有凸起部,所述 凸起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导丝移动至所述凸起部与其中一所述连 接件相抵靠时,所述导丝带动相抵靠的所述连接件朝所述导丝移动的方向移 动;
[0008]所述粗网骨架为近端开口的自膨胀编织伞结构,所述粗网骨架套设于所述 导丝上,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一所述连接件,随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而移动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抗栓塞保护装置还包括密网编 织层,所述密网编织层沿所述粗网骨架的周向至少覆盖所述粗网骨架的远端部 分,且至少所述密网编织层的近端开口处收拢及打开的程度与所述粗网骨架保 持一致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部分包括斜坡 口结构,所述斜坡口结构的坡顶构成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点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斜坡口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分 布的至少两个斜坡口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斜坡口结构的轴向尺寸不大于 所述粗网骨架的最大外径处与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点之间的距离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粗网骨架除所述斜坡口结构以 外的部分通过编织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斜坡口结构的每个斜边包括多根所述 编织线

[0014]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为显影环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粗网骨架的编织丝中的若干根 为显影丝,若干根所述显影丝所组成的显影结构勾勒出所述粗网骨架的形状

[0016]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导丝的远端为圆弧头

[0017]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导丝的远端部分具有多个凹 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导丝的轴向依次设置

[0018]基于同一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栓塞保护装置,包括:导丝

粗网骨 架及连接件;其中,
[0019]所述导丝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具有凸起部,所述 连接件于所述凸起部的近端侧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远端 部分沿所述第一段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段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段移动至与所 述第一段的近端端面相抵靠时,带动所述第一段移动,所述第二段移动至所述 凸起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靠时,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
[0020]所述粗网骨架为近端开口的自膨胀编织伞结构,且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固 定于所述连接件,随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粗网骨架的远端固定于所 述导丝

[0021]可选的,在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段的远端部分为相对所述 第二段的其它部分半径扩大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构成所述凸起部,所述 第二段通过所述空腔结构套设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段的轴向移动,当所 述第二段移动至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空腔结构的近端相抵靠时,带动所述第一段 移动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包括:
[0023]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以及,
[0024]导管,所述导丝用于将所述粗网骨架收入所述导管内或将所述粗网骨架推 出所述导管;当将所述粗网骨架收入所述导管内时,所述粗网骨架处于收拢状 态,当所述粗网骨架推出所述外鞘时,所述粗网骨架处于打开状态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所述抗栓塞保护装 置包括:导丝

粗网骨架及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 述导丝上,所述导丝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 导丝移动至所述凸起部与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相抵靠时,带动相抵靠的所述连接 件朝所述导丝移动的方向移动,所述粗网骨架为近端开口的自膨胀编织伞结 构,所述粗网骨架套设于所述导丝,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一所述连接件,随所述 连接件的移动而移动;或者,所述抗栓塞保护装置包括:导丝

粗网骨架及连 接件,所述导丝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具有凸起部,所 述连接件于所述凸起部的近端侧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远 端部分沿所述第一段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移动至所 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段的近端相抵靠时,带动所述第一段移动,所述第二段移 动至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靠时,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粗网骨架 为近端开口的自膨胀编织伞结构,且所述粗网
骨架的近端固定于所述连接件, 随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而移动,所述粗网骨架的远端固定于所述导丝

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及医疗器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
本实施提供的所述抗栓塞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

粗网骨架及两个连接件,其中,两个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丝上,所述导丝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导丝移动至所述凸起部与其中一所述连接件相抵靠时,所述导丝带动相抵靠的所述连接件朝所述导丝移动的方向移动;所述粗网骨架为近端开口的自膨胀编织伞结构,所述粗网骨架套设于所述导丝上,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一所述连接件,随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而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栓塞保护装置还包括密网编织层,所述密网编织层沿所述粗网骨架的周向至少覆盖所述粗网骨架的远端部分,且至少所述密网编织层的近端开口处收拢及打开的程度与所述粗网骨架接近一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部分包括斜坡口结构,所述斜坡口结构的坡顶构成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口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斜坡口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口结构的轴向尺寸不大于所述粗网骨架的最大外径处与所述粗网骨架的近端点之间的距离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栓塞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网骨架除所述斜坡口结构以外的部分通过编织线相互交织而成,所述斜坡口结构的每个斜边包括多根所述编织线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为显影环,且所述凸起部采用显影材料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栓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网骨架的编织丝中的若干根为显影丝,若干根所述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炯黄云帆
申请(专利权)人:神途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