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注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现在越来越来的城市隧道受建筑物
、
地面设施等影响,由以前的平行隧道变为上下叠落隧道,叠落隧道之间的间距过小,后期列车运营时可能出现上部隧道沉降现场,为避免后期处理对管片造成影响,在施工期间提前埋设注浆管,注浆管有逆止阀,可反复多次注浆,如后期运营期间出现问题,可通过预留注浆管进行注浆,保证运营期间正常运营,在对隧道间注浆时,需要预留一排气管,当排气管处流出水泥浆时需关闭排气管后继续注浆,增加牢固度
。
[0003]注浆完成后,注浆管内通常会残留水泥浆,若不将水泥浆排出则会导致水泥浆凝固在注浆管内,使得注浆管堵塞,进而会导致下次注浆时水泥浆无法通过注浆管流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机械清除法来疏通注浆管随后进行注浆,而反复注浆用的注浆管具有逆止阀,从而机械清除法不易清除带有止逆阀注浆管的内部水泥浆,而采用注气顶出注浆管内的水泥浆则可能会导致空气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所述注浆装置通过预埋注浆管(
500
)向重叠隧道之间注入水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处理机构(
200
),所述处理机构(
200
)通过水泥浆筒(
210
)向隧道间隙注入浆料;还包括用于排出所述预埋注浆管(
500
)内水泥的清理机构(
400
),所述清理机构(
400
)包括:加注管(
410
),一端连接水泥浆筒(
210
),另一端连接所述预埋注浆管(
500
);辅助筒(
430
),连接于所述加注管(
410
)外壁,且内部填充水;管道(
435
),连接于所述辅助筒(
430
)和所述加注管(
410
)之间;第一圆板(
441
),滑动于所述辅助筒(
430
)内;在注浆结束后,所述第一圆板(
441
)上移以使得所述辅助筒(
430
)内的水通过管道(
435
)注入至所述预埋注浆管(
500
)内,从而排出所述预埋注浆管(
500
)内的水泥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
400
)还包括:球阀(
420
),设置于所述加注管(
410
)内;齿轮(
421
),连接于所述球阀(
420
)的阀杆;第二圆板(
431
),滑动于所述辅助筒(
430
)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圆板(
441
)的上部;齿条(
433
),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板(
431
)的上表面且与所述齿轮(
421
)啮合;所述第一圆板(
441
)上移时通过所述辅助筒(
430
)内的水推动所述第二圆板(
431
)上移,使得所述第二圆板(
431
)带动所述齿条(
433
)上移,从而所述齿条(
433
)带动所述齿轮(
421
)转动使得球阀(
420
)关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
400
)还包括:挡环(
434
),连接于所述辅助筒(
430
)的上端口;封堵块(
432
),连接于所述第二圆板(
431
)的上表面且与所述辅助筒(
430
)的内壁贴合;所述封堵块(
432
)在所述第二圆板(
431
)的带动下,封堵或避让设置于所述辅助筒(
430
)的与所述管道(
435
)连通的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机构(
200
),所述处理机构(
200
)包括:转轴(
220
),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水泥浆筒(
210
);粉碎刀(
230
),连接于所述转轴(
220
)的侧壁且位于所述水泥浆筒(
210
)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
200
)还包括:加压泵(
240
),连接于所述水泥浆筒(
210
);加压管(
242
),连接于所述加压泵(
240
),用于将所述加压泵(
240
)的空气导入所述水泥浆筒(
210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重叠隧道预留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机构(
300
),所述切换机构(
300
)包括:电机(
320
);
第一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屹东,谷文川,温旭军,杨国华,周艳家,王帅,黄建军,王炜,姚爱军,濮敏航,史吉利,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