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秋荣专利>正文

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及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8461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及中药配方,其中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薏苡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及中药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中药配方
,具体涉及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及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0002]风寒湿型痹病即风寒湿痹,为行
(

)



(

)



(
湿
)
痹的合称



圣济总录

卷二十

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致气血瘀滞,证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

是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

肢体等处出现酸





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

治宜祛风散寒利湿

[0003]风寒湿痹一般常导致的病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肩周炎等

对上述各类疾病,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中医方面,主要是利用针灸

推拿和内服骨刺片

小活络丸

壮腰健肾丸

中药煎剂等,但治疗时间长

痛苦大

不能彻底根治,有效率和治愈率较低

在西医方面,以牵引

封闭

手术疗法为主,口服消炎镇痛类

激素类药物等,治疗时间也较长,且疗效差

易复发

痛苦大,特别是长期服用药物,对肠胃有较强刺激,引起骨质疏松

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及中药配方,以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中西医治疗风寒湿型痹病的药物和方法上存在的各种缺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中药配方,其关键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20

40
份,土茯苓
10

30
份,肉桂8‑
12
份,三七
10

20
份,羌活
14

16
份,延胡索
25

35
份,麻黄
10

20
份,白芷
10

20
份,藁本
10

20
份,花椒8‑
12
份,防风
10

20
份,虎杖
10

14
份,粉葛
20

40
份,防己
15

25
份,苍耳子
10

20
份,徐长卿
15

26
份,丁公藤
12

18
份,鸡血藤
12

18
份,木瓜
20

40
份,乌蛸蛇
15

30
份,海桐皮
10

20
份,冰片7‑
13


[0007]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30
份,土茯苓
20
份,肉桂
10
份,三七
15
份,羌活
15
份,延胡索
30
份,麻黄
15
份,白芷
15
份,藁本
15
份,花椒
10
份,防风
15
份,虎杖
12
份,粉葛
30
份,防己
20
份,苍耳子
15
份,徐长卿
20
份,丁公藤
15
份,鸡血藤
15
份,木瓜
30
份,乌蛸蛇
20
份,海桐皮
15
份,冰片
10


[0008]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
1、
称量:按上述的重量份配比称取原料药;
[0010]步骤
2、
制备药油:量取芝麻油
1500mL
,文火加热,油微热时加入薏苡仁

土茯苓

肉桂

羌活

麻黄

白芷

藁本

花椒

防风

虎杖

粉葛

防己

苍耳子

徐长卿

丁公藤

鸡血藤

木瓜

海桐皮,将药物均炸至焦黄后,去药滓,得药油;
[0011]步骤
3、
炼油:将所得药油进行加热,加热至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药油滴入水中,以油
散开后又聚集为度;
[0012]步骤
4、
下红丹:称取红丹
750g
,在铁锅中炒干,然后加入炼油后的药油中大火加热

搅拌均匀,直至药膏细腻,无明显颗粒感;
[0013]步骤
5、
去火毒:将制成的药膏浸入冷水中浸泡去火毒;
[0014]步骤
6、
制备膏药:将去火毒的药膏进行调温后,将三七

乌蛸蛇

延胡索粉

冰片加入去火毒的药膏中混匀后,取定量药膏均匀涂布在摊涂于纯棉膏布上,即得

[0015]进一步的,步骤2制备药油的过程中,加入药物时芝麻油的温度为
80℃

150℃
,油炸时间为
30

50
分钟

[0016]进一步的,步骤3进行炼油的过程中,药油温度为
260℃

280℃。
[0017]进一步的,步骤4下入红丹的过程中,搅拌时间为4‑6分钟,步骤6中将药膏的温度调整至
60℃。
[0018]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20

40
份,土茯苓
10

30
份,肉桂8‑
12
份,三七
10

20
份,羌活
14

16
份,延胡索
25

35
份,麻黄
10

20
份,白芷
10

20
份,藁本
10

20
份,花椒8‑
12
份,防风
10

20
份,虎杖
10

14
份,粉葛
20

40
份,防己
15

25
份,苍耳子
10

20
份,徐长卿
15

26
份,丁公藤
12

18
份,鸡血藤
12

18
份,木瓜
20

40
份,乌蛸蛇
15

30
份,海桐皮
10

20
份,冰片7‑
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30
份,土茯苓
20
份,肉桂
10
份,三七
15
份,羌活
15
份,延胡索
30
份,麻黄
15
份,白芷
15
份,藁本
15
份,花椒
10
份,防风
15
份,虎杖
12
份,粉葛
30
份,防己
20
份,苍耳子
15
份,徐长卿
20
份,丁公藤
15
份,鸡血藤
15
份,木瓜
30
份,乌蛸蛇
20
份,海桐皮
15
份,冰片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20
份,土茯苓
10
份,肉桂8份,三七
10
份,羌活
14
份,延胡索
25
份,麻黄
10
份,白芷
10
份,藁本
10
份,花椒8份,防风
10
份,虎杖
10
份,粉葛
20
份,防己
15
份,苍耳子
10
份,徐长卿
15
份,丁公藤
12
份,鸡血藤
12
份,木瓜
20
份,乌蛸蛇
15
份,海桐皮
10
份,冰片7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风寒湿型痹病膏药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配伍组方而成:薏苡仁
40
份,土茯苓
30
份,肉桂
12
份,三七
20
份,羌活
16
份,延胡索
35
份,麻黄
20
份,白芷
20
份,藁本
20
份,花椒
12
份,防风
20
份,虎杖
14
份,粉葛
40
份,防己
25
份,苍耳子
20
份,徐长卿
26
份,丁公藤
18
份,鸡血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秋荣
申请(专利权)人:夏秋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