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46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包括溢流进液器和若干根首尾相接的吸附柱,上方的吸附柱的底端通过截断自流器连接下方的吸附柱的顶端;溢流进液器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包括内层侧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柱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附柱是分离
的重要装置,吸附柱内部装填树脂或硅胶,待分离液体从柱体顶部流下,流经整体吸附柱,根据不同物质在柱内移动速度的不同而分离组分,或者根据不同物质的吸附性能的不同而分离组分,之后再进行洗脱等操作

目前,吸附柱普遍采用不同长度的玻璃柱,根据待分离液体的体积以及各组分的性质,选择适合长度的玻璃柱

这样,需要准备多根不同长度的玻璃柱,比较麻烦

玻璃柱在使用或清洗过程中,容易磕碰损坏,即使一处损坏,也要废弃整根吸附柱

另外,对于玻璃柱的进液,通常是进液管直接连接玻璃柱顶端,容易造成进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由上至下包括溢流进液器和若干根首尾相接的吸附柱,上方的吸附柱的底端通过截断自流器连接下方的吸附柱的顶端;所述溢流进液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溢流进液器和若干根首尾相接的吸附柱,上方的吸附柱的底端通过截断自流器连接下方的吸附柱的顶端;所述溢流进液器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包括内层侧壁

外层侧壁以及内层侧壁与外层侧壁之间的置液腔,内层侧壁的外表面套接在最上方的吸附柱的外壁,内层侧壁的顶面与吸附柱外壁的顶面齐平,内层侧壁的顶面低于外层侧壁的顶面,使得置液腔内的进样液体从内层侧壁顶面溢流至吸附柱内;所述截断自流器为套层结构,且横截面为方形,上方的吸附柱的底端连接内层圈的顶部,相邻的下方的吸附柱的顶端连接内层圈的底部;内层圈的任意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可开合的阻断分部,外层圈对应阻断分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可移动的推动板,推动板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阻断分部,用于向内推动阻断分部,使得两个阻断分部扣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进液器的置液腔的底面封闭,顶面敞开,使得溢流进液器的纵截面为凹字形;置液腔的底面为水平的;所述最上方的吸附柱的外壁对应置液腔底面的位置设有若干个限位部,若干个限位部沿吸附柱的周向均匀设置且高度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自流器由外至内包括外层圈

推动板

内层圈和阻断分部,外层圈与内层圈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内层圈内部为第二腔体;阻断分部的高度小于所在的内层圈侧面的高度,阻断分部的顶部与所在的内层圈侧面的内壁面使用合页连接,使得两个阻断分部能向着第二腔体的内部或外部摆动;当两个阻断分部对接扣合时,阻断该截断自流器上方和下方的吸附柱的连接;外层圈对应推动板的位置设有开口槽,推动板通过开口槽插入第一腔体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具有顶面和底面;第二腔体不具有顶面和底面,两个阻断分部打开后,第二腔体能与相邻的上方和下方的吸附柱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截取长度的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分部包括主板

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晓云张德高宁树正孙杰张莉黄少青徐小涛邸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