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脱水处理
,涉及污泥脱水设备的结构及性能改进,具体为一种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干化设备由于能有效降低物料的重量和体积,实现物料的回收再利用,保护环境,在目前已广泛被用于市政
、
养殖和企业污水处理中
。
常见的几种污泥干化处理工艺,包括带式低温干化
、
桨叶干化
、
带式挤压干化
、
板框压滤污泥干化
、
立式压滤等方式
。
[0003]其中,带式低温干化和浆叶干化方式,主要用于需要出料后进行燃烧加工的污泥的脱水处理,虽然出料的含水率较低,但这两种方式的设备能耗过高
。
带式挤压干化和板框压滤需要加入石灰等物料,协助进行除湿吸水,大幅增加了运行投入和成本
。
因此,相对于立式压滤,前四种方式均存在运行能耗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
[0004]立式压滤方式下不同处理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滤布污泥夹带系统和压滤模块,所述滤布污泥夹带系统包括泵送模块
、
上层模块
、
链板模块
、
下层模块
、
摆布模块
、
料筐模块,所述上层模块
、
下层模块分别位于链板模块的上
、
下侧,下层模块用于提供或者收回下层滤布,上层模块用于提供或者收回上层滤布,下层滤布
、
上层滤布随链板模块的链板移动;所述泵送模块用于输送污泥并通过出泥口流至下层滤布上,上层滤布与下层滤布夹带污泥后形成滤布污泥层随链板模块移动;所述摆布模块往复动作将滤布污泥层依次层叠在料筐模块的料筐中;所述压滤模块用于对料筐中层叠的滤布污泥层进行挤压脱水;脱水后上层模块
、
下层模块反转带动滤布污泥层分离,上层滤布
、
下层滤布分别由上层模块
、
下层模块收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模块包括料仓
、
物料泵
、
管道
、
出泥筒
、
筒支架以及两套出泥挡板组件,所述料仓安装在物料泵上方,料仓底部出口与物料泵进口连通,所述出泥筒通过纵向两端的筒支架与机架固定,出泥筒一侧与物料泵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出泥筒另一侧开设出泥口,出泥口位于所述链板模块上方;两套出泥挡板组件分别安装在出泥筒两端,所述出泥挡板组件包括电缸
、
中间连杆
、
上侧挡板
、
下侧挡板,上侧挡板
、
下侧挡板一端均与筒支架铰接,上侧挡板
、
下侧挡板另一端向出泥筒带出泥口侧伸出,所述电缸安装在出泥筒端部,电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中间连杆铰接,中间连杆安装在上侧挡板
、
下侧挡板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模块
、
下层模块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
、
离合器以及纵向平行设置的主动辊
、
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与机架固定,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离合器驱动主动辊,主动辊用于提供或者收回下层滤布
、
下层滤布,所述上纠偏辊
、
下纠偏辊两端通过安装座与机架连接,上纠偏辊
、
下纠偏辊分别设在主动辊的上
、
下两侧;所述上层模块在下纠偏辊后侧设置平行的压辊,压辊通过压辊支架与机架铰接,所述压辊用于对随链板模块移动的滤布污泥层进行摊压整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
、
链板
、
链板框架,所述链板框架固定在机架上,链板两端安装链条,链条套装在链板框架两端的链轮上,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链轮
、
链条带动链板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自动脱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布模块包括第三驱动电机
、
连杆机构
、
滚筒驱动电机
、
滚筒架以及多个滚筒,多个滚筒纵向依次安装在滚筒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迟广恩,梁怀忠,王啸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昇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