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共建筑梁体检测
,具体是指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
30m
以上的建筑,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影剧院
、
体育场馆
、
展览馆
、
大会堂
、
航空港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结构的复杂性为建筑项目施工设计增加了很多难度
。
[0003]大跨度建筑中会通常有简支梁和悬臂梁,大跨度结构受力荷载大,当梁体拆模时,梁体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有一定挠度变化,发生形变,进而产生梁体本身沉降,一旦沉降量超过限定值,会出现建筑结构性破坏,造成重大的事故,因此需要在梁体拆模时完成对梁体的沉降检测
。
[0004]目前对于沉降的检测是通过压差式静力水准仪进行检测,但是压差式静力水准仪的安装较为繁琐,需要将智能倾角器
、
储液罐和压差式静力水准仪精准的安装,当检测大跨度梁体时,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板(1)及其下部的支撑腿(2)和行走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壁对称设有补偿调正组件(4),所述补偿调正组件(4)之间设有浮漂式沉降角度检测组件(5),所述浮漂式沉降角度检测组件(5)内部设有沉降超限警报组件(6),所述浮漂式沉降角度检测组件(5)的一侧设有液面校零组件(7),两个补偿调正组件(4)通过液面校零组件(7)连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调正组件(4)包括双向螺纹杆(8)
、
调节把手一(9)
、
调节滑块(
10
)
、
剪刀臂(
11
)
、
调节支杆(
12
)
、
调节主杆(
13
)
、
对中弹簧(
14
)
、
调节套(
15
)
、
弹簧堵头(
16
)
、
调节弹簧(
17
)和弹簧挡板(
18
),所述支撑板(1)的上壁对称设有放置槽(
19
),所述双向螺纹杆(8)的一端设于放置槽(
19
)的一端端面,所述双向螺纹杆(8)的另一端贯穿放置槽(
19
)的另一端端面,所述调节滑块(
10
)对称设于放置槽(
19
)内,所述调节滑块(
10
)通过螺纹设于双向螺纹杆(8)上,所述剪刀臂(
11
)的一端铰接设于调节滑块(
10
)的上壁,两个所述剪刀臂(
11
)交叉设置且中部通过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杆(
12
)贯穿剪刀臂(
11
)的另一端的侧壁,所述弹簧挡板(
18
)设于调节支杆(
12
)的一端,所述调节弹簧(
17
)套设于调节支杆(
12
)上,所述调节弹簧(
17
)设于剪刀臂(
11
)与弹簧挡板(
18
)之间,所述调节套(
15
)设于调节支杆(
12
)的另一端,所述调节主杆(
13
)贯穿滑动设于两个调节套(
15
)上,所述弹簧堵头(
16
)设于调节主杆(
13
)的两端,所述对中弹簧(
14
)套设于调节主杆(
13
)上,所述对中弹簧(
14
)设于调节套(
15
)与弹簧堵头(
16
)之间,所述调节把手一(9)设于双向螺纹杆(8)的一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式沉降角度检测组件(5)包括固定套(
20
)
、
旋转中轴(
21
)
、
检测盘座(
22
)
、
检测环体(
23
)
、
连接板(
24
)
、
观察窗口(
25
)
、
校零线(
26
)
、
支撑杆(
27
)
、
旋转套(
28
)和浮力球(
29
),所述固定套(
20
)固定设于调节主杆(
13
)的中部,所述旋转中轴(
21
)的两端设于两个固定套(
20
)的侧壁,所述检测盘座(
22
)成对设置,所述检测盘座(
22
)设于旋转中轴(
21
)的中部,所述连接板(
24
)阵列设于两个检测盘座(
22
)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检测盘座(
22
)通过连接板(
24
)连接在一起,所述检测盘座(
22
)的内壁设有旋转槽(
30
),所述检测环体(
23
)呈环形设置,所述检测环体(
23
)设于两个检测盘座(
22
)之间,所述检测环体(
23
)的两端转动设于旋转槽(
30
)内,所述观察窗口(
25
)对称设于检测盘座(
22
)的侧壁,所述校零线(
26
)设于观察窗口(
25
)的中部,所述旋转套(
28
)转动设于旋转中轴(
21
)上,所述支撑杆(
27
)对称设于旋转套(
28
)的外壁,两个所述支撑杆(
27
)的轴线通过旋转套(
28
)的中心并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浮力球(
29
)分别设于两个支撑杆(
27
)的外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公共建筑梁体拆模沉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超限警报组件(6)包括警示灯(
31
)
、
主导线(
32
)
、
分支导线(
33
)
、
旋转轴(
34
)
、
导电杆(
35
)
、
接触杆(
36
)
、
弹性橡胶层(
37
)
、
绝缘挡杆(
38
)和推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辉,蒋琪,廖彬彬,袁华,肖敏威,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